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多位德高望重的中國汽車工業開拓者,在不同場合表達過一個共識:原來認為做卡車是小學水平,其實做卡車、特別是重卡更難,更需要大學水平。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為了改變當時中國汽車工業“缺重少輕”的局面,國家決定從奧地利引進斯太爾重型汽車項目。1983年12月,重汽公司和奧地利斯太爾公司簽訂技術引進合同,并決定WD615系列柴油機在當時的濰坊柴油機廠定點生產。迄今為止,這是我國汽車行業唯一完整地從商用車鼻祖——歐洲卡車制造企業,引進全系列的從整車到發動機、變速器和車橋的重型汽車技術項目。由此,開啟了中國重卡的發展征程;而濰柴動力也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中國自主品牌大功率發動機開發之路。
1/3“世紀”過去了,當年的學生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2022年9月20日至25日,在時隔4年隆重召開的全球商用車頂級盛會——德國漢諾威國際商用車及零部件展(IAA 2022)上,中國濰柴攜全新高熱效率H平臺動力、商用車動力總成、新能源動力等多元化技術路線的動力鏈產品驚艷亮相。從傳統燃油動力到新能源、混動產品,在漢諾威的國際秀場上,中國濰柴展示了比肩國際老牌商用車制造商的實力和風采。

濰柴動力IAA展臺
德國是傳統柴油機最早的誕生地。在2022年漢諾威展上,濰柴動力產品矩陣以其覆蓋商用車全場景的規模和氣勢,帶給現場觀眾極大震撼。
在發動機部分,濰柴WP2H、WP5H、WP8H、WP10H以及WP15H均予以展出,濰柴H平臺的優異無需置疑,在動力、油耗、可靠性等方面媲美世界先進水平。多款H平臺產品是首次對外展示,這是在國際舞臺上第一次揭開了自己“神秘的面紗”。
動力總成層面,濰柴本體熱效率已經達到51.09%的WP13H商用車動力總成著實吸引眼球。在漢諾威車展這一商用車前沿技術展示的最高秀場,濰柴給國產商用車動力總成“撐起了面子”。
作為中國重卡大功率技術的引進者,濰柴在漢諾威展出的商用車10 L以上發動機,早已邁過10 L排量、載重15 t的WD615機型平臺,呈現層層向上的排量遞進。2022年以來,濰柴大功率發動機裝配重卡整車驚艷了商用車市場。例如,2022年8月5日,陜汽重卡濰柴動力大功率高端產品上市發布,其中包括X6000 14H/15H柴油大功率系列化高端產品,其搭載熱效率高達51.09%的濰柴H系列高效發動機,行業最大扭矩3 200 Nm,動力更強,油耗更低。再如,2022年8月22日,中國重汽全系列整車搭載濰柴動力T系列大功率高端產品品鑒會上,濰柴全新T動力產品悉數亮相。WP15T發動機最大功率680 PS,最大扭矩3 200 Nm,動力強勁,堪稱大功率牽引車“王者”動力。在51%熱效率技術及多種“黑科技”加持下,WP15T整車綜合油耗百公里再降低2 L。
在保持10 L以上大功率重型機的傳統領軍優勢同時,濰柴近十年來潛心輕中重型柴油動力合理布局,滿足城鎮化、電商時代對客車、城市環衛車、冷鏈物流用車等車型的配套需求。

濰柴展出的產品媲美世界先進水平,也給國產品牌撐起了“面子”

實際測試中的濰柴發動機經歷了各種路況的考驗
如今濰柴的商用車動力產品,不僅在排量上基本覆蓋輕中重型商用車應用場景;而且在排放水平上緊隨、甚至超前于國家標準,給用戶帶來更高的路權和使用價值。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濰柴向整車廠商提供的低能耗、高效率、輕量化的柴油發動機,滿足了終端用戶重載、快速的運輸需求,實現了“省油、省氣、省錢”的價值收益。
從1983年底引進斯太爾發動機技術開始,濰柴就開啟了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腳步。進入21世紀后,隨著國家對重型車法規完善和加嚴,以及高速貨運的興起帶動市場對重卡的巨大需求,濰柴在大功率機型的排放、油耗、排量上持續進行技術升級。
濰柴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擁有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內燃機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內燃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商用汽車動力系統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業設計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等國家級研發平臺;設有“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究基地,建有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在中國濰坊、上海、西安、重慶、揚州等地建立研發中心,并在全球多地設立前沿技術創新中心,搭建起了全球協同研發平臺,確保企業技術水平始終緊跟世界前沿。
2005年,濰柴率先推出中國首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大功率發動機“藍擎”;2007年推出全球首款商用車動力總成,自主開發ECU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2019年初,濰柴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經過十余年的潛心研發,濰柴在早于國家2021年7月1日實施重型車國Ⅵ排放標準之前,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Ⅵ排放標準的全系商用車動力產品。
在漢諾威展會上,作為濰柴展臺的“技術擔當”,WP13H商用車動力總成采用全球獨家51.09%高熱效率技術,打造了全球動力系統“天花板”。在濰柴展示的大功率產品中,13 L、14 L、15 L等“陸地之王”都應用了熱效率50%平臺的創新技術。在共享了協同燃燒技術、智能控制技術、低摩擦損耗技術、輕量化技術、整車調教技術等后,這些大功率產品可實現體系性節油。在正常工況下,整車百公里油耗可比競品減少1~2 L;B10 壽命可達180萬~200萬km。整車整機的可靠性大大提升,給用戶帶來了實際運營的收益。
在實車實測中,濰柴大功率產品的節油性經過嚴苛國Ⅵ排放標準、乃至自動擋的挑戰,仍然為用戶掙來高價值的回報。今年3月,安徽司機張曉偉駕駛著搭載濰柴WP13H發動機的陜重汽自動擋牽引車,滿載郵政快遞包裹,從東向西橫穿中國中部。途經干線、省道、山區,經過實車測評,行駛1 814.6 km,平均百公里油耗23.59 L,比快遞運輸同行低2~3 L。
在油價飆升的當下,對用戶來說,省油就是賺到。山東某物流公司的老板呼孟振,在18年間買了200輛重卡,只選用WP10H、WP12、WP13等多款濰柴主力機型。由于濰柴動力的高可靠性,公司運營是人歇車不歇,一輛車每年行駛近30萬km。搭載WP13發動機的整車油耗比其他品牌同排量發動機的車型每百公里最少低1 L,按照單車年行駛30萬km、批發油價每升6元計算,一輛車一年僅燃油費就能省1.8萬元!
在大功率燃氣機上,濰柴動力的低能耗、高可靠性也不遑多讓。以WP15NG燃氣發動機為例,排量14.6 L,最大轉矩2 500 Nm,動力足、適應性強、可靠性高,百公里整車氣耗較競品低2.6 kg左右,極大降低了客戶運營成本。
根據最新的行業政策信息,未來兩三年內,我國重型卡車的油耗限值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降低15%~20%。可以說,濰柴已經領先一步儲備了先進的節能降耗技術。

濰柴WP15H、WP7H、WP14H發動機以及黃金動力鏈
經過30多年創新努力,80年代初期濰柴引進的斯太爾大功率發動機,早已成為地道的中國品牌;中國汽車市場產品結構也早就改變了“缺重少輕無轎車”的格局。濰柴集團在2020年產銷突破百萬臺的基礎上,2021年產銷發動機105萬臺,成為“全球最大柴油機產業集群”。2022上半年,在重卡行業持續低迷情況下,濰柴動力在重卡的裝機率達到30%,繼續保持國內重卡動力第一的地位。
從本屆漢諾威車展可以看到,在“雙碳社會”的壓力下,世界知名商用車廠商都紛紛推出了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全球商用車界又將面臨新一輪的淘汰賽。
可喜的是,本次展會上濰柴集中展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氫內燃機、混合動力總成、純電動集成橋驅動系統等涵蓋多種技術路線的新能源產品,不僅向全世界展示綠色脫碳發展的“濰柴智慧”,而且有能力為海內外客戶提供多元動力解決方案。
作為全國唯一的氫內燃機實驗室落地單位,濰柴在氫能技術開發上可謂謀之深遠,近年來相關氫能產品技術已實現商業化落地。在漢諾威展出的260 kW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適配牽引車、渣土車、自卸車等;而15 L氫內燃機作為零碳排放綠色動力,為重型車的新能源化提供了中國解決方案。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追跑、并跑再到領跑,多年來濰柴心無旁騖攻主業,付出了幾代人的心血。而曾經的老師——斯太爾,沒有追上時代的大潮,早已泯然于車界。據濰柴發布的2020-2030戰略,到2030年新能源業務要引領全球行業發展。可以判斷,濰柴發展的下一個風口即將到來,多元化的動力鏈解決方案將讓更多的客戶受益,為推動全社會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