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陳冠杰
(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100081)
章嘉呼圖克圖作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四大活佛轉世系統,與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哲布尊丹巴齊名,歷經明朝、清朝和民國三個歷史時期,對蒙古地區具有很深的影響。根據文獻梳理,這一活佛系統曾“負責北京、內蒙古、青海、五臺山、承德的藏傳佛教事務,也曾經參與處理西藏及外蒙古等地的政教事務”。①歷史上,章嘉呼圖克圖世系對穩定蒙藏邊疆、維護領土完整產生過積極作用。通過梳理研究現狀并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才能全面了解章嘉呼圖克圖世系歷程,對該活佛世系做出較為客觀、理性的評價,通觀全局并把握歷史細節,推進相關研究進展。
關于章嘉呼圖克圖的研究整體趨勢,主要側重對清朝影響力較大的二世、三世章嘉呼圖克圖進行研究,對二世、三世章嘉的研究已經展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來,伴隨著新史料的發現,對七世章嘉呼圖克圖的研究多通過論述國民政府的邊疆治理、施政方針中有所體現。
關于章嘉呼圖克圖世系的研究,馬成文的《國內章嘉活佛系統研究概述》②是成文于20世紀90年代的研究綜述。星成全的《章嘉活佛在清朝治理蒙藏地區中的作用》③《佑寧寺及其章嘉活佛系統述略》、④陳柏萍的《清代章嘉活佛的地位和影響》、⑤趙云田的《章嘉和清朝的藏傳佛教政策》、⑥鄧建新的《清王朝對章嘉呼圖克圖的管理》⑦《試論清朝扶植章嘉呼圖克圖系統的原因》⑧《論藏傳佛教章嘉活佛系統的社會功能》⑨等文章論述了清王朝與章嘉呼圖克圖的關系、聯系以及章嘉世系對清王朝穩固統治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對二世、三世章嘉呼圖克圖的作為和貢獻進行較為全面的論述。
關于二世章嘉呼圖克圖的研究,多體現在史料梳理與引用方面,專著、??苌?。秦永章的《二世章嘉活佛及其政治活動述略》⑩一文,對二世章嘉及其政治活動進行了論述,認為其以佛教高僧的身份,協助清朝政府解決過一些難題,奠定了章嘉世系與清朝皇室良好關系基礎,也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全榮的《阿旺洛桑卻丹生平補敘——以〈SUBUD ERIKE〉為基礎史料》?對二世章嘉呼圖克圖主要人生歷程進行史料梳理,認為二世章嘉呼圖克圖對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的傳播,為國家鞏固、民族發展貢獻了力量。
關于三世章嘉呼圖克圖的研究,《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乾隆皇帝與章嘉國師》?二書,對三世章嘉生平、貢獻進行了詳細論述。陳慶英的《章嘉·若必多吉年譜》?《章嘉·若必多吉與乾隆皇帝》、?馬連龍的《三世章嘉與六世班禪朝清》、?王曉晶的《六世班禪與章嘉國師——從〈六世班禪傳〉解讀六世班禪入京之緣起》、?秦永章的《論清代國師章嘉·若必多吉的政治活動》?《章嘉國師入藏主持認定八世達賴喇嘛事跡述評》?等文章,記述了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政教生涯中,參與解決了相關重要問題,如護送七世達賴返藏、向乾隆諫言取消在西藏設省、赴西藏主持認定八世達賴、參與六世班禪朝覲乾隆皇帝、規勸平息喀爾喀蒙古叛亂等,使清朝中央政府對西藏地區的統治得以加強,對保持蒙藏地區的穩定起了積極的作用,三世章嘉為清代前期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做出的貢獻是積極的。李麗的《簡述清代國師章嘉·若必多吉對滿族文化的貢獻》、?胡進杉的《第三輩章嘉呼圖克圖及其創制的滿文經咒新字》?論述了三世章嘉對滿族文化、對藏傳佛教在滿族傳播方面的作用。嘉木揚·凱朝的《三世章嘉活佛若必多吉與五臺山——以〈圣文殊顯勝地五臺山贊頌、文殊歡喜供云誦〉為例》、?張玉的《三世章嘉呼圖克圖圓寂前后史料選譯(上)》?《三世章嘉呼圖克圖圓寂前后史料選譯(下)》?等文章為三世章嘉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
此外,鄧建新的《二世、三世章嘉的政治成就與文化貢獻——兼論清前期的藏傳佛教政策》?、張雙智的《尋認五世章嘉活佛轉世靈童的珍貴文獻——〈光緒七年隨欽憲福公赴朝藏寺驗佛〉詩解讀》、?臺灣學者楊嘉銘的《歷輩章嘉呼圖克圖與達賴喇嘛的師徒關系》?等文章,不斷拓寬了研究章嘉呼圖克圖世系的廣度、深度。
相比較章嘉呼圖克圖世系總體研究,涉及七世章嘉呼圖克圖的研究,學界成果不多,但是近年來卻在不斷推進中。鄧建新的《章嘉呼圖克圖研究》?一書是近十年來關于研究章嘉呼圖克圖的著作。該書較全面展示了歷世章嘉呼圖克圖情況,特別側重清朝時期二、三世章嘉的政治、宗教、文化影響力,對清末民初的七世章嘉做生平介紹和大事列述。拉科·益西多杰在負責編譯《藏傳佛教高僧傳略》?一書時,對七世章嘉生平事跡做了詳細介紹。喜饒尼瑪和王海燕的《抗戰中的佛教高僧章嘉呼圖克圖》?一文記述七世章嘉呼圖克圖利用自己在蒙古地區的宗教影響,從蒙旗民眾的宗教心理出發,發表主張呼吁抗戰,防止因內部分離而導致民眾心理的疏離,宣傳國民政府抗日政策,為穩定內蒙古民眾團結抗日做出巨大貢獻。秦永章的《民國時期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在內蒙古的宣化活動述略》?記述七世章嘉呼圖克圖為抗擊日本侵略,維護國家主權,臨危受命、身負重任,以“蒙旗宣化使”身份赴內蒙古地區,以自身宗教影響對蒙古族同胞進行宣化安撫,阻止德王等人發動的內蒙古“高度自治”運動。七世章嘉呼圖克圖的一系列行為,號召民眾共同抗擊日本侵略,強化了蒙古族同胞對國家的認同,對維護國家和民族統一起到積極作用。謝海濤的《南京國民政府初期與七世章嘉的關系研究——以“章嘉案”為中心》?一文記述南京國民政府初期,蒙藏委員會與七世章嘉呼圖克圖之間存在的矛盾沖突,“章嘉案”是雙方博弈的最頂峰。蒙藏委員會希望通過七世章嘉呼圖克圖在經濟方面存在的問題,對其定罪并嚴懲不貸,可是國民政府卻選擇對七世章嘉呼圖克圖予以保全和維護,這之中反映出國民政府對邊疆治理的理念。2020年烏力吉陶格套發表《七世章嘉呼圖克圖與民國政府蒙藏院的矛盾探析》,?詳細探討了北洋政府時期七世章嘉與蒙藏院結怨的經過:始自民國元年察哈爾左右翼各旗群寺廟管理權限的劃分;蒙藏院強化雍和宮管理以及開放售票,使雙方矛盾越積越深;雍和宮古物變賣事件的發生,使雙方關系更加惡化;撤銷多倫喇嘛印務處的決定,最終使雙方關系走向破裂。同年,臺北林宣瑋發表《末代國師: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一文,記述了“從清末到民國、從邊疆到中央、從蒙古到內地、從大陸到臺灣”七世章嘉的人生歷程和重大事件,認為“章嘉并非全然被動地接受國民政府的安排,在與中央政府達成互利共生的政教合作時,也時常利用宗教聲勢來謀取政治利益。而中央政府雖允許七世章嘉維持一定的地位,但當他意欲藉此擴張勢力,政教沖突也時有所聞?!?/p>
此外,關于檔案、史料運用方面。目前,章嘉呼圖克圖的專項檔案、史料匯編暫未整理出版。但是,烏力吉陶格套整理校注,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國〈政府公報〉蒙古資料輯錄(1912—1928)》整編了1912年至1928年間以各種公文形式刊載于《政府公報》 并與當時蒙古各盟旗有關的和涉及蒙鄰近省縣的相關記載,其中涉及章嘉呼圖克圖的檔案史料,包含章嘉的政府公報、指令命令、褒獎封賞方面的記錄。《元以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系史料匯編》?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西藏和藏事檔案目錄》?中,一些檔案涉及藏傳佛教格魯派高僧,這些珍貴的史料為了解藏傳佛教高僧在蒙古地方活動情況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季嘯風、沈友益主編的《中華民國史史料外編(中文部分)——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報資料》,?收錄了日本對內蒙古地區的各類情報信息,其中包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的檔案資料。
除專門研究章嘉呼圖克圖世系的專著和論文外,還能從研究藏傳佛教與蒙古地區的相關研究中找到關于章嘉呼圖克圖的記載。因清朝實施“興黃教,即以安眾蒙古”?的策略,在蒙古地區施行了特殊的政策。通過論述清朝藏傳佛教政策,體現出蒙古地區與藏傳佛教的關系,其中包含章嘉呼圖克圖的記載。如星全成的《清代的藏傳佛教政策及其在蒙藏地區的實踐》?一文,介紹和分析了清朝施行的藏傳佛教政策,其中提到清朝在漠南地區培植章嘉為宗教領袖。陳柏萍的《論清代對甘青藏區藏傳佛教的政策》?提出清朝維護邊疆穩定的重要國策之一就是支持和利用藏傳佛教,以此強化對蒙藏地方的統治,具體而言,對甘青涉藏地區藏傳佛教的政策是恩威并施的。清朝通過給予高僧名號,讓其既作為宗教領袖又成為清朝代言人——身兼政教二職,迎合蒙藏民眾宗教信仰,最終達到眾建以分其勢的目的,其中二世、三世章嘉呼圖克圖就是最好的例證。
第一,藏傳佛教與蒙古地區有密切的歷史聯系,探討章嘉呼圖克圖一系列作為,可以看到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的發展情勢。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經歷過傳播、發展、繁榮、衰落,這與中央政府的政策導向、權力核心的政治期許、蒙古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密不可分。元代,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傳播,逐漸“成為蒙古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蒙古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發展各方面都受到藏傳佛教的深厚影響。清朝,統治者“興黃教即以安眾蒙古”方針使得蒙古地區大興寺廟,僧侶人數驟增,上層喇嘛的權力逐步擴大,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十分興盛。但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后,伴隨清王朝國力衰微,清朝對蒙古地區的治理開始力不從心,以至到了清末,清朝已實現“對蒙政策的徹底轉變”,?藏傳佛教的影響開始下降,在蒙古地區出現了衰落的趨勢。辛亥革命以后,蒙古地區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出現了變化,民主、科學等新思想對蒙古地區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雖然藏傳佛教活佛僧侶們的影響力不斷削弱,但藏傳佛教還存在一定影響力。
第二,蒙古地方勢力曾經對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興盛有所助益,在中央管控下的藏傳佛教格魯派也對平衡蒙古地方勢力起到一定作用,探討章嘉呼圖克圖涉足蒙藏事務以及其與中央關系,可以深化蒙古地方勢力與格魯派的關系研究,特別是蒙古地方是否仍延續對格魯派的歷史支持、格魯派是否依然具備平衡地方勢力能力等方面會有所例證。格魯派作為藏傳佛教中影響最廣、勢力最大、信眾最多的教派,歷史上曾借助蒙古地方的支持來壯大本教派力量: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與蒙古汗王青海會盟?后,“跟蒙古汗王結為同盟,建立福田與施主的關系”,?蒙古成為格魯派最有勢力的施主。格魯派借助蒙古汗王力量,清除異己、穩固權力。?在蒙古地區發展的章嘉呼圖克圖、哲布尊丹巴兩大格魯派高僧為平復蒙旗糾紛、 平衡王公貴族勢力貢獻力量。如章嘉曾赴蒙古調解札薩克土汗和土謝圖汗的糾紛,哲布尊丹巴曾對凝聚外蒙民心有所助益。?
第三,藏傳佛教格魯派高僧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對中央管理蒙藏邊疆地區、對蒙古地方政局形勢都產生過重要影響。探討章嘉呼圖克圖涉足民國蒙藏事務、維護國家主權等,可以例證格魯派高僧如何影響地方局勢、影響中央施政。格魯派在蒙古高原的發展離不開眾多高僧的助力,格魯派高僧與蒙古地方的關系密疏直接影響了該教派在蒙古地區傳播發展,而蒙古地區的政教文化也同格魯派高僧有著千絲萬縷、錯綜復雜的聯系。回顧自藏傳佛教傳入蒙古地區的幾百年中,藏傳佛教高僧,特別是格魯派四大活佛世系(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章嘉呼圖克圖)中的章嘉和哲布尊丹巴介入蒙古地方政局、影響蒙古地區發展最甚,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的政治生活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罢懿甲鸬ぐ秃魣D克圖和章嘉呼圖克圖是清代蒙古地區最有影響的兩大活佛系統。”?近代以來,在蒙古地區所發生的重大的歷史事件,往往都有格魯派高僧參與,宗教勢力甚至會對蒙古地區的行政、軍事、文化產生影響。特別是在近代邊疆危機時期,格魯派高僧對蒙古地區的政治穩定、國家主權行使等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研究章嘉呼圖克圖世系,是基于對歷史走向的繼續探研,具有歷史延續性。此外,筆者認為探討章嘉呼圖克圖世系與蒙藏事務對認識現實問題能有所啟示。從清初到民國再到新中國,蒙古民族是中央政府高度重視,需要團結、需要維系的重要民眾基礎;蒙古地區位處祖國邊疆,是中央維護主權領土完整的重要區域;時至今日,藏傳佛教格魯派在蒙古族中依然有信眾基礎。因此,通過對章嘉呼圖克圖事跡進行一定的梳理并進行分析探討,從中既能找到借鑒之處,也能看到鏡鑒之處,收獲一些歷史啟示,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現實。
總之,目前我國學界關于章嘉呼圖克圖的研究還只是附帶性、略傳性和專題性。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清朝時期二世、三世章嘉呼圖克圖,對四世、五世、六世研究極度缺乏,對七世章嘉研究近十年來逐漸增多。但是,章嘉呼圖克圖作為與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和哲布尊丹巴齊名的格魯派四大活佛,關于該世系研究明顯少于其他三位。隨著新史料的不斷發現,今后應該會有更多涉及章嘉呼圖克圖的研究成果出現。
注 釋:
①鄧建新.章嘉呼圖克圖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1.
②馬成文.國內章嘉活佛系統研究概述[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導報,1990(03).
③星成全.章嘉活佛在清朝治理蒙藏地區中的作用[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7(03).
④星成全.佑寧寺及其章嘉活佛系統述略[J].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6(02).
⑤陳柏萍.清代章嘉活佛的地位和影響[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7(03).
⑥趙云天.章嘉和清朝的藏傳佛教政策[J].西藏研究,1987(02).
⑦鄧建新.清王朝對章嘉呼圖克圖的管理[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9(01).
⑧鄧建新.試論清朝扶植章嘉呼圖克圖系統的原因[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7(03).
⑨鄧建新.論藏傳佛教章嘉活佛系統的社會功能[J].世界宗教文化,2010(02).
⑩秦永章.二世章嘉活佛及其政治活動述略[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9(06).
?全榮.阿旺羅桑卻丹生平補敘——以《SUBUD ERIKE》為基礎史料[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6(04).
?土觀·洛桑卻吉尼瑪,陳慶英,馬連龍.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秦永章.乾隆皇帝與章嘉國師[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
?陳慶英.章嘉·若必多吉年譜[J].青海民族研究,1990(02).
?陳慶英.章嘉·若必多吉與乾隆皇帝[J].中國藏學,1988(01).
?馬連龍.三世章嘉與六世班禪朝清[J].中國藏學,1988(04).
?王曉晶.六世班禪與章嘉國師——從《六世班禪傳》解讀六世班禪入京之緣起[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3).
?秦永章.論清代國師章嘉·若必多吉的政治活動[J].清史研究,2000(03).
?秦永章.章嘉國師入藏主持認定八世達賴喇嘛事跡述評[J].西藏研究,2000(03).
?李麗.簡述清代國師章嘉·若必多吉對滿族文化的貢獻[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6(01).
?胡進彬.第三輩章嘉呼圖克圖及其創制的滿文經咒新字[J].中國藏學,1996(01).
?嘉木揚·凱朝.三世章嘉活佛若必多吉與五臺山——以《圣文殊顯勝地五臺山贊頌、文殊歡喜供云誦》為例[J].五臺山研究,2020(02).
?張玉.三世章嘉呼圖克圖圓寂前后史料選譯(上)[J].歷史檔案,1995(04).
?張玉.三世章嘉呼圖克圖圓寂前后史料選譯(上)[J].歷史檔案,1996(04).
?鄧建新.二世、 三世章嘉的政治成就與文化貢獻——兼論清前期的藏傳佛教政策[C].博士學位論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7.
?張雙智.尋認五世章嘉活佛轉世靈童的珍貴文獻——《光緒七年隨欽憲福公赴朝藏寺驗佛》詩解讀[J].中國藏學,2015(01).
?楊嘉銘.歷輩章嘉呼圖克圖與達賴喇嘛的師徒關系[J].青海民族研究,2013(04).
?鄧建新.章嘉呼圖克圖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拉科·益西多杰.藏傳佛教高僧傳略[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19.
?喜饒尼瑪,王海燕.抗戰中的佛教高僧章嘉呼圖克圖[J].中國西藏,2015(06).
?秦永章.民國時期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在內蒙古的宣化活動述略[J].民族研究,2010(06).
?謝海濤.南京國民政府初期與七世章嘉的關系研究——以“章嘉案”為中心[J].民族研究,2013(02).
?烏力吉陶格套.七世章嘉呼圖克圖與民國政府蒙藏院的矛盾探析[J].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2020(02).
?林宣瑋.末代國師:七世章嘉呼圖克圖[J].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20(109).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西藏自治區檔案館,四川省檔案館編, 元以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系史料匯編[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
?李鵬年,吳元豐,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西藏和藏事檔案目錄(滿、藏文部分)[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9;李鵬年,秦國經,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西藏和藏事檔案目錄(漢文部分)[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0.
?季嘯風,沈友益.中華民國史史料外編(中文部分)——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報資料[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編輯部編.西藏志 衛藏通志[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149.
?星全成.清代的藏傳佛教政策及其在蒙藏地區的實踐[J].青海民族研究,2007(01).
?陳柏萍.論清代對甘青藏區藏傳佛教的政策[J].青海社會科學,2014(02).
?郝維民,齊木德道爾吉總,金海,賽航.內蒙古通史(第六卷)——民國時期的內蒙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86.
?郝維民,齊木德道爾吉總,金海,賽航.內蒙古通史(第六卷)——民國時期的內蒙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86.
?1578年5月,索南嘉措與阿拉坦汗在青海湖畔仰華寺會面.索南嘉措贈阿拉坦汗以“咱克喇瓦爾第徹辰汗”尊號,阿拉坦汗贈索南嘉措“圣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尊號.索南嘉措這一轉世系統開始有了“達賴喇嘛”這一稱號.自阿拉坦汗迎請索南嘉措在蒙古地方傳播黃教,漠南蒙古其他各部,以及漠北蒙古各部的汗王,都先后信奉了格魯派.
?尕藏加.清代藏傳佛教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205.
?1642年, 蒙古固始汗軍隊推翻第悉藏巴政權,并將第悉藏巴政權統治下的所有土地及百姓全部獻給五世達賴喇嘛.以此為標志,西藏地方政權從后藏日喀則移至前藏拉薩,并在哲蚌寺建立了蒙藏聯合的噶丹頗章政權.
?根據《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理藩院》記載:1693年,康熙皇帝以第一世哲布尊丹巴率喀爾喀蒙古各部內附有功,“封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為大喇嘛,于喀爾喀地方立為庫倫,廣演黃教.”1756年,乾隆皇帝加封“喀爾喀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為隆教安生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給與冊印。”1758年,乾隆皇帝以第二世哲布尊丹巴勸令喀爾喀蒙古諸部王公不附逆青袞雜卜之亂有功,晉封“敷教安眾大喇嘛”名號.
?郝維民,齊木德道爾吉總,金海,賽航.內蒙古通史(第六卷)——民國時期的內蒙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