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 振*
(泰安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近年來,快開門式壓力容器安全事故頻發,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其主要事故特點是:端蓋最遠可飛出上百米,容器本體變形后移可至百十米,內部物料噴射范圍廣泛,平均事故傷亡率為1.75~2.9 人/起。因此快開門式壓力容器的安全運行需引起十分重視。
快開門式壓力容器爆炸事故較多,主要原因包括操作人員誤操作、安全聯鎖裝置失效等。從行業來看,建材行業蒸壓釜事故發生概率最高,其次是橡膠行業硫化罐,殺菌鍋類容器發生事故的概率相對較低。從事故發生的時機來看,大多數事故發生在釜蓋關閉后的升壓過程,在泄壓過程及多個釜體導氣過程中也會發生事故??偨Y事故發生的原因,違章操作和安全連鎖裝置失效是快開門式壓力容器發事故的主導因素,并且兩種因素常常同時存在[1-2]。違章操作的原因主要包括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安全意識不強,管理制度和措施缺失或不到位,日常維護保養檢修不及時等。事故發生的部位多為端蓋飛出,本體變形開裂;導致的原因為端蓋關閉不到位、安全聯鎖裝置失效或未設置安全聯鎖,升壓過程不規范;另一種是,在端蓋開啟時,容器內部存在余壓,沒有可靠的安全聯鎖保護[3-5]。從事故發生單位看,事故多發于管理基礎薄弱的小型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安全意識較弱,企業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操作不規范、自行檢查及維護保養不及時等現象較為普遍。
為了確保蒸壓釜安全有效運行,企業應建立相應的安全責任管理制度及應急管理措施,從人員管理、環境設施、設備操作及外部資源條件四個要素入手,建立健全安全的生產制度,以預防為主,從源頭杜絕安全隱患,從根本上保證生產運行安全。
蒸壓釜使用單位應具備完整的安全生產制度文件,且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并能及時修訂。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要求設置適合企業自身狀況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管理機構應配備相應的安全管理人員及快開門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其中,安全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應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權限。蒸壓釜使用單位應具備完善的,針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監督、檢查制度,并且定期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考核,督促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制定設備操作規程,明確每個作業人員的崗位職責,并且確保所有的設備作業及維護人員均能獲得書面操作程序,具備健全的交接班次信息規定,企業應對操作規程進行定期、有效地審核。
相關設備應具備詳細的檢驗和維護計劃,檢驗頻率和內容應滿足相關法規要求,檢驗、試驗和維修必須形成書面記錄并存檔,設備的維修、更換應形成固定流程并且切實執行。
應定期對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及作業人員進行教育培訓,確保其掌握工藝過程、操作規程、應急措施及安全作業措施等內容,保證設備安全有效運行。
蒸壓釜使用單位應根據企業自身安全管理狀況及設備危險因素來建立適用于各種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的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涵蓋的內容主要包括:成立應急管理機構,配備應急事故處理成員,并嚴格履行相應職責。
制定預防和緊急預防措施,定期組織本單位的事故應急處理演練和技能培訓;定期對蒸壓釜進行日常維修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同時做好年度檢查和定期檢驗。設備出現故障或發生異常時,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投入使用。在事故發生后,應做好現場保護工作,且事后應出具相關事故報告。
應做好報警處置及事故通報工作,事故發生后,應第一時間向市場監管局、安監局、消防局等有關部門匯報,并對事故發生情況、人員疏散和救護情況進行通報;同時應告知相關單位企業規模、企業類型,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及傷亡和損失情況預估;應急救援小組應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觀察人員傷亡及設備受損情況,確保人員全部撤離至安全區域。
疏散及現場保護工作需及時處理到位,如存在超溫、超壓情況時,應及時切斷氣源,并噴淋降溫;如未發生爆炸,應采取降壓措施,并切斷氣源;謹防二次爆炸,并且做好事故安全警戒。
對蒸壓釜設備本體進行危險源識別,并采用風險矩陣(LS)評價法評價其風險程度,根據評價結果劃分等級。首先關注設備本體內外表面腐蝕、減薄情況,保溫層破損情況;其次檢查安全聯鎖裝置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重點檢查釜門鎖緊裝置嚙合有無異常、限位器能否正常執行動作、傳感器軸銷開合是否到位;安全閥及壓力表應定期校驗,并對定期安全閥進行手動驗證;排空、排水閥、蒸汽管道堵塞及開裂、漏氣等情況也應重點排查。
對設備本體風險值較大的因素應采取相應的工程技術和管路措施來降低風險,確保設備安全有效運行。根據工程技術要求,蒸壓釜應設置在地下深0.8 m處,安全附件、儀器儀表應配置齊全,且定期校驗??扉_門式壓力容器通常采用機電一體化安全聯鎖裝置,其電器元件的可靠性是快開門式壓力容器安全作業的前提,選用質量可靠的電器元件,行程開關等限位裝置安裝精度以及安全聯鎖裝置的靈敏度都應重點考慮,安全聯鎖裝置應能滿足TSG 21—2016 《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檢查規程》第3.2.16 條款規定。在管理方面,建議設置蒸壓釜巡檢表,每30 min 做一次記錄,設置設備管理制度并定期檢查保養,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安全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應每月定期開展安全培訓,每個季度進行安全考核,最后形成年度考核評價。
(1)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的意識,加強特種設備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的學習意識,提高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水平,不能光顧效益不顧安全,在安全事故面前所有的效益都是暫時的。
(2)按照TSG 08—2017《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的規定,建立企業的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制度,制定符合企業本身的特種設備管理規定。
(3)制定相應的特種設備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不流于形式。
(4)制定快開門式壓力容器操作規程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嚴禁無證上崗。
(5)定期對快開門式壓力容器尤其是安全聯鎖裝置的有效性進行檢查,做好檢查記錄,對失效的安全聯鎖裝置應及時進行維修;使用單位要明白所有的制度、規程、記錄都是企業用來指導安全管理和操作,不是為了,應付各級管理部門檢查的而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