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萬金
為了滿足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全國各地都建設了大量物流園區,物流倉庫數量也隨即增加,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火災安全管理工作難度。物流倉庫主要承擔著物資貯存與轉運任務,具有明顯的現代化、綜合性特征,很大一部分物流倉庫是鋼架結構,劃分出入貨、收貨、入庫、揀貨、移庫、倉儲、出貨等多個行政區域,物流倉庫現象情況較為復雜,消防安全事故發生率較高。要不斷提高物流倉庫的火災救援水平,盡可能減少財產損失以及人員傷亡。
首先,物流倉庫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很多物流倉庫缺少對新入庫貨品的火種篩查制度,也未能做好進入倉庫車輛的火種的安全管理,甚至有個別人員無視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違規在物流倉庫內動用明火,這樣極易引發火災事故;物流倉庫未能做好電氣設備的安全使用,電氣設備由于長時間高載荷使用并且缺少運行維護造成短路故障,而引發火災事故;此外,物流倉庫未能做好貨物分類存放,導致不同火災危險級別、不同火災撲救措施的貨物堆放在一起,這樣不僅會增加物流倉庫火災事故發生概率,還會對滅火救援造成不利影響。其次,物流倉庫消防設計不夠合理。很多物流園區為了不斷擴大物流吞吐量,會在園區內各個區域建立倉庫,這些物流倉庫之間缺乏足夠的防火間距,一旦某個物流倉庫突發火災,就會迅速蔓延到周邊其他倉庫,隨即造成更為嚴重的消防安全事故,也會增加消防滅火救援難度;物流倉庫周圍消防通道不夠健全,缺少以供消防車展開滅火救援的場地,也容易降低物流倉庫滅火救援撲救面的可選性;固定消防設施不健全、消防水源不充足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物流倉庫防雷設計欠缺、通風散熱條件不足等問題也比較突出。
2.1 火勢發展速度較快。物流倉庫內部貯存的貨物種類繁雜、數量較多,比如,塑料制品的日用百貨、易燃易爆類化工制品、木制工藝品、電子產品、機械制品等,很多大型物流倉庫的貨品貯存體量可以達到數百噸,甚至數千噸。這些物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性,一旦遭遇明火侵襲,非常容易發生燃燒,甚至釋放出有毒有害氣體,還有可能出現爆燃情況。[1]
2.2 火場排煙難度較高。從既往我國物流倉庫消防安全事故實際案例中來看,絕大多數物流倉庫在突發火災安全事故時,由于排煙系統不夠完善、排煙功能不夠突出,往往存在較為嚴重的排煙困難問題,這也是物流倉庫滅火救援難點所在之一。
2.3 倉庫建筑容易坍塌。目前我國新建大型物流倉庫主體結構大多為鋼架結構,盡管這種建筑結構具有結構強度較高、建造成本偏低等突出優勢,但卻存在耐火等級偏低問題。一旦物流倉庫發生火災事故,物流倉庫主體結構的型鋼材料很難在持續高溫灼燒的條件下,依舊保持原有的結構強度,抗壓與抗拉強度大幅度下降,彈性模量與承載能力隨即下降,大量型鋼材料出現扭曲變形情況,甚至有可能導致整個倉庫建筑出現坍塌,這樣不僅會增加消防滅火救援難度,甚至有可能會增加現場參與救援消防指戰員的傷亡率[2]。
3.1 做好物流倉庫火場全面偵察
3.1 .1明確火情偵察的具體工作。對于物流倉庫消防滅火救援行動中的火場偵察工作來說,其主要任務非常明確,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任務目標:確定物流倉庫空間布局與內部結構;確定物流倉庫固定消防設施位置與性能;確定物流倉庫起火點位置以及火勢蔓延情;確定物流倉庫是否有被困人員及其數量與位置等信息。此外,消防隊伍需要確認物流倉庫內部及周邊固定和便攜式消防設施是否能夠正常啟用,消火栓供水是否充足、水壓是否穩定,消防儲水池的儲水量情況。消防指戰員應當盡快與物流倉庫建設單位、運維單位取得聯系,確認倉庫主體結構的耐火等級,在了解物流倉庫主體結構型鋼材料是否發生變形情況后,評估物流倉庫是否存在坍塌風險。由于物流倉庫消防滅火救援難度相對較高,火場情況較為復雜,為了保證消防滅火救援行動成功率以及安全性,必須圍繞火情偵察任務目標,做好相應的處置工作[3]。
3.1 .2火情偵察途徑。消防指戰員可以通過詢問物流倉庫逃生人員,了解物流倉庫的具體起火原因、起火位置、是否有易燃易爆物質、是否有受困人員及其數量和位置等重要信息,然后做好逃生人員的現場安全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消防隊伍還可以組織專業的偵察隊伍,攜帶專業的消防偵察裝備設備,在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的前提下,進入到物流倉庫內部進行火情偵察。
3.2 加強物流倉庫火勢有效控制。能否控制好物流倉庫火勢繼續蔓延,是提高滅火救援行動成功率、降低消防指戰員傷亡率的重要措施,同時,也能夠避免經濟損失進一步擴大。
3.2 .1做好物流倉庫冷卻。從整體上來看,目前物流倉庫的有效冷卻措施主要有內部冷卻以及外部冷卻兩種方法。首先,在采取內部冷卻措施時,需要現場消防指揮員確認物流倉庫短時間內不會出現結構性坍塌,即便在水炮強大沖擊力的影響下,物流倉庫主體結構也不存在坍塌風險。[4]其次,在采取外部冷卻措施時,需要在起火物流倉庫周圍建立多個水槍、水炮陣地,一部分水槍和水炮要對起火部位進行滅火處置,另一部分水槍和水炮則需要對同一倉庫尚未起火的部位進行降溫冷卻處置。除此之外,消防隊伍不僅要對起火物流倉庫采取積極有效的冷卻處置,還需要盡快利用物流園區固定消防設施、消防車等設施設備,對已經起火物流倉庫的周邊倉庫進行冷卻降溫處置,避免周邊物流倉庫出現起火情況。
3.2 .2做好明火蔓延處置。消防指戰員需要根據物流倉庫火情,選擇合適的破拆工具、確定最佳的破拆位置。通常情況下,可以選擇對非承重墻進行破拆,也可以選擇對物流倉庫的門窗進行破拆,但需要注意嚴防明火或者高溫煙氣突然外溢灼傷消防隊員。破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開辟更多的消防滅火救援通道,給進攻路線以及撲救面提供更多可選性,同時也能將破拆面作為輔助排煙通道。如果物流倉庫火勢較大、撲救難度較高,那么為了提高滅火救援行動成功率,盡可能降低消防隊員傷亡,需要集中優勢力量,選擇一個撲救面展開滅火救援,確保快速撲滅明火。此外,消防隊員還需要開辟隔離帶,即便靠近火場中心的撲救陣地失效,也能夠盡快組織優勢力量在第二、第三道陣地進行滅火救援。如果火勢比較大,則需要盡快調派增援,必須保證每個撲救面都有兩臺以上備用消防車,這樣能夠確保控火、冷卻降溫效果。另外,如果倉庫內不具備明火處置條件,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不能盲目派出消防隊員進入物流倉庫,而是可以選擇使用滅火機器人進入火場內部進行滅火救援。
3.2 .3做好火場排煙處置。為了避免火勢進一步蔓延,提高倉庫內部能見度,需要做好倉庫內部排煙處置。除了上述提到的利用破拆通道作為輔助排煙通道以外,消防隊伍還可以選擇自然排煙、機械排煙等措施。自然排煙需要確保物流倉庫有大量門窗,通過布置多個水槍、水炮陣地的方式,在撲滅明火的同時,利用強大的空氣壓力,將倉庫內濃煙排除。機械排煙則需要消防隊員部署多個大功率排煙機或者排煙車,將物流倉庫內的濃煙排除到外部。
3.3 合理制定滅火救援強攻方案。通常情況下,消防指揮員需要在研判物流倉庫火情,并且增援力量到達現場后,制定相對應的滅火救援強攻方案。“內攻滅火”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強攻方案之一,在確認建筑物不會出現坍塌情況以后,派出多個內攻小組攜帶滅火救援裝備進入火場內部消滅明火。內攻小組之間要確保通信正常,小組之間協同處置,在保證消防隊員安全的同時,盡快撲滅明火。除此之外,還可以采取“內外夾擊、上下阻擊”方案,嚴格執行“以固為主,固移結合,內攻為主,外攻為輔”的火災處置對策,充分發揮出物流倉庫固定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明火撲救方面的優勢作用,實現固定消防設施與移動消防設施的協同滅火處置,增大滅火救援撲救范圍與滅火救援能力。但需要確保消防供水充足,必要時盡快調派增援力量到達現場[5]。
受到經濟全球化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影響,物流業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重要增長點并且成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產業。但物流倉庫在規模和數量快速增多、功能更具多元化特征的同時,也增加了消防安全事故風險。在處置物流倉庫火災事故時,必須要做好火情偵察工作,確定具體的起火點、起火原因、倉庫是否存在坍塌風險等重要信息,同時,保證消防滅火救援供水充足,隨時增派增援隊伍。加強對明火的有效控制,盡快完成煙氣排除,做好起火倉庫及其周圍倉庫的冷卻降溫處置,制定多個滅火救援強攻方案,保證在安全的前提下,盡快完成滅火救援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