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博智
河南一川環保工程有限公司(450000)
環境保護評價制度是我國為建設項目制定的兩大環境管理制度之一。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主要有兩種方法:①項目環境評價;②環境竣工驗收。所謂項目環境評價,是指在建設項目的設計和決策階段,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因素進行評價和分析的工作。環境竣工驗收是以項目初步評價數據為依據,驗收與檢查建設項目的實際環境影響。可以說,環境評價和環境竣工驗收是項目環境管理相互關聯的工具。項目環境評價為環境評價工作提供了數據庫和具有約束力的規劃,環境竣工驗收是對項目環境評價工作的反饋。
建設項目開工前,環境評價單位與建設單位的溝通不暢,導致項目建設期間環境評價文件提出的多項環保措施難以落實。雖然一些環境評價文件規定施工期間必須控制噪聲污染,但降噪設備的位置并沒有特殊規定,施工單位無法科學完成降噪、隔音設備設計,影響了施工過程中的噪聲監測工作,延長施工周期,增加成本。因此,環境評價單位在編制前期文件時應主動聯系驗收單位,根據環境竣工驗收的需要開展環保工作。但是,一些環境評價單位沒有承擔其應承擔的責任,在環保措施落實上存在問題,環境保護措施既不具體,也不經濟可行。
在建設項目污染治理過程中,由于環境評價文件提出的環保措施不完善,建設部門雖然按照環境評價文件進行了環保設施建設,但仍以失敗告終。可見,環境評價文件必須結合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尤其要避免經驗主義。建設單位必須及時提交環保設施環境評價文件和相關建設標準。
一些環境評價部門為了逃避責任,制定了非常不切實際的環保策略,缺乏一定的經濟可行性。例如,建設化工廠時,環境評價文件必須在廠區2 km范圍內配備防護措施,施工必須搬遷到保護區域。然而,這些搬遷成本太高,工廠無法承受。因此,這樣的環境評價對企業來說既不切實際也不方便。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環境評價期限、項目融資、人員專業性和研究不夠等原因,收集的主要數據不完整。完整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正確識別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為采取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例如,在采用城市道路建設項目時,發現噪聲超標,經過改造后噪聲降低,但由于環境評價并未對道路聲環境進行全面研究,所以無法證明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我國目前的法律限制并不完善,不可能通過法律來限制多渠道投資項目,這就引出了環境評價,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評價問題。此外,在建設項目過程中,現階段環保項目隨意修改,沒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執行,使得環保竣工驗收的過程非常復雜[1]。
在實施建設項目時,各方必須提前了解公司的實際生產檢驗報告。例如,原材料生產的初級和次級產品、污染因素和污染源都與控制設備的良好狀態有關。公司生產技術、產品數量、設備或污染控制設備發生重大變化而不能接受檢驗的單位,一旦獲得許可,必須重新審查公司,如果不是實質性變化,可以在檢驗報告中說明變化的原因。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必須會同建設部門、行政管理部門、環境審計部門、驗收部門完成。但是各部門都缺乏在項目檢查中落實該制度的能力,檢查工作未及時開展的原因是檢查驗收時間不明確,監管機構執法能力不足。
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使企業準確制定新產品環保標準。建筑物環境保護的詳細技術標準由有關部門制定。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使企業了解相關環境認證法律,定期對相關人員考核,建立考核機制,提高環境評價的有效性[2]。
加強溝通不僅可以提高與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還可以幫助了解建筑情況,關注項目特點和環境工作的重點,從程式化的多任務思維轉變為主動發現和解決環境評價問題。建設部門還應研究項目及其社會影響,分析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驗收部門與環境評價部門需要不斷增加環境評價工作的溝通和責任感,為進一步提高環境認可工作鋪平道路。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有關部門必須不斷完善和細化監測因素和相關標準,加強對國外先進技術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要求有關部門不斷制定和完善建筑環境性能技術規范。行政管理部門還應及時與驗收部門、環境評價部門溝通,加大宣傳力度,加強企業對環境驗收相關法律法規的了解,鼓勵企業努力做好環保驗收工作。實行環境評價人員登記評價制度,提高環境評價的科學性和效率。質檢站也要不斷完善監測制度,對于無法識別和評估的監測要素,主管部門需要加強監管[3]。
審計、監督、審查單位應當加強溝通,積極參與審計工作。環境評價完成后,企業要按照審查辦法加強對施工環境的管理,檢查各項制度是否到位,此外,要對在建的環保設施進行檢查,確定其是否符合設計和運行條件,了解工業廢物處置收集情況。
一份全面、嚴謹的竣工驗收報告,可作為管理部門監督的科學依據。因此,為促進環境竣工驗收的順利進行,必須保證建設單位提供文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一方面,企業應保留相應的檔案,如維修要求、筆錄、檢查報告、維修報告等,以便項目經理協商保存環保檢查,確保報告準備就緒,確保以上材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建設和試生產階段的負責人員也應準備相應的證明材料,以方便環保部門排查不便和污染問題。
管理部門要利用電視、互聯網、報紙等媒體大力宣傳和支持環境保護,讓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得到全民有效監督,讓群眾積極參與環境管理,有效控制企業違法排放,監督全社會,做好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
需要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例如,循環評估機構應評估擬議的廢水處理。目前,我國的環境體系還不完善,在接受環境方面還存在很多挑戰。例如,污水處理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嚴重問題,如果管理不當,不僅會危害人體健康,還會影響城市環境工程的建設。因此,在實際項目環境評價過程中,環評機構必須充分考慮廢水處理的實際問題,提供安全保障,科學評價擬訂的處理方案,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同時,環評機構在對項目進行環評時,必須強調對固體廢物處置過程,包括對空氣、噪聲等環境因素的適當評價。
環境驗收是環境工程中一個重要且必要的環節,在環境管理體系中必不可少。環境評價驗收部門與環境評價單位關系密切,環境評價項目的實施將影響環境評價部門竣工環境驗收工作的實施。各部門要加強溝通,相互了解工作思路,切實解決污水排放、城市噪聲、道路建設等問題。環境評價單位要不斷加強環境評價項目運行,提高項目環境評價質量,推動我國環境評價工作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