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婷薇 李朝霞
(山東省齊魯理工學院,山東 濟南 250200)
1.1 紅色旅游是一種重要的旅游類型,同時紅色景區承載著愛國主義教育功能,能夠產生獨特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紅色旅游的發展是提高人民幸福指數、縮小城鎮之間差距的重要途徑,也是改變紅色革命地區經濟落后的方式之一。
1.2 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臨沂時指出,“沂蒙精神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發展紅色旅游要宣傳好革命烈士事跡,傳播好紅色精神,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發揮紅色旅游獨特的社會效益。
費縣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因此科學開發利用當地的特色旅游資源,充分整合當地多樣化的旅游資源,可以不斷促進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與壯大,幫助當地居民脫貧致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當地經濟、生態、教育等多方面發展。
2.1 費縣紅色旅游概況
費縣隸屬于山東省臨沂市,總面積1660平方公里。沂蒙山小調就誕生于沂蒙革命老區費縣,費縣還獲得了世界長壽之鄉、中國奇石之都、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費縣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29年在費縣就建立了黨組織,在抗日戰爭年代,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一分校也在費縣地區進行敵后辦學,很多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生活。目前,全縣有市縣級以上紅色文化資源點40多處,其中《沂蒙山小調》活態博物館、大青山勝利突圍陳列館、蘇魯豫皖邊區特委舊址、抗大一分校系列舊址這四個景區已成功打造運營。
2.2 費縣紅色旅游開發現狀
紅色旅游資源較為豐富,據統計,費縣地區紅色文化資源點40多處,多處景區已成功打造運營。費縣地區有著濃厚的革命文化歷史,并且當地的文化底蘊也十分深厚,近些年費縣一直注重紅色旅游產品開發,擴大了紅色文化的影響。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紅色旅游的發展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研學教育活動、政府旅游推介活動不斷舉辦,為費縣紅色旅游的發展注入了十足的活力。從國家到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為費縣紅色旅游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國現在進入了大眾旅游時代,假期結伴出游成為人們放松休閑的一種重要方式,這是紅色旅游發展的時代機遇。民眾日益增長的對紅色旅游的需求為紅色旅游的發展創造了日趨良好的環境,費縣紅色旅游的發展迎來了利好條件。
3.1 景區基礎設施不完善
首先,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后,政府開始對農村進一步地建設及美化,但費縣紅色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很多景區雖然已通旅游專線和城鄉公交,但因為班次少、景點不連貫等原因,對游客來說,進入性相對較差。其次,由于景區交通不便利、衛生條件差等原因,對旅游從業者的吸引力較小,同時對于工作態度也產生了影響,進而導致出現了紅色旅游景區的服務質量較差的不好印象。因此,即使景區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條件、優美的自然景觀、珍貴的歷史人文資源,但因為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這些天然的優勢也會被浪費。
3.2 景區知名度不高,宣傳力度較低
費縣地區紅色景區的宣傳以政府宣傳為主,同時以報紙、電視廣告等方式輔助宣傳,受眾面較狹窄,了解的人不多,雖然部分景點也有開通公眾號等新媒體形式進行宣傳的,但是關注的人少、更新頻率低,了解的人也少,紅色旅游的宣傳力度還遠遠不夠,紅色景區的名聲不夠響、影響力不夠大,未能對游客帶來較為深刻的印象。
3.3 景區旅游產品設計過于單一
費縣地區具有大量的紅色遺址,而游客在參觀游覽的過程中見到的往往是傳統的展墻事跡陳列、玻璃柜實物展示等方式,這種展覽陳列方法雖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具有較為直觀簡單、不夠鮮活等特點,容易使游客出現視覺疲勞,難以使游客產生立體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游客的參觀體驗。另外,這種傳統的展示方式對游客的要求較高。如果游客想要在紅色旅游的過程中仔細地了解一些人物事跡,那么就需要時刻保持注意力,在腦海中對人物事跡進行串聯與整合,加大了游客獲取紅色歷史和紅色文化知識的難度,容易使游客產生疲憊感,不利于紅色人物事跡的宣傳和紅色文化的傳播。
3.4 紅色旅游品牌影響力不足
沂蒙精神是寶貴精神財富,對于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結合時代條件進行發揚傳承。但實際情況是,沂蒙精神的宣傳和傳播僅停留在沂蒙地區和山東省內的部分地區,對省外大多數地區的宣傳和知曉度不夠。費縣紅色旅游景區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費縣地區以外的人對該景點知之甚少,在這里開展的紅色教育的受眾主要是本縣區的黨員干部,費縣地區以外的游客數量較少。紅色教育的受眾范圍也較小,主要面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成年人,對于青少年來講很難引起感情上的共鳴,景區在開展紅色教育的同時也要挖掘青少年的潛力,把紅色教育從小抓起。對于年輕人來說由于旅游區內講解員多以傳統方式進行歷史文化介紹,不易引發年輕人的心理認同感,現在的年輕人消費能力普遍較強,思維活躍,景區在規劃和開發的時候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開發,進而影響紅色旅游社會效益的實現。
4.1 完善景區基礎設施
政府要加快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農村的各項配套設施的建設。繼續把重點放在農村的基礎設施上。以此為依據,進一步發展紅色旅游景點,為廣大游客提供方便、舒適的食宿、住、購娛樂環境。為緩解因私家車過多而造成的交通堵塞,必須加強紅色旅游線路和線路建設。在住宿上,要將紅色文化融入到景區周邊的賓館、民宿中,以提高游客的紅色旅游體驗。優化旅游景點周圍的餐飲環境,將農家樂、主題餐廳等進行“紅色”包裝。同時,要認真規劃旅游景點周圍的交通安全,強化旅游配套設施。
加強旅游景點的網絡建設,實現對旅游景點的無線覆蓋,為游客提供免費的智能服務。在道路運輸上,通過手機APP,建立一套智能的道路導航系統,使游客能夠及時掌握景區內的情況,從而為游客提供方便的出行環境。由于“掃一掃”的普及,人們可以在景區內廣泛地安裝上二維碼,在景區內可以聽到景區的詳細介紹和講解,同時也可以通過手機了解景區概況、歷史、交通狀況等。完善旅游購物和休閑的功能,完善嬰幼兒、殘疾人等特殊人群的觀光服務。
4.2 加強營銷策略,擴大宣傳力度
4.2.1 網絡營銷
進一步完善費縣紅色旅游區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在線上推廣方面,通過轉發微信朋友圈的形式配合景區活動的推廣宣傳,可以選擇關注量大、瀏覽量高的公眾號進行宣傳。視頻營銷方面,通過快手、抖音等短視頻軟件拍攝景區環境,宣傳景區特色,視頻宣傳內容突出景區的紅色歷史、典故。以此來提升知名度獲得游客流量。
4.2.2 體驗營銷
費縣紅色旅游景區應開發紅色文化內涵性強的旅游產品,掙脫傳統思想的束縛,改變簡單的文字敘述和圖片展示等展覽方式,開發出沉浸式體驗的旅游產品,為了將文化和生活體驗一體化,也可以通過建設紅色鄉村生態體驗劇場這種形式。同時,在景區內部設意見箱,游客進行完游覽活動以后可以提出存在問題,需要改進的地方。紅色景區內也可準備采訪小節目,如:進行知識問答有獎勵、聊一聊自己的游覽體驗,在征求游客同意的情況下將視頻上傳到短視頻軟件上,達到一個體驗參與和宣傳雙進行的效果。
4.2.3 口碑營銷
人們平常購買完不熟悉的產品后,會有一些緊張感,這時候就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消除這種感覺,口碑傳播往往都是在不經意間的,這時候傳遞相關信息主要是因為社交的需要,所以加大景區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打造讓大眾耳熟能詳的景區,同時費縣各個紅色景區應該突出文化主題,打造紅色典型景區。
4.3 深挖文化內涵進行產品創新,增強游客體驗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游客們的旅行需求越來越多樣化。針對這種情況,紅色景區在規劃設計和開發的過程中,就要避免出現旅游產品的同質化,否則,自然很快就會被淘汰。吸引更多的人才從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設計和開發新的旅游產品,升級現有的旅游產品,通過不斷地創新、提高來推陳出新,以滿足現在游客的多樣化需求,開拓更大的旅游市場。
4.3.1發揮教育功能,推進文化振興
沂蒙山區的樸實人民在革命年代以及社會主義建設中形成了偉大的“沂蒙精神”,費縣地區紅色旅游景區應當貫徹“文旅融合”理念,通過教育延伸的方式大力發展研學旅游,打造具有沂蒙特色的研學旅游課程和實踐基地。構建環線、組團開發,為愛國主義、紅色教育提供看得見、摸得著、可參與的展示模塊和體驗模塊,發揮文化旅游載體功能,創新紅色教育形式。紅色景區主動與學校建立培養模式,把沂蒙精神帶入課堂。組織學生到景區開展研學旅游、做志愿者。也可以不定期舉辦紅色主題、軍旅主題研討活動,把體驗式教學融入課堂之中,增加活動性,提升紅色景區的吸引力。
4.3.2 重視游客體驗
費縣地區的紅色旅游發展要與當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底蘊充分結合。開發紅色旅游度假村,集采摘、觀光、體驗革命生活于一體,展現沂蒙特色,唱響紅色品牌。在展館建設上,要緊跟當前科技發展,引入3D、VR虛擬現實,讓游客置身其中,借助現代化的聲光電等技術增強試聽效果和身心震撼。景區的講解員也可以配合動態化的紅色文化展示長廊,把講解形式變得更加生動。紅色景區大多位于偏遠鄉村,良好的旅行體驗決定游客是否還會再來一次。旅游景點和旅游產品開發方面由當地政府進行監督,關注旅游規劃和產品質量,同時要制定符合本地發展的招商引資政策。支持和幫助中小企業投資開發小而美、小而精的項目,如根據大青山戰斗遺址為中心開發重走突圍路的紅色旅游線路,打造“實地、實景、實情”的“重走突圍路”體驗式教學,開發真人CS、穿越火線等,給他們更多的優惠政策,給予投資者和旅游企業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4.4 打造專屬品牌
4.4.1 紅色文化與地方特色文化相結合
旅游產業發展的實踐證明,單一的旅游產品難以取得長久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流逝,吸引力會逐漸下降,游客不斷減少。根據旅游產業發展經驗,游客更加喜歡綜合性或組合性的旅游產品。和其他旅游產品一樣,紅色旅游也需要通過發展綜合性和組合型的模式促進自身發展。費縣地區的紅色旅游資源大多位于偏遠的農村和山區,因歷史原因,這些地區一般都經濟發展落后,但自然環境較好,原始風貌保存較為完整,這為紅色旅游與綠色旅游的結合提供了條件,如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的白石屋,自然環境優美,山水資源豐富,是紅色旅游與綠色旅游組合發展的理想地域,因此,能夠實現“紅”與“綠”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地區優勢,通過旅游為當地居民增加創收。
4.4.2 科學規劃,拓展旅游新形式
縱觀整個旅游行業,每個地區、每個景區都有淡旺季現象。因此,費縣在規劃設計紅色旅游景區的時候,就要考慮開展多種形式的旅游活動,確保景區無論在哪個季節都有可供游覽的景點,一年四季讓游客長流不斷。例如,針對北方冬天天氣寒冷的特點,可以推出特色菜肴,發展農家樂,借用暖烘烘的火炕營造溫馨的氛圍。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對紅色旅游和愛國主義教育越來越重視,紅色旅游也展現出越來越強大的蓬勃活力。在當前政府重視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的背景下,發展紅色旅游恰好可以滿足這一需求。費縣具有較為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但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區域經濟發展仍相對落后,如何充分挖掘費縣地區紅色景區的獨特魅力,完善基礎設施、資源的深度開發以及多樣化的產品設計,對于吸引游客進入,推動鄉村振興,實現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