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嘉,鄧 璐,姜舉娟,王學生,史 記,劉繼寧,南 震,朱 隆
(1.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哈爾濱 150001; 2.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哈爾濱 150001)
2012年,為加快黑龍江省專利權的轉化和實施,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力度,《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專利權質押擔保貸款風險補償金管理暫行辦法》對風險補償金來源、支持對象準入條件、質押擔保貸款操作方式和建立風險分擔機制等進行了明確規定。2013年,《關于促進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指導意見》重點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相關的費用補貼、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監管激勵等方面制定了措施。
黑龍江省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優化政策措施、統籌協調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體系,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持續提升。2021年,提出“完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鼓勵金融機構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研發保險等科技金融產品,促進創新鏈和資金鏈對接”;要求“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深化政銀企對接,創新金融產品,強化金融支持的精準性”。為加強知識產權轉化運用,鼓勵和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強化“政企銀保服”聯動,《黑龍江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方案》明確了在完善長效保障機制、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創新金融服務供給等方面,共計13項重點任務,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貼近創新型企業和創新密集園區,通過優化措施、創新模式和提升服務,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服務企業、園區及銀行機構,在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成效的同時,有效緩解了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著力構建全鏈條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體系。為整合全省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資源,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融政策,提升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水平,推動建立完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體系,2022年成立了“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聯合體”,現已發展為匯集銀行、保險、投資、擔保、評估和服務機構的41家成員單位,聯合體成員發布55項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產品。設置“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聯合體”專欄,線上搭建和推廣以“政銀保擔服”為主體的全鏈條知識產權服務平臺。
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協同推進機制。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信息共享,組織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交流座談,梳理并制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全流程框架,打通和理順質押融資過程中的各方面環節,推動建立以“政府引導、銀行支持、擔保配合、評估服務、企業參與”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協同機制,在科技、知識產權、發改、工信、金融等政府職能部門、各類社會投融資機構、高校院所之間,打造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接替有序的服務網絡,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空間。
推動制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財政支持政策。哈爾濱市多措并舉促進知識產權與金融結合,在積極落實《哈爾濱市關于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臺《哈爾濱市科技企業貸款擔保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啟動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設,投入資金3.5億元,推出包括專利權質押擔保在內的科技風險投資、科技融資擔保、科技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科技貸款貼息、科技保險保費補貼等5個科技金融基礎產品。
探索構建科技型企業知識產權價值信用融資新模式。針對科技型企業在辦理專利權質押融資貸款過程中,缺乏有效抵押物作擔保,辦理貸款難度較大等問題,綏化市積極探索適合黑龍江特色的專利權質押模式,按照“政府背書+服務機構估值+第三方擔保+銀行貸款”模式,服務機構在為企業提供專利申請保護的同時,更關注企業所擁有的知識產權價值,為其知識產權融資進行估值,專利權持有企業將其持有的多項有效專利質押給第三方企業,由第三方企業用其持有的銀行股權為該公司的銀行貸款提供信用擔保融資。
部門合作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培訓。組織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題培訓,采取專家授課、機構輔導、金融業務宣傳等方式進行授課,推動黑龍江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擴面增量,努力營造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良好環境。
推進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窗口服務便利化。2021年3月,國家知識產權局黑龍江業務受理窗口在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正式啟動運行,整合后的受理窗口提供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和知識產權維權預審等40多項知識產權窗口相關業務服務,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業務辦理“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
優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辦理流程。聯合開展質押融資“走流程”工作,各部門經仔細梳理,合理規劃,制定黑龍江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全流程框架,確定以壓縮辦理時間、減少材料提交次數、減少窗口辦理次數、減少辦理質押人數的“一壓三減”優化措施,提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便利化水平,實現知識產權質押登記受理一次辦結。
積極引進知識產權評估機構。對接和引入評估機構,以自貿試驗區片區企業為重點,為黑龍江省科技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十三五”以來,黑龍江省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到27.99億元,其中,專利質押登記108筆,金額23.10億元;商標質押登記23筆,金額4.89億元。
據統計,2021年,黑龍江省專利商標質押67筆,登記金額15.27億元,同比增長91.11%。其中,專利質押56筆,商標質押11筆,質押貸款金額12.94億元和2.33億元。據統計,黑龍江省轄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共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6.07億元,是2020年的3倍。
2022年,自成立黑龍江省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聯合體以來,黑龍江省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達到8.996 5億元,同比增長193.15%。
知識產權評估方面。知識產權質押需要評估、辦理質押手續,在出現貸款不良時,還需要將知識產權轉讓出去。目前,銀行機構和評估公司對知識產權評估價值存在很大的偏差,且知識產權評估和轉讓市場不健全,部分銀行在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品種處于空白,雖然可以申請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但一般作為補充,需要同時結合其他抵押擔保方式。知識產權評估入賬,企業需要交納自知識產權獲批以來各年度的稅費,對于企業來說負擔較大,因而不愿評估入賬,導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無法開展。
知識產權風控方面。金融部門往往以部門利益為驅動,特別是五大基礎銀行,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方面呈保守態度。金融機構放貸過于謹慎,銀行對無固定資產、負債率較高、需求資金量較大的知識產權企業比較保守,金融部門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機制勢在必行。
知識產權處置方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倘若出現問題,很難變現,有些知識產權的實施需要有特定的條件,交易難度較大,金融機構和擔保公司不能像處理有形資產抵押貸款一樣,需要通過知識產權交易市場,通過拍賣、租賃、轉讓等方式收回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發展。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協調配合、共同推進,需要銀行機構的全力支持,需要投融資機構、風險擔保公司等部門積極介入并服務中小微企業。加強“政企銀保服”聯動,繼續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建立質押融資需求調查機制,組織開展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康復器械醫療業、留學歸國創新創業人員開展專利權質押融資需求調查,了解企業質押融資狀況,建立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項目庫,特別是企業具有專利權質押融資需求的項目庫。融資需求企業信息及時推送銀行、擔保機構,開辟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途徑,建立質押融資信息共享,暢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積極推動建立黑龍江省級層面相應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財政支持政策,用于金融機構對創新型企業特別是初創小微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或對銀行形成的損失進行補償,利用擔保、保險和風險補償等方式,形成風險共擔,降低信貸風險。引導銀行機構積極利用哈爾濱市科技企業貸款擔保資金、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發揮知識產權風險補償機制,通過提供利息補助、評估費補貼、保險費補貼等補償形式,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推動銀行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容錯免責機制,調動銀行、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積極性。
堅持參照先進省份和探索培育相結合,引導和鼓勵市場化、專業化水平較高的省外評估機構設立黑龍江分支機構,帶動黑龍江省知識產權評估行業發展。評估機構以自貿試驗區片內企業為重點,為黑龍江省內科技型企業提供全方位科創服務與金融服務。推動銀行機構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機制,以知識產權為主要指標,綜合分析評價質押企業創新度、競爭度和潛力發揮度,增強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的科學性,規避質押貸款風險,提升質押貸款效率。
按照“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的原則,搭建統一的區域性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形成暢通的知識產權交易渠道。在自貿試驗區、高新園區、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搭建知識產權交易平臺,通過完善知識產權交易規則,規范知識產權交易行為,有序開展知識產權交易和質押融資。推動“哈爾濱新區科技成果轉化交易中心”設立知識產權評估、交易窗口,進一步完善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運營)平臺功能,提供知識產權轉讓、許可及作價入股等交易服務。積極推動黑龍江省商標業務受理窗口增設商標專用權質押登記業務,推行以承諾方式辦理專利權質押登記手續,進一步提升專利商標質押登記服務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