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巍 野平
編者的話:發熱患者激增的情況下如何保障藥品供應,成為當下關系到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問題,在全國部分地區出現藥品需求劇增的情況后,多家醫藥:企業緊急行動,加班加點生產藥品,《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從國內最大的醫,藥企業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了解到,該集團下屬各生產企業目前正在24小時全力擴產保供,旗下各商業企業還利用: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實行“一盤棋”聯動,跨省協作調配重點藥品物資,支援疫情嚴峻地區,覆蓋全國的2萬多家零售鱷店門店也多措并舉持續穩價保供,國藥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集團1600余家企業、21萬名職工正24小時全力以赴滿足廣大群眾的用藥需求,當下藥品需求緊張的局面將逐步得到緩解。
馬力全開,生產企業24小時運轉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作為目前國內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四類”藥品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醫藥企業,國藥集團在近期全國出現疫情防控藥品物資等需求劇增的情況后,第一時間成立藥品物資供應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24小時工作機制,生產企業保持全天候運轉,確保各項保產保供措施落實到位。
國藥集團現代制藥副總裁魏冬松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針對R前市場需求量較大的退熱和止咳等類藥品,集團下屬各生產企業正在24小時全方擴產保供,各重點產品生產線馬力全開,積極搶生產、保供應,最大限度滿足市場需求。
其中,國藥集團旗下國藥現代加緊生產對乙酰氨基酚片等重點產品,.12月以來已出庫2800多萬盒/瓶/劑,下屬國藥工業廊坊分公司各主要車間均處于全天滿產運行狀態,一批批檢驗合格的原料藥已源源不斷地裝車送往北京順義,保供生產當前廣大人民群眾急需的鎮咳藥和鎮痛藥。國藥工業已向北京各醫療機構供應洛芬待因片85萬盒、氨酚待因片38萬盒。
國藥集團下屬國藥金右對乙酰氨基酚片和鹽酸氨漠索片等重點產品已持續滿負荷生產,150萬盒對乙酰氨基酚片和50萬盒鹽酸氨7臭索片已供應市場;下屬國藥哈森對乙酰氨基酚片、羅紅霉素膠囊供應市場960萬粒、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384萬袋;下屬國藥太極則以封閉管理、24小時運轉的方式保障蕾香正氣口服液等供應,下屬重慶涪陵制藥廠加緊生產蕾香正氣口服液9.77萬件,急支糖漿12.86萬件,通天口服液1.3萬件;下屬酉南藥業則抓牢抓實臨床剛需、麻精鎮痛、解熱鎮痛抗感染三類藥物的生產供應,累計出庫14.7萬件藥品;四川綿陽制藥有限公司還動員全體黨團員“到生產一線去”,保證銀翹解毒片、復方魚腥草片、蕾香正氣顆粒等防疫藥品生產供應,目前所有產品日均入庫量達到2000件。“目前國藥集團已部署旗下眾多醫藥工業企業滿負荷生產和擴產增產,重點品種藥物產能現已增至平日的3倍,下一步還將多措并舉持續擴大產能,繼續加強生產保供能力。”魏冬松說。
跨省協作,物流網絡“一盤棋”聯動
與一般商品不同的是,藥品生產完畢后,需要由醫藥商業公司進行分銷和配送到醫院、藥店等銷售終端。在我國,這塊業務目前主要是由國藥集團國藥控股、華潤醫藥、上海醫藥、九州通這四家公司來進行。
為緩解廣大人民群眾用藥的“燃眉之急”,國藥控股利用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一盤棋”聯動跨省協作調配重點藥品物資。國藥集團國藥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于清明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國藥集團醫藥商貿流通板塊企業,國藥控股通過“點強網通”的醫藥供應鏈網絡,對全國610多個物流中心的每日出入庫量、銷售流向、入庫分布進行高效統籌調配,提升全網響應能力。
據了解,在物流轉運方面,國藥控股全國各級物流樞紐對防疫物資采取“優先入庫、專區存放'優先發運”,力保第一時間送達。在物資調配方面,國藥控股保供專班按照國務院國資委、國藥集團部署,同時與各級政府、醫療機構、社區等密切溝通,及時了解各地需求、藥企產銷及庫存變化,嚴格按照有關部門統籌安排,全力做好各地重點醫藥物資的儲備和調配。為保障醫藥物流全線暢通,國藥物流緊急動員干線車隊司機、調度、跟單等員工成立保供小組,制定應急救援、接力配送等緊急處置措施,24小時不間斷協調公路、航運等聯運方式。
于清明介紹稱,目前,針對百姓需求量較大的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四類”藥品,國藥控股的日均出貨量已達到1300萬盒以上,覆蓋全國的各級物流樞紐全品類日均配送超過65萬箱。數據顯示,從12月1日到19日,醫藥產品已經出庫485萬箱,同比去年出庫量增加約24%,環比上月出庫量增加約31%。
此外,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國藥集團還全員動員、全線出擊、全域作戰,充分利用自身藥械生產流通全供應鏈資源,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組織藥品物資采購,并確保運輸配送順暢、科學調配,全力做好防疫物資保供工作。
多措并舉,遏制漲價和盲目囤藥
12月以來,新冠感染人數的暴增引發退熱類等藥品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部分民眾出于恐慌心理盲目囤藥也加劇了這種情況。近日,國內最大的布洛芬原料藥和制劑一體化生產企業新華制藥的一名工作人員在接受《環球時報》 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該企業已滿負荷生產,如果按照現在的藥品供應量,市場上不應該再出現藥品短缺的情況,這說明目前市場上存在大量囤藥的情況。此外,部分不法商販開始囤積居奇、哄抬藥價,也造成藥品價格的失衡。
對于普通民眾而言,在用藥的高峰期不僅希望能買得上藥,更為重要的是希望能以正常的價格買到藥。在藥品供應相對緊張的地區,該如何保證藥品的價格正常呢?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雖然由于市場需求急劇增長,近期出現藥品原材料緊缺、成本上漲的現象,但國藥集團克服上述困難,承諾不加價不漲價,并要求下游銷售商業單位一起穩價保供,不惜一切代價維護市場需求與價格穩定。
國藥集團副總經理晉斌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藥集團將集團全產業鏈、全生態圈布局優勢轉換為抗疫情、穩供應的有力保障,生產、流通、銷售板塊同向發力,穩價保供。
例如,為保障當前北京市用藥用械需求,國藥集團所屬國藥股份、國藥器械、北京國大等在京子公司迅速行動。作為北京市防疫藥品保障專班成員單位,國藥集團在京單位24小時運轉,多方協調藥品器械企業、供應鏈合作單位,持續補充抗疫物資,重點做好短缺藥品的供應。12月6日至15日,已累計供應9個品種160余萬盒藥品,有力平抑藥品價格的上漲。
國藥集團藥品分銷、零售終端星羅棋布,在整個醫藥市場中發揮了穩價保供的核心作用。當前,各地群眾購藥需求迫切。國藥集團旗下包括國大藥房、金象藥房、太極大藥房在內的近2萬家零售藥店均安掃觀場值守和網上購藥。2萬家零售藥店,全力填補抗疫藥品短板,承諾穩價保供,不漲價不加價,數萬名零售店員.、執業藥師全線堅守崗位,為求藥的民眾提供專業服務。
為緩解部分地區藥品暫時短缺的困境,零售藥店以推薦替代用藥的方式幫助困難民眾渡過難關。“及時關注各地藥品市場的短缺情況,嚴格根據權威部門推薦,做好功能主治同類替換商品的儲備與供應,根據功能主治分類制作疫情相關商品目錄。例如針對布洛芬推薦其他品牌相關藥品,以滿足部分藥品緊缺情況下的居民用藥需求。”晉斌說。
部分國藥的零售藥店還對部分產品采用限購措施以保證民眾合理購藥。針對當前緊俏的四類藥品,在庫存不充足的情況下采取限購政策,例如每人限購1-2盒。針對緊俏商品還推出老人優先購買措施,以便更多的患者買到所需藥品,最大限度地提高藥品可及性,零售藥房工作人員積極引導群眾理性購藥、合理用藥,避免“囤藥”。
此外,國藥的零售藥店還積極參與各地保供系統。國大藥房和SPS+專業藥房門店已列入南京、平頂山等地四類藥品銷售和發放定點藥店。國藥控股廣州SPS+專業藥房成為廣東省“粵省事”抗原保供系統供應單位。
“為確保藥品價格平穩,國藥集團生產企業克服原料短缺和上漲的困難,主動承諾不加價不漲價,并主動向下游企業發函,攜手產業鏈平價穩價。流通和零售板塊的商業企業嚴格遵照物價等部門相關要求執行價格管理,履行央企責任,杜絕高價、捆綁銷售等行為。”晉斌稱。▲
保供鄉村,滿足“最后一公里”需求
不同于醫療資源豐富的大型城市,廣大鄉村以及邊遠地區因為醫療、物流基礎設施落后,在疫情中缺醫少藥的情況越發突出。為保證最基層、廣大鄉村地區的醫療資源供應,國藥控股也針對性地出臺多項措施確保廣大鄉村地區民眾用藥。
于清明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針對基層、鄉村地區醫藥物資需求,國藥控股著手做足準備,基于“點強網通、覆蓋全國”的流通網絡優勢,一是保證有充足的醫藥物資、物流車輛和人員,保持流通環節暢通高效運轉,力保醫藥物資能第一時間送達;二是對重點地區、基層和鄉村,加大物資保障供應力度。通過覆蓋全國的醫藥分銷網絡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鄉村衛生診所和單體藥店供應藥品醫療器械等急需產品。
“我們將通過線下覆蓋全國的兩萬家國大藥房、SPS+專業藥房等零售藥店以及零售直銷業務所覆蓋的其他20余萬家中小連鎖藥店和單體藥店,并通過線上020、B2C、B2B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國藥驛站等全場景、全渠道業務模式,為基層百姓提供全方位的藥事服務。為滿足各地醫藥需求的'最后一公里',貢獻國藥力量。”于清明說。
此外,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為進一步保障各地醫藥物資,國藥控股還在進行市場尋源、提升產能,通過全國聯動,全力保障基層、鄉村衛生診所的醫藥物資需求。
環球時報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