石春明
江蘇省新沂市鐵路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內科,江蘇新沂 221400
急性腦梗死主要由于腦組織供血障礙導致缺血缺氧壞死,引起神經功能缺損及生活質量降低[1]。目前,急性腦梗死患者主要采用靜脈溶栓、營養(yǎng)神經、抗血小板聚集、脫水和抗凝等方案治療,即使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但預后狀況欠佳[2]。隨著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理念在心腦血管病科的廣泛推廣,其在改善臨床療效中具有重要的意義[3]。依達拉奉可明顯清除氧自由基,舒張血管,拮抗炎癥反應,緩解腦水腫程度及保護血管內皮功能[4]。血栓通注射液屬于三七的塊根提取物,通過明顯改善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及增加腦血流灌注量而使患者在改善臨床療效中獲益,經證實其未出現(xiàn)任何嚴重不良反應[5]。本研究為深入探討血栓通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有效性與安全性,選取新沂市鐵路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內科住院部收治的80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研究。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新沂市鐵路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內科收治的80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40例)和對照組(40 例)。納入標準:①確診為急性腦梗死[6];②意識清晰或輕度嗜睡但可喚醒者;③病程≤72 h;④年齡<80 歲。排除標準[7]:①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②治療期間出現(xiàn)病情驟然惡化者;③中途由于自身原因中斷治療者;④對研究藥物過敏者;⑤合并顱內出血,認知功能障礙、意識障礙,腦外傷、先天性智障和精神性疾病等者;⑥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者;⑦嚴重心血管病變、心肺功能不全者;⑧腫瘤患者;⑨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經新沂市鐵路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倫理批號:2018LL0154。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全部患者采用靜脈溶栓、營養(yǎng)神經、保護腦細胞、抗血小板聚集、脫水、抗凝、降壓、調脂、降糖和抗感染等方案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依達拉奉(吉林省博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80518)30 mg+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2 次/d,持續(xù)2 周。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批號:20180564)450 mg+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 次/d,持續(xù)2 周。
1.3.1 有效性 ①參照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標準[8]評定臨床療效,NIHSS 量表主要包括上下肢運動、感覺障礙、凝視、語言和視野等,總分0~42 分,分值越高提示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對于治療后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90%~100%、>45%~90%、>17%~45%、≤17%分別評定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并計算治療總有效率。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血清炎癥指標:采用ELISA測定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細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超敏C 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hs-CRP 水平。③腦血流動力學指標:采用腦血管功能檢測儀[GT-6000,企晟(上海)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測定平均血流量(mean quantity of blood flow,Qm)、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of blood flow,Vm)、外周阻力(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TPR)、動態(tài)阻力(dynamic resistance,DR)。比較兩組患者的Qm、Vm、TPR、DR 水平差異。
1.3.2 不良反應情況 治療期間完善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心電圖和肝腎功能等檢查,記錄藥物相關不良反應。
采用SPSS 18.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23、hs-CR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TNF-α、IL-6、IL-23、hs-CRP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指標的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指標的比較()
注 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IL-6:白細胞介素-6;IL-23:白細胞介素-23;hs-CRP:超敏C 反應蛋白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Qm、Vm、TPR、DR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Qm、Vm高于本組治療前,TPR、DR 低于本組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的Qm、Vm高于對照組,TPR、DR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腦血流動力學指標()

表4 兩組患者腦血流動力學指標()
注 Qm:平均血流量;Vm:平均血流速度;TPR:外周阻力;DR:動態(tài)阻力
兩組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比較[n(%)]
急性腦梗死的病情進展可能與腦組織缺血后形成大量自由基有關[9]。依達拉奉使常見的氧自由基清除劑,具有較高的脂溶性,且由于具有血腦滲透性及抗氧化效應而在腦血管病變的治療期間發(fā)揮重要的意義。根據(jù)中醫(yī)辨證論治理念,急性腦梗死的核心治療理念為化瘀活血。血栓通是常見的中成藥,其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皂苷,經證實,其不但可有效拮抗血小板聚集,而且可激活抗凝血酶活性,最終明顯減輕腦缺血程度[10]。另有文獻顯示,血栓通有利于明顯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進纖維蛋白溶解,最終發(fā)揮化瘀活血的作用[11]。
本研究以血栓通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患者作為研究組,以依達拉奉治療患者作為對照組,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明顯增高,提示血栓通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效果可觀。分析其原因為:①依達拉奉通過明顯拮抗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以清除羥自由基;通過促進前列環(huán)素的合成以降低自由基水平;通過拮抗神經元死亡以提高神經功能,延緩腦梗死進程[12]。②血栓通注射液具有化瘀活血的功效,其通過舒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促進血液循環(huán),進而在改善臨床療效中明顯獲益[13]。③兩者聯(lián)合使用可通過作用于缺血后級聯(lián)反應的不同環(huán)節(jié),拮抗血小板聚集,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縮小缺血面積,增加缺血區(qū)的血流灌注量,進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同時,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僅出現(xiàn)皮疹、嘔吐、惡心和轉氨酶升高等輕微藥物不良反應,未出現(xiàn)嚴重的副反應作用,提示血栓通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可安全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治療。
相關文獻顯示,炎癥因子在急性腦梗死發(fā)生發(fā)展期間發(fā)揮重要的作用[14]。TNF-α 是炎癥反應的原始啟動因子,可釋放和分泌多種炎癥介質。IL-6、IL-23屬于常見的促炎癥細胞因子,其濃度與腦組織缺血面積具有明顯的關系。hs-CRP 是由肝臟合成的反應時相蛋白,生理狀況下,血清hs-CRP 水平極低,如出現(xiàn)感染,其水平則明顯增高,經證實,血清hs-CRP 水平越高提示病情程度越嚴重[15]。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23、hs-CR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6、IL-23、hs-CRP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血栓通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可明顯緩解炎癥反應程度。分析其原因為:依達拉奉有利于明顯減少炎癥介質的合成,進而對腦組織發(fā)揮重要的保護作用[16-17]。聯(lián)合的血栓通有利于明顯緩解腦水腫程度,進而降低炎癥介質對急性腦梗死病情程度的不良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的Qm、Vm高于本組治療前,TPR、DR 低于本組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的Qm、Vm高于對照組,TPR、DR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血栓通注射液有利于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腦血流動力學,究其原因為:血栓通中的三七總皂苷通過擴張腦血管、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而明顯改善腦缺血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狀態(tài),并通過明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最終明顯改善腦血流動力學[18]。
綜上所述,血栓通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有利于明顯減輕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炎癥反應程度,改善腦血流動力學,且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低,經證實可有效安全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