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昊 董晶晶 馬濤 張偉 空軍軍醫大學軍事體育教研室
籃球這一項運動本就是十分熱門的運動,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不少的愛好者。籃球作為一項團體性運動,通常情況下都需要5人一隊參與到比賽中,在比賽過程中5人也會分配在不同的位置上,彼此之間需要形成較為良好的配合、執行一定的戰術。縱觀高校籃球教學現狀即可發現,教師在對學生教學的時候大多是以集中式的教學模式為主,具體而言就是在課堂上對學生統一展開教學,這與籃球運動本身特點就并不相符,無法真正提升教學效果。而小組合作模式構建則能改進上述問題,有效革新籃球教學、提升教學實效,所以筆者也就其展開了如下探索:
小組合作模式是一種團體性的教學模式,主張在教學實踐期間將學生劃分為具體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是新課改所提倡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模式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教育領域也有較長時間的發展,在教育教學中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及普及,所呈現出來的教學效果也較為理想[1]。可是小組合作模式在實施的時候,對于學生合作能力有著不小的要求,而且還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而言適用于一些中高層次的教育活動中。而高校籃球教學本就是面向大學生,這些學生都已經成年,也具備一定的學習及合作能力,所以構建小組合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價值。
高校籃球教學小組合作模式構建對于教學而言有著較為顯著的優化效果,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小組合作模式本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也十分契合現如今教育改革潮流,將其應用于高校籃球教學實踐中,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分組,然后再為各個小組布置合作任務,這能有效活躍課堂氛圍,也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相較于其它教學模式而言,小組合作模式能夠更好地提升課堂互動,是促進學生全身心參與到籃球運動中的有效方式,在提升教學效率及質量上具有良好的促進效果。其次,還能增強學生團隊合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水平。高校籃球教學的小組合作模式在構建之后,整個籃球教學活動自然也是以小組形式而展開的實踐,而學生在相應的小組中也會承擔不一樣的角色,這有助于教師發現學生閃光點,并且在多次小組合作中調整學生在團隊中的角色,這有助于學生在籃球比賽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然后在不斷練習中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及籃球水平,從而有效提高籃球教學效果[2]。
高校籃球教師自身素質高低會直接對籃球教學結果及小組合作模式構建造成影響,就現如今高校籃球教學師資隊伍來看,其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明顯有所不足,具體表現為不少教師年紀較小、教學經驗不足、教學能力較弱,這種情況下自然無法提升籃球教學效果。此外,相較于其它課程而言,籃球教學受到的重視度并不足,所以高校籃球師資儲備也較少,這也限制了籃球教學效率的提升。
縱觀高中籃球教學現狀即可發現,其教學模式還是較為滯后,并沒有結合新課改要求、學生訴求及時進行調整,這種情況下高校籃球教學效果自然也就無法保障[3]。傳統模式下的高校籃球教學活動在推進的時候,教師大多是課堂主體,教師整個籃球教學順序也是先為學生講解基本的籃球知識,然后在為學生進行課堂示范,最后要求學生自行練習,這種單一、滯后的教學模式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籃球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籃球技能及實戰水平提升。籃球這一運動本就是一項需要學生相互配合的運動,教師若只是在課堂上對學生講解,不以小組合作的模式來為學生提供合作實踐的機會,學生對于籃球技術動作及實戰技巧的把握自然也就流于表面,無法真正提升高校籃球教學效果。
高校籃球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構建小組合作模式,其首要環節就是要先做好小組劃分,確保分組的合理性,以此來為之后的小組合作學習打好基礎。教師在劃分小組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兩種思路來進行小組劃分。第一種,結合學生籃球水平來對其進行小組劃分。一個班級學生數量較多,而不同學生籃球水平本就有所不同,有些學生籃球水平較高,而有些學生籃球水平則較差,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在小組劃分的時候結合學生籃球水平來對學生進行分層,即將相同水平的學生分成一組,這樣就能對各個小組展開差異化、針對性的籃球教學,有效提升小組合作模式實施效果[4]。第二種,則是結合籃球運動自身特點來分組。籃球作為一項團隊運動,一般情況下都是五人一個小組,而且各個小組都是各司其職、處在相應的位置,如中鋒、前鋒、控衛等,所以教師在小組合作模式構建的時候,還可以基于籃球比賽位置來將學生分成5人一組,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分配不同的球場位置,這樣每個小組也可以說是一個籃球小隊,能夠確保每一位學生發光發熱。高校籃球在構建小組合作模式的時候,對于使用哪種分組方式,可以結合籃球教學目標及學生實際情況來合理分組,這樣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分組效果,確保小組合作模式的有效構建。
高校籃球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構建小組合作模式,教師在課程實踐期間還需要合理設置小組合作教學內容,畢竟教學內容設計及安排是否合理也會直接對教學成果以及學生學習興趣造成影響。為此,教師在高校籃球教學實踐期間,其內容設置一定要結合各個小組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目標來合理設置難易程度,以此來確保小組合作教學內容的合理性,而學生也能真正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掌握籃球技巧、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5]。籃球教學課程主要涉及了傳球、運球、投球等多項技術,難易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師不能全部都使用小組合作模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高校籃球教師可以在為學生傳授一些難以掌握的技術動作、細節動作的時候,借助小組合作模式來提升教學效果,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較為復雜的“持球交叉突破技術”的時候,就可以先采用集體教學的方式來為學生講述理論,借此來幫助學生明確其技術要點,之后再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合作訓練,這樣學生自然能對這一技術要點形成良好把握,真正提升高校籃球教學效果。
高校籃球教學在構建小組合作模式的時候,其雖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可是學教師在其中的作用也同樣十分重要,教師需要做好小組合作指導。傳統模式下的高校籃球教學模式中,教師大多將自己定位成一個籃球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者,整個教學過程十分注重對學生籃球知識及技能的傳授、動作技能的示范與講解,沒有結合學生事情來合理教學。而小組合作模式則不同,其需要教師轉變自身角色,從之前的傳授者轉變成為教學引導者及合作者,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小組合作模式應用效果。在此期間,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小組劃分情況來做好針對性的指導,若是按照學生籃球水平分層劃分小組的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分層次設計籃球教學內容,結合不同層次學生能力來設計出難度不一的籃球教學任務,這樣各個小組學生均能有所提升。可是若是按照籃球特點合理劃分的小組,教師在籃球教學指導的時候則需要體現出學生在小組內的位置差異,結合學生小組籃球所在位置來進行指導,如對于中鋒、前鋒、控衛等位置,教師教學內容及教學安排都應當有所差異,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6]。
高校籃球教學活動在開展的時候,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指導學生真正參與到小組合作實踐之中,借此來真正讓學生參與到籃球訓練實踐中,在實踐中掌握教學內容、提高籃球水平。為此,教師在構建小組合作模式的時候,還可以為學生構建出不一樣的籃球練習活動,例如對于水平層次劃分的小組,教師可以在籃球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構建出形式不一的比賽游戲,以籃球比賽的形式來為學生講解籃球,同時讓其在游戲中鍛煉自身籃球技巧;而若學生是五人為一組的活動,則可以讓各個小組展開籃球競賽活動,借此來有效檢驗學生學習情況,同時讓學生在比賽中運用所學技能及技術,從而有效提升高校籃球教學效果,提升小組合作模式實施效果。
合理評價可以說是小組合作模式得以順利構建及實施的關鍵。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本就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評價標準可以說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所以高校籃球在構建小組合作模式的時候,還需要優化教學評價機制,不僅要注重個體評價,還需要關注合作小組的評價,將每一次的小組評價成績加起來作為小組的最終成績。若能將小組評價納入評價機制中,就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形成一個“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良好局面,這樣才能及時得到小組合作模式教學反饋,為之后小組合作模式構建與實施提供重要依據[7]。高校籃球小組合作模式構建效果評價首先需要注重整體,畢竟現代教學論觀點中有指出,教學的目的并不單單只是為了促進學生知識的把握,還需要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所以合作學習模式構建效果評價在開展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學生合作能力及素質。而在評價學生籃球學習成果的時候,則需要涉及技能戰術、人際關系等多方面,盡可能體現出合作性,這樣也能促進小組合作模式有效構建。其次,高校籃球教學評價工作在開展的時候,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激勵性,畢竟大學生自我意識本就是通過他人間接評價才能實現的,所以教師在評價的時候可以加強對學生的表揚及鼓勵,充分挖掘學生優點、肯定學生進步,這樣學生才能得到發展,并且主動形成良好的小組合作關系,從而提升高校籃球教學效果。
高校籃球教學活動在開展的時候,若能有效構建小組合作模式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技能目標得以實現,還能促進情感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為了確保其教學價值的有效發揮,教師在籃球教學課堂構建小組合作模式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高校籃球教師在為學生構建小組合作模式的時候,課堂上不僅要注重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與互動,更多的還是要重視學生彼此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盡可能將雙邊活動轉變成為多邊活動,充分發揮出體育課程中的多方面資源來優化籃球教學,借此來有效提高學生籃球訓練積極性,為各個小組合作與交流提供機會,這樣學生就能在自主學習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從而真正提升高校籃球教學效果。
高校籃球教學小組合作模式在構建的時候,每一個學習小組大多會安排一個小組長,教師在教學期間要想保障教學效果,一定要充分發揮出小組長的作用,在課堂上積極培養體育骨干。小組合作模式下的小組長可以在籃球課上,借助自身掌握的熟練技術來為學生進行示范,也可以主動指導小組成員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與討論,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在小組合作模式下掌握籃球知識與技能。而要想實現這一點,教師在小組合作模式應用的時候,一定要采用有效手段來調動小組長在組內互動、交流的積極性,利用小組長來帶動其他組內成員交流與互動,從而有效提升籃球教學效果[8]。
高校籃球教學在構建小組合作模式的時候,雖然其更多的是學生小組合作,可是并不表示教師就不重要,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觀察,然后再結合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來對其進行指導與啟發,借此來誘導學生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動作,這樣才能避免學生錯誤動作定型,有效提升小組合作模式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高校籃球教學在構建小組合作模式的時候,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還需要注重良好競爭環境的構建,畢竟良好競爭環境在培養學生健康積極心理上也有著較高的價值。高校籃球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不失時機地開展競賽活動,通過組內競賽來有效體現出合作的重要性,這樣學生籃球合作意識才能得以提升;此外也可以借助多樣化的籃球競賽活動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這也能提升教學效果,鍛煉學生良好意志品質及心理素質。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模式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相較于傳統教師指導下的集體練習方式而言,小組合作模式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更高,其能夠利用學生相互之間的有效互動來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籃球訓練之中,也是十分契合籃球這一運動的有效方式。為此,高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籃球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充分意識到小組合作模式構建的意義,在籃球教學課堂結合學生實際、籃球教學內容來合理分組,此后再合理推進合作學習實踐,這樣才能有效發揮出小組合作模式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