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菲娜·外力
(新疆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
2016 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工作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這不僅體現了黨中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更是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把立德樹人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學是必然趨勢,必須從立德樹人視域角度進一步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和途徑。
立德樹人是德育的重要基礎任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堅決樹立道德修養”。立德,就是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蹲髠鳌诽峒啊按笊嫌辛⒌?,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樹人的初衷是培養人才。青年學生時代是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焙荜P鍵。
道德教育能夠有效地促進大學生思想的發展,它強調道德修養,從小善到大善、小德到大德。要求大學生崇尚美德,明辨是非,尊師重教,團結友愛,把“美德”作為大學生的靈魂,從而達到“進室之橙,出室之芳”的教育效果,能夠切實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有多種形式和方法,但只有注重“德”,才能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優點。鼓勵、引導學生成為思想道德素質過硬的人,要求在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過程中,結合社會和國家實際情況,把培養他們的思想道德放在首要位置,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標。
教育政策對高等教育的形式、類型起到重要指導作用。在不同時期,我國的教育政策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每一次變化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备咝K枷胝谓逃哪繕耸橇⒌掠耍@對落實黨的路線方針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多元文化思潮不斷涌入我國,會對我國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部分大學生功利主義和個人主義傾向明顯,道德觀念逐漸下降,思想道德教學和政治素質教育能夠及時糾正大學生錯誤價值觀,樹立正確思想價值理念。
教育作為促進大學生全方位成才的最有效途徑,應該以學生為本,著眼學生的全方位、和諧、持續、終身發展和健康成長。要確立“立德樹人”的育人宗旨,以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成才目標為實際工作思想出發點,以大學生自身的主體需求為價值導向,以大學生自身為核心開展道德教學。培育大學生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創新能力和實踐力量,提升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讓大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堅持“立德育人”,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武裝大學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多年社會歷史發展和成功的辦學經驗表明,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武裝大學生,才能更好地引導他們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增強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創造精神,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最新理論知識和成果武裝思想,指導行動;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客觀、科學地對待馬克思主義,堅決反對教條、形式主義和實用主義。
作為踐行立德樹人的主導人教師,必須對“道德建設”、“育人”、“如何育人”等基本問題有清醒的認識,始終做到“知行統一”、“言行一致”,用自己的言行影響教育學生。充分發揮教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領和表率作用。在大學生中積極開展有關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活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把立德樹人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將“立德樹人”等新聞熱點引入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更新。引發更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課程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課堂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教師要具有開拓進取的工作狀態。具備堅強的共產主義信念、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功底和濃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因材施教,根據大學生群體的個性特征,進一步發掘和培養學生“立德樹人”的時代精神內涵,從而不斷豐富“立德樹人”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教育內容。為大學生疏通認知之困,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立德樹人。
不同的價值觀通過網絡媒體,影響著現代青年群體。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當下,必須在網絡文化教育中占據主導地位。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特征,將傳統教學模式與現代教學模式相結合,通過網絡直播結合課堂投入為德育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基于開放式在線課堂互動平臺,師生可以參與討論和探索,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在互動中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由被動掌握到主動掌握。
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者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引導青少年成為志存高遠的高素質人才。實踐是人們品德認識和道德行為之間的中介與橋梁。以道德實踐為載體,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積極進行大學生道德建設,以提高大學生道德情操。有助于大學生進一步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
用理想信念鑄就靈魂,就是鑄就青年學生的政治信仰和信念的靈魂,從而進一步強化青年學生學習、提高和生活發展的“政治靈魂”,補充“精神鈣”。新時代的鑄魂育人工程,關鍵是要加強時代責任感、歷史使命感的教育,引導廣大青年把個人幸福同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理想同國家共同理想結合起來,增強責任意識和責任擔當。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教育為基石,注重引導大學生在多元文化思潮的激蕩中堅定理想信念。
1.在學校宣傳教育工作中,重視文化載體的構建。利用這種文化載體和文化產品,反映其精神價值和學校的精神文化。例如:可以體現在服飾、校園吉祥物、明信片、標簽等服飾和物品中;通過在學校公共設施上書寫宣傳標識,促進學校景觀的使用與教學功能達到統一;利用校園文化節、課外活動、宣傳欄等傳統陣地宣傳,塑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園立德樹人的教育文化,推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滿足大學生精神文化需求。
2.舉辦“立德樹人”主題演講比賽、朗誦比賽、書評、征文等活動,組織放映反映立德樹人思想的影視片等,寓教于樂,加強對“立德育人”思想的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3.將“立德樹人”融入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有利于我國大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受到立德樹人影響,在思想和知識上完全平等,自覺地把“立德樹人”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念,也有利于加強和培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優化和改善大學生的教育環境。
立德樹人作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務,實踐與教育目標就是培育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思想道德修養能力的高層次和綜合型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與建設提高人才保障。因此,在堅持“立德樹人”教學宗旨的同時,努力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培養其中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培育和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唯有通過與時俱進的方式把立德樹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以深化創新,促進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扎實發展,才可以更加切實發揮其功效,進而引導大學生樹立更加科學、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