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秦玲

近年來,湖北省民宗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政務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建制度強規范,創特色增服務,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扎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網站新媒體建設并取得階段性成效,在全省政府部門2021年度政務公開考評中被評為進步明顯單位。
制定清單整體推進。為貫徹落實湖北省政府政務公開考評和政府部門網站新媒體考評指標,以考核抓落實,以績效促實效,制定《湖北省民宗委落實省政府政務公開和網站新媒體‘雙考評’任務分工責任清單》,實行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明確各處室工作任務、工作標準、責任主體和完成時限,各處室明確1名政務公開工作聯絡員,確保各環節責任到崗到人,確保任務分工落細落地落實,全面提升政務公開執行力。
編制方案規范流程。圍繞“公開什么、誰來公開、向誰公開、如何公開”等方面,編制《湖北省民宗委政務公開實施辦法》,配套編制工作流程圖,形成信息發布、政策解讀、熱點回應有序銜接的工作閉環,確保政務公開工作有章可循、按章辦事、高效運行。編制《湖北省民宗委信息主動公開基本目錄》,進一步明確公開主體、公開內容、公開范圍、公開程序、公開方式和時限等,用制度規范政務公開全過程,不斷提升政務公開工作質效。
健全機制提質增效。建立依申請公開機制。及時修訂《湖北省民宗委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完善依申請公開答復期限及監督渠道等內容。通過“主任信箱”“政府網站找錯”“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平臺,及時規范答復群眾公開申請。建立風險評估機制。明確對政務公開工作可能存在的輿情風險進行評估,重點圍繞合法性、合理性、可能性、可控性等方面進行研判,制定《湖北省民宗委網絡輿情聯動處置辦法(試行)》《湖北省民宗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清單》,提出防范風險預案。
“互聯網+”拓展路徑。建設民族宗教信息公開平臺,設置一級欄目7個,二級欄目16個,三級欄目19個,內容涵蓋民宗要聞、地方工作、團體動態、機關建設、黨風廉政、互動交流、辦事服務、公共查詢等各項工作,扎實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常態化。網站首頁接入“湖北政務服務網”“陽光信訪平臺”“信用中國”等平臺,推行一站式服務,跑出便民“加速度”。
“抓亮點”彰顯特色。圍繞重點工作,策劃重大活動,聯合省級主流媒體同步發聲,打造全媒體宣傳矩陣。召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新聞發布會,開展“廳局長對話”在線訪談,與網民在線交流,打通政民互動“最后一公里”。制作“民族一家親”動漫視頻,開設“我講黨史故事”“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專題,開辦“《民族大家庭》雜志在線閱讀”等特色欄目,多種形式解讀涉及各族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讓條款變得生動鮮活、通俗易懂。新增“數據查詢”功能,提供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活動場所、宗教院校、民族用品定點企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等方面內容查詢,通過圖表圖解等可視化方式解讀數據,讓數據展現更具可看性。
“店小二”精準服務。充分利用網站新媒體聽民意、聚民智、解民憂、凝民心,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建設“湖北省民族宗教政策咨詢智能問答平臺”,匯集清真食品備案管理、民族成份變更審批、民貿民品企業申報及貼息政策、宗教院校招生咨詢解答等10個方面的政策問答知識題庫,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政府網站與人工智能的有效融合,自動解答群眾咨詢,有效提升了信息檢索效率,滿足各族群眾的信息需求。
集約化平臺強化技術防范。按照湖北省政府部門網站集約化平臺建設標準,對門戶網站進行全面改造,實現了門戶網站統一標準體系、統一技術平臺、統一安全防護,達到等級保護三級標準。開展網站新媒體內容常態化監管,運用網絡技術對信息內容進行安全檢測,不斷提升網站新媒體建設服務水平。
信息審核強化內部審查。一方面,嚴格執行信息公開審查制度。規范信息發布流程,按照“分級審核、先審后發”原則,落實“處室負責人、辦公室、分管領導”“三審三校”制度,把好政治導向關、語言文字關和政策法律關。另一方面,堅持落實值班讀網制度,對門戶網站級新媒體實行工作日、節假日24小時讀網及應急值班制度,隨時監控網站頁面情況,發現信息異常迅速報告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