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師,虞雙雙
(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天津 300222)
廣西左江治旱馱英水庫及灌區工程開發任務以灌溉、供水為主,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由馱英水庫及灌區兩部分組成。
廣沙~寨客輸水隧洞屬于總干渠,位于那堪鎮廣沙村、寨客村之間,長1.021 km,隧洞斷面為城門洞型,混凝土襯砌完的斷面尺寸寬4 m、高5.1 m,拱頂圓弧半徑為2.37 m,輸水隧洞坡比1/2000,使用年限50 a。廣沙~寨客輸水隧洞出口布置在寨客村東南附近的山坡上,該山坡為40°~45°單向斜坡,地表植被發育,種植有樹木。地表覆蓋3~5 m厚的坡殘積土,土體松散,沿斜坡分布;土層下部為粉砂質泥巖、砂巖夾褐紅色泥質粉砂巖,全風化~強風化,巖體破碎,屬于Ⅴ類圍巖。該部位坡體穩定,地下水位位于洞身以下,無不良地質條件。
優化前洞口布置見圖1。

圖1 優化前洞口布置示意圖
(1)洞口邊坡處理措施。從隧洞樁號Z16+642.241 處、180.126~188.000 m 高程按1∶1.5 邊坡進行開挖,在高程188.000 m處設一級馬道,馬道以上按1∶1.5 開挖到坡頂。開挖完成后,邊坡采用網格梁植草皮護坡。
(2)洞臉處理措施。沿洞身方向打雙排環向大管棚,鋼管直徑89 mm、管壁厚10 mm、長20 m,環向間距40 cm,排間距40 cm,Φ42 管式錨桿長3.5 m,掛鋼筋網@15 cm×15 cm,噴C20 混凝土,厚度為0.2 cm。
(3)隧洞進口段支護措施。采用鋼拱架I16 a,縱向間距0.6 m,鋼拱架連接板采用22 cm(長)×26 cm(寬)、厚10 mm的鋼板,配M20螺栓連接固定,鋼拱架的固定采用錨桿,Φ22 mm 布置在鋼拱架的上下游側,間距2 m,長3 m,外露30 cm;每榀鋼拱架之間設縱向連接筋,縱向連接筋,Φ25 mm、長1.5 m,縱向間距1 m。掛,Φ8 mm鋼筋網,網片間排距20 cm×20 cm;噴C20混凝土,厚18 cm。
(4)優化前洞臉邊坡處理工程量。優化前洞臉邊坡處理工程量見表1。

表1 優化前洞臉邊坡處理工程量
由于隧洞出口邊坡需要大量開挖,破壞了邊坡上原有的植被,造成邊坡裸露,引起水土流失。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擬取消大量邊坡開挖,采用鋼骨架增加明洞長度等措施對洞口布置進行優化。
優化后洞口布置見圖2。

圖2 優化后洞口布置示意圖
(1)取消洞口邊坡開挖,僅對隧洞出口洞臉位置進行清理,從洞底高程坡腳處開始按毛洞寬進行開挖,兩側開挖坡比采用(1∶0.75)~(1∶0.50)。隧洞全斷面(樁號Z16+642.241處)開挖時,采用I16鋼拱架進行支護,底板采用同型號鋼拱架進行連接,使其形成整環,拱架間距為0.6 m。待鋼拱架頂部巖土體具有大管棚布置空間(樁號為Z16+637)時停止開挖,進行洞臉加固,首先進行大管棚施工(鋼管直徑89 mm、管壁厚10 mm、長20 m,環向間距40 cm,排間距40 cm),大管棚施工完成后,再進行掛網噴C20混凝土,厚度為0.2 cm;頂部根據現場地形情況設置截水溝。
(2)洞臉加固完成后,澆筑明洞混凝土,混凝土厚50 cm,明洞防護采用城門洞形斷面,5.36(寬)×6.28 m(高)。明洞段鋼骨架為先前立的I16工字鋼,鋼拱架之間用,Φ22 鋼筋連接,全斷面采用,Φ8 mm鋼筋掛網,網片間排距15 cm×15 cm。后澆底板C25混凝土,使洞口與大管棚形成一個整體,以增強洞口的整體性,確保施工安全。
(3)明洞混凝土達到齡期后,正式開始洞挖。
(4)優化后洞臉邊坡處理工程量。優化后洞臉邊坡處理工程量見表2。

表2 優化后洞臉邊坡處理工程量
(1)管棚的方向控制是管棚施工質量的關鍵。在施工中為保證管棚前段不侵入洞內空間,可以在鉆孔時設置適當外插角。外插角的大小應考慮地質條件、鉆機型號及管棚下撓等因素。過大的外插角不利于充分發揮管棚的支護效果。過小的外插角又容易使管棚侵入洞內空間,隧洞管棚外插角定為2°。
(2)鉆孔導向控制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導向管,必須保證導向管定位的準確性。導向管可采用全站儀(經緯儀)和水準儀定位,經復核無誤后焊接固定在導向墻的鋼拱架上。
(3)鉆機要牢固定位于鉆機平臺上,確保鉆機軸線與開孔角度一致。架立鉆機時可用羅盤、全站儀(經緯儀)、水平尺和掛線相結合進行控制。
(4)管棚注漿的關鍵是控制漿液密實度和注漿有效范圍。對于一定配比的漿液,注漿的密實度和有效范圍取決于注漿壓力。一般通過現場注漿試驗來確定漿液配比、注漿壓力等注漿參數。通過試驗確定管棚注漿壓力0.5~2.0 MPa,初壓0.5~1.0 MPa,終壓2.0 MPa。注漿半徑一般大于50 cm,鋼管間的漿液完全可以滲入巖土孔隙,相互膠結形成整體,并與大管棚共同形成拱形支護承載體系。管棚注漿要嚴格控制漿液飽滿度,漿液可增加管棚剛度,固結周邊巖體、充填鋼管與孔壁之間的空隙,使管棚與圍巖固結緊密。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本文對隧洞出口布置進行優化,取消大量邊坡開挖,采用鋼骨架增長明洞,縮短了進洞工期,減少了投資,減少了山體破壞及后期綠化工程量。現該項目已完工,洞口安全穩定,未發現質量問題,可以為類似項目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