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年
初中數學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趙澤年
(蘭州新區秦川鎮保家窯初級中學,甘肅蘭州730000)
改進以往初中數學作業布置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布置多樣化的課后作業,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獨特的風采,張揚自己的個性,從而能夠促進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多元化的發展需要,從不同的層面入手進行多形式課后作業的布置,增強初中數學作業教學的吸引力、趣味性,讓學生不再敷衍了事,而是更主動地完成課后作業,從而能夠充分發揮課后作業鞏固所學、補充課堂新知、提升學生思維等價值。
初中數學;作業布置;問題;改進;策略
作業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比較難以開展的一個環節。數學教師總是運用題海的方式布置課后作業,學生只能機械運用學到的概念、定理、公式等進行死板地解題,完成課后作業的壓力比較大,總是談“作業”色變。為了能夠應付教師,許多學生習慣采用抄襲的方式完成課后作業,根本不能運用作業鍛煉和提升自己,初中數學作業教學一直都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鑒于此,廣大初中數學教師需要認識到作業布置環節存在的問題,并要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作業布置的切入,讓每位學生都有深度探索數學課后作業的動力,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基于此,筆者將對初中數學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策略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初中數學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總是將應試作為作業教學目標,讓學生完成教材以及習題冊中大量固定的練習題。這些作業嚴重脫離學生的生活,沒有實踐性,不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價值有一個透徹的了解。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主動性不高,難以得到良好的成長和發展。因此,設計具有實踐性的課后作業是勢在必行的,廣大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對實踐性課后作業的設計高度關注,以助力學生不斷向前。
每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生活閱歷以及思維方式,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初中數學教師總是忽略學生的這一特點,運用“一刀切”的方式進行作業的布置。這樣的作業設計方式一方面加重了學困生的學業負擔,另一方面難以滿足優等生對知識的無限追求,他們總是出現“吃不飽”的現象。廣大初中數學教師需要認識到為學生設計分層作業的必要性,助力每位學生都取得滿意的數學學習效能。
初中數學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考試取得一個較高的分數,總是忽略學生的興趣愛好,一切以自己的意愿為主,為學生設計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完成的課后作業,學生感受不到任何的趣味性,嚴重喪失了完成課后作業的熱情。初中數學教師需要運用充滿趣味性的方式進行課后作業的設計,讓學生不再心不甘情不愿地完成課后作業,從而能夠獲得初中數學作業教育教學的雙贏。
初中數學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時,總是為學生布置沒有合作性的課后作業,學生只能自己從比較片面的角度思考問題,難以獲得比較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不能為今后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提供任何幫助。這樣長久沒有合作性的作業布置方式打擊了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信心,使學生放棄了數學作業,嚴重影響了初中數學作業教學的進一步建設。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要明確設計合作性課后作業的重要性,對學生的團隊意識進行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品德。
初中數學作業布置方式一直都是以教材和練習冊中的習題為主,嚴重缺乏探究性。這樣的作業布置方式難以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只能掌握比較膚淺的數學理論知識,不能進行深度學習,獲得的數學作業學習產出一直都和自身的投入不平衡,導致完成數學課后作業的自覺性逐漸消失殆盡。廣大初中數學教師需要設計具有深度探究價值的課后作業,為學生提供探究空間,讓學生盡可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不斷提升初中生的各項能力。
初中數學教材中收錄的內容與學生生活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教師將初中數學作業教學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引導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可以提升學生思維敏捷性以及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轉變以往學生只會死記硬背教材中的重要知識卻不會進行應用的現狀,從而能夠確保初中數學作業教學高效性的穩定提升。為此,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要密切聯系學生生活,設計具有實踐性的生活作業,實現初中數學作業教學生活化的目標,從而能夠助力初中數學作業教學新局面的良好開創。
以“應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銷售”為例。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為學生直觀投影了市場銷售中的打折銷售問題,引導學生運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進行解決。在這一過程中,筆者指導學生根據利潤、成本、售價之間的數量關系,找到了打折銷售中的數量關系,使學生明確了解決打折銷售問題的思路,降低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難度。在教材內容傳遞結束后,筆者為學生布置了課后作業:對自己家附近的商場進行調查,看看有沒有做打折活動的,并和老板進行良好交流,搜集他們做打折活動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提出問題并運用教材理論知識進行解決,明確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有的學生搜集了服裝店的打折銷售數據,有的學生搜集了牛奶店打折銷售牛奶的數據,還有的學生搜集了書店打折賣書的數據等等。學生根據這些數據,提出了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了解答,很好地鍛煉了自身收集數據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更好地向前邁步。總之,教師設計具有實踐性的生活作業,轉變了學生認為“數學知識無用,學習數學知識只是為了取得一個好的考試成績”的錯誤觀點,助力學生完成數學課后作業動機的樹立和提升。
初中數學教師要先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據學生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學習層次的劃分。教師結合每個層次學生的實際,為各個層次的學生設計符合他們水平的作業,可以滿足每個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讓學生真正獲得對自己成長和成才有價值的數學理論知識,從而能夠將初中數學分層作業教學的價值發揮出來,取得有目共睹的初中數學作業教學實效。為此,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進行分層作業的設計,讓每位學生都能在自己原來的基礎上取得一定的提升,享受到成功的幸福感,從而能夠消除學生消極的作業學習心理,不斷提高初中數學作業教學有效性。
以“完全平方公式”為例。在課堂當中,筆者引導學生經歷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過程,并幫助學生消化了公式的本質,使學生從不同的層次理解了這一公式,很好地完成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在作業布置環節,筆者為學生布置了不同層次的課后作業。其中,基礎層次的課后作業是讓學生運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如(4x+5y)2、(2x2-y2)2等等,這些基礎作業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和強化教材基礎知識,每位學生都需要認認真真完成。其次,筆者為中等水平的學生設計了稍微有一點難度的課后作業,如思考怎樣計算(-x-1)2。在中等學生解決這一類型的作業時,筆者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應該用哪個公式解決這一問題呢?公式中的a和b分別對應什么呢?”通過這一問題,使學生從更深層次認識了完全平方公式,避免了學生在解題時出現符號錯誤問題,提升了學生的解題效率。最后,筆者為優等生設計了以下作業:(a+b)2與(a-b)2之間有沒有什么聯系呢?能不能找到一個等式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呢?能不能運用圖形對自己得到的答案進行驗證呢?使優等生對知識之間的聯系有了一個更為明確的認識,助力了優等生更系統、完善的數學知識網絡的構建。總之,為學生設計有差異的層次性課后作業,使班上每位學生都參與到了初中數學作業教學活動中,促進了持續、鮮活初中數學作業教學課堂的打造。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落實,趣味教學得到了每位初中數學教師的認可和推崇,如何推進趣味教學的開展,保持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動力成了廣大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要教學使命。筆者通過多年教學研究發現,趣味教學的開展不能僅局限在課堂當中,還需要延伸到課堂外,為學生布置趣味作業,讓學生不再運用一種方式完成課后作業,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運用多種方式完成答案不唯一的課后作業,從而能夠助力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成熟。為此,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進行趣味作業的設計,轉變只有一個答案的課后作業局限學生思想且不能讓學生得到自由發展的現狀,從而能夠達到最佳的初中數學作業教學目標。
以“簡單的圖案設計”為例。在設計課后作業的具體實踐中,筆者為學生設計了以下有趣的課后作業:充分展開想象,運用學到的知識設計美麗的圖案。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時,先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回顧,對已有知識有了一個深刻的印象,并從網絡中搜集了運用平移等知識設計的美麗的圖案,為自己進行圖案設計提供了一定的靈感,不斷促使學生完成數學課后作業壓力的降低。然后,學生發散了自身的思維,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了簡單圖案的設計。有的學生單純運用平移或者單純運用軸對稱知識設計了圖案,有的學生將這些知識都運用到了圖案設計中,都做到了獨立完成課后作業。之后,學生在課堂當中,從自己的設計思路、運用的知識、圖案的意義等不同的角度講述了自己設計的圖案,并虛心聽取了他人的意見,對自己設計的圖案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做到了學習互補。最后,筆者讓班級學生投票選出了自己認為比較優秀的作品,并為得票最多的學生頒發了獎狀,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總之,設計趣味十足的數學課后作業,增加了初中數學作業教學的活躍性以及誘惑力,使學生百分之百參與到了數學作業教學中,助力了現代化初中數學作業教學的良好發展。
初中生的知識水平、思維能力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等都是非常有限的,很難獨立完成比較難的課后作業。許多學生在聽到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后,還未開始對作業進行分析就先產生了退縮心理,完成課后作業的質量一直都比較低。而解決上述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學生合作完成課后作業,獲得數學作業學習的強烈成就感。為此,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進行合作作業的設計,對學生的合作能力進行良好培養,讓學生獲得長遠發展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素養,從而能夠為學生未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埋下伏筆。
以“利用三角函數測高”為例。在講述完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后,筆者為學生設計了以下合作作業:合作制作測傾器,并選擇底部可以達到的物體和底部不可以達到的物體,對本組選擇的物體高度進行測量。然后,小組學生商量了要測量的物體高度,如底部可以達到的物體可以選擇國旗,底部不能達到的物體可以選擇居民樓,并運用教材中學到的理論知識討論了本組的測量方案以及具體的測量步驟。之后,小組學生按照事先做好的安排,有序地測量了本組事先商量好的數據,并根據得到的數據計算出了有關物體的高度,鍛煉了自身處理數據的能力。最后,小組學生根據活動過程撰寫了活動報告,將活動的課題、測量示意圖、測量的過程、得到的數據以及計算的方法等詳細呈現了出來,高效率地完成了此次課后作業,助力了初中數學作業教學高效課堂的打造。總之,設計具有合作性的數學課后作業,創新了學生完成數學課后作業的方式,提高了學生提交作業的水平,促進了學生進行數學作業學習自信心的增強。
初中數學教師對教材內容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并結合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知識,為學生設計具有深層次探索意義的課后作業,可以讓學生更加快速地內化學到的知識,助力學生系統數學知識結構的形成,從而不斷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為此,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探究性課后作業的設計,讓學生獨立對課后作業進行深入探索,深層次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以“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為例。在具體的初中數學作業教學環節,筆者為學生布置了以下思考作業:1、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中,只能有幾個直角呢?只能有幾個鈍角呢?2、任何一個三角形中,至少有幾個銳角呢?至多有幾個銳角呢?3、已知△ABC中,∠C=∠B=2∠A,那么,各個角的度數各是多少度呢?如果在AC邊上做高BD,那么,∠DBC的度數是多少呢?通過對這幾個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索,提升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還很好地拓展了教材知識。筆者根據學生的探究結果,全面了解了學生是否透徹了解教材內容、能否靈活運用學到的定理,并及時對學生進行了釋疑解惑,幫助學生快速吸收了關鍵知識點,取得了難以估量的初中數學作業教學奇效。總之,為學生設計具有深度探索價值的課后作業,使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進行了有效探索,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更深了一層,極大地提高了初中數學作業教學效益。
總而言之,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對作業布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度探索,并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提出有效的改進策略,運用多種多樣的作業布置方式進行課后作業的設計,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探索、完成數學課后作業的極大樂趣,從內心真正感受初中數學作業教學,從而能夠更好地完成初中數學作業教學任務。
[1] 吳丹.初中數學作業形式多樣化的策略與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6(11).
[2] 孫春陽.作業設計中的存在問題及其對策[J].初中數學教與學,2015(5X):7-10.
[3] 朱少明.初中數學作業方式認識與思考[J].內蒙古教育,2019(18).
B01,S157.4+32,D045
A
1002-7661(2022)30-00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