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發布公告,批準《跨座式單軌交通設計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為國家標準,自2022年12月1日起實施。原國家標準《跨座式單軌交通設計規范》同時廢止。
《標準》主要包括總則、術語等24項技術內容,適用于最高運行速度不超過100公里每小時的跨座式單軌交通新建、擴建、改建工程的設計。《標準》明確,跨座式單軌交通設計年限應分為初期、近期、遠期三個階段。客流預測年限應與設計年限一致。跨座式單軌交通應為全封閉、雙線右側行車的線路,并應在安全防護系統的監控下保障列車運行安全。應根據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等情況確定選址。同時,應節約資源,滿足建設智慧城軌需求。線路應以高架線為主。跨座式單軌交通主體工程結構及其他工程結構設計使用年限應為100年。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發布公告,批準《民用建筑通用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為國家標準,自2023年3月1日起實施。同時明確,《規范》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全部條文必須嚴格執行。現行工程建設標準中有關規定與《規范》不一致的,以《規范》的規定為準。
《規范》指出,民用建筑的建設和使用維護應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并體現時代特色、地域文化。民用建筑建設應遵循安全、衛生、健康、舒適的原則,為人們的社會活動提供合理的使用空間。民用建筑應綜合采取防火、抗震等防災安全措施。應滿足無障礙要求,選擇安全環保型裝修材料。裝修材料、裝飾面層或構配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應安全牢固。民用建筑的室外公共場地、建筑部件及公共設備設施應定期進行日常保養、維修和監管。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批準《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通用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為國家標準,自2023年3月1日起實施。同時明確,《規范》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全部條文必須嚴格執行。現行工程建設標準中有關規定與《規范》不一致的,以《規范》的規定為準。
《規范》提出,工程項目施工應建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質量責任追溯制度。施工過程中應建立質量管理標準化制度,制定質量管理標準化文件。施工進度計劃應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審批后執行。施工中不得任意壓縮工期。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應準確齊全、真實有效,且具有可追溯性。實行監理的工程項目,施工前應編制監理規劃和實施細則,按規定程序審批。施工現場應制定技能工人配備方案。施工管理人員和現場作業人員應進行全員質量培訓,保留培訓記錄,并應考核合格。
由中國建筑業協會鋼木建筑分會聯合高等科研院校、相關行業組織等編制了《建筑鋼、木結構企業質量管理等級評價標準》,該標準是鋼木建筑行業首部質量風險過程管理標準,于日前發布實施。
標準以企業質量管理運行全過程為基礎,結合企業風險控制和質量管理效果,幫助企業提升產品服務質量績效、提高抗風險能力,更好地跟緊國家現代化市場發展腳步。標準的實施將為城鄉建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8月24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華通訊社聯合開展的傳統村落保護宣傳活動在京啟動。
據介紹,保護宣傳活動包括傳統村落保護宣傳短視頻征集和“傳統村落萬里行”兩項活動。我國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已走過10年歷程,目前已形成世界上規模最大、內容和價值最豐富、保護最完整、活態傳承的農耕文明遺產保護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將6819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實施了掛牌保護和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52萬棟歷史建筑和傳統民居、3380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傳承。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通知,自2022年10月1日起,開展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和建筑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電子證照(以下簡稱“電子證照”)試運行。
通知要求,各地要建立電子證照的制作、簽發和信息歸集業務流程,規范數據信息內容和證書樣式,并通過全國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平臺進行電子證照賦碼,形成全國統一的電子證照版式。
各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電子證照數據對接工作,將已制發的電子證照數據進行歸集和存檔。
試運行省份應于2022年9月底完成相關信息系統升級和聯調測試等工作,出臺相關紙質證照轉換電子證照實施細則,主動向社會公開。其余省份應根據有關標準,盡快做好電子證照發放準備工作,力爭在2022年年底前全面實現相關證照電子化。
今年河北省計劃開工棚戶區改造安置房11.7萬套、建成10.5萬套。截至8月25日,已開工11.77萬套、開工率達100.6%,建成10.55萬套、建成率達100.5%,提前完成棚戶區改造年度任務目標。
為保證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進度與質量,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每月印發工作通報,對各地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排名。同時,各地堅持合理布局棚改安置房,優化戶型設計。配套基礎設施項目以及相關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與棚改安置房相銜接。全面落實建設、勘察、設計、監理、施工單位的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打造精品工程。
今年上半年,內蒙古自治區通過施工圖審查的綠色建筑項目共1042項,達1158.81萬平方米。
近年來,內蒙古認真貫徹碳達峰、碳中和及能耗“雙控”要求,加大綠色建材應用力度,推動政府投資或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項目以及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5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項目,率先采用獲得認證的綠色建材產品。
據了解,今年全區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成立建筑工業化綠色發展專班,要求加快推進綠色建材認證工作,搭建綠色建材認證標識信息管理平臺,建立綠色建材采信應用數據庫,積極組織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拉動綠色消費。同時,自治區將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綠色建筑全過程監管機制,推動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日前,云南省昆明市印發《昆明市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實施方案》,明確保護傳統村落歷史環境和傳統建筑風貌,提高傳統村落基礎設施水平,為悠久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傳承和延續提供保障,推動當地群眾居住生活條件顯著改善。
據了解,方案堅持保護優先、發展利用、規劃引領、分類施策、活態傳承、突出特色的原則,從有效保護和科學發展兩個層次對保護任務進行分解。
此外,昆明市將強化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資金保障。市、縣兩級人民政府將按照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原則,統籌整合專項資金,把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日常養護和修繕維護等有關費用逐年納入財政預算并予以資金支持。同時,強化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積極發揮政策性保險的保障作用。
日前,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省在歷年農村危房排查的基礎上,今年5月份又開始了新一輪自建房的排查。目前,廣東省正在全面開展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對存有安全隱患的自建房進行整治。
該負責人說,截至目前,全省已經排查了約1100多萬棟自建房,初步判定存有隱患的有16萬棟,約對1萬棟采取停用等管控措施。據介紹,廣東省近期將重點聚集城鄉接合部、城中村、學校和醫院周邊工業園區等區域,突出對人員密集、涉及公共安全的經營性自建房進行排查。在排查內容上,重點排查房屋的結構安全性、經營安全性、建設合法合規性等情況。同時,組織產權人開展自查、有關部門和街道(鄉鎮)進行核查、專業力量參與排查。
從近日召開的湖南省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及百日攻堅行動調度會上獲悉,截至8月17日,湖南全省已排查自建房1442.74萬棟,其中經營性自建房70.95萬棟、非經營性自建房1371.79萬棟,自建房排查工作基本完成。
目前,全省各地正聚焦“五類”重點區域、“三類”重點情形的經營性自建房加快推進分類整治。據介紹,湖南省工作專班政策和技術指導組還增設了結構安全性、消防安全性、經營安全性、建設合法合規性4個整治工作指導小組,加快推進涉及“四性”隱患的自建房排查鑒定整治工作。全省各地分類施策、常管常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