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中共佳木斯市委黨校)
全面推進黑龍江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建設農業強省,實現城鄉共同富裕,是當前黑龍江省面臨的中心任務。佳木斯市把壯大縣域經濟,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牽動全力建設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樣板區的“牛鼻子”。佳木斯市行政區劃內擁有3000萬畝耕地,農業資源和自然資源稟賦,發展現代農業具有獨特優勢,潛力充沛,現轄有樺南、湯原、樺川、同江、富錦、撫遠6個縣(市),外加墾區建三江,縣域經濟和農業產業發展各具特色,精品農業、糧食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三大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各縣城和鄉鎮的綜合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初步具備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條件。
2021年,佳木斯市糧食總產量225.88億斤,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和大豆,其他經濟作物種類豐富,品質優良。各縣(市)立足農業資源打造特色產業鏈,以糧食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突破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指示精神,提升原糧的附加值,將農產品資源優勢轉換成產業優勢。富錦市、樺南縣玉米精深加工產業已“串珠成鏈”,上游企業將玉米加工成淀粉或乙醇,下游企業再以淀粉或乙醇為原料提取醫藥中間體原料和保健食品輔料等,延伸產業鏈,實現產業集聚效應。
佳木斯市各縣(市)充分弘揚東北抗聯和北大荒精神,發揮紅色文化傳統底蘊厚重的優勢,結合民族文化(朝鮮族、赫哲族等)、邊疆文化、森工文化、知青文化及冰雪民俗、特色農產品、綠色有機食品等發展鄉村旅游。湯原縣挖掘東北抗聯游擊根據地革命老區的紅色資源拓展文旅產業,開發東北抗聯密營遺址、北靠山村鄉村紅色游。樺川縣以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星火村”為基礎,建成了“星火朝鮮族民俗村寨”。樺南縣原樺南森工復建的森林蒸汽小火車和森工大院文旅游讓游客感覺時光的穿越。富錦市的濕地公園和現代農業觀光游、同江市的街津口鄉赫哲文化游、撫遠市的魚文化博物館和黑瞎子島邊境游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贏得雙豐收。
各縣域抓住電子商務跨越地理空間阻隔的數字技術優勢,打造特色縣域電商生態系統,向外推介本地物美價廉的農產品品牌,樺川“星火大米”、樺南“農盛園紫蘇籽油”、富錦“大錦農肉雞”等品牌效應已經顯現。樺川縣電商產業園也是涉農大數據平臺,消費者及銷售商可通過平臺查到“星火牌大米”從水稻種植到加工的全鏈條信息,提高品牌的信任指數,并帶動其他農產品打開網絡銷售市場。“星火廚房”直播平臺原產地發貨,政府質監擔保,產品回購率很高。
佳木斯市現有高標準農田560萬畝,有條件發展現代規模農業,是國家寒地粳稻和東北黃金大豆的糧食生產功能區,近年來積極運用數字智能監測、大馬力農機、無人機植保、良種培育、興修水利灌區、黑土地保護等新科技手段,確保主糧生產旱澇保收,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5%以上。充分發揮農業大數據平臺的引領作用,推進數字技術賦能現代農業,在富錦市、樺川縣等地區建成多個現代農業示范帶和建三江農高區,帶動全市農業提質增效。
佳木斯市各縣域挖掘自身資源稟賦,風、光、水及生物等綠色能源優勢得到釋放,全市統籌上述自然資源,對接大唐集團等大中型能源企業,在各縣(市)和郊區廣布風力發電場,同時結合精準扶貧攻堅戰,在鄉村推廣光伏發電,貧困群體直接受益。接續農機產業傳統,集聚農業配套企業,謀劃打造智能拖拉機、衛星平地機和中型底盤收獲機等機械的生產和維修基地。著力培育玉米、水稻、大豆、肉類4個百億級優勢產業集群,積極構建中草藥、食用菌、果蔬、乳品、漁業5個特色產業集群。縣域經濟既堅持全域統籌規劃,又重點扶持特色產業,富錦市和樺南縣側重玉米精深加工和食藥健康產業,同江市發展對俄大宗商品進口加工,撫遠市打造旅游業,湯原縣和樺川縣繼續深化精品農業。
1.十幾年來佳木斯市各縣(市)持續一體化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激發農村居民主體意識,創新開展美麗宜居鄉村示范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縣城和中心鄉鎮集聚效應明顯,許多農民在城鎮購置了新住宅,有的進城就業,城鄉要素流動加快,有的先進行政村不僅建有文化廣場、園林式中草藥種植區,還配有共享電動單車服務系統。
3.各縣市通過統籌城鄉黨建資源,選派一批優秀的黨員干部駐村開展幫扶工作,整頓某些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培養村黨組織帶頭人和后備黨員干部,扭轉鄉村組織能力下降的趨勢。
4.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編制的“三農”領域補短板項目達314個,計劃總投資207億多元,中央、地方配套、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等多渠道資金向鄉村匯入,將會大幅度改變鄉村的弱勢地位。
在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全球化的共同影響下,鄉村和農業整體處于弱勢地位,投資者沒有強烈的意愿把人、財、物等生產要素投入到收益較低的鄉村,佳木斯市農業大而不強,主要表現如下。
依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佳木斯市總人口下降15.5%,各縣(市)的鄉村人口外流嚴重,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數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掌握農業新科技的能力相對較弱,人力資源的缺乏和青年人的外流導致縣域經濟的活力大打折扣。
政府職能部門在對企業監管的過程中,只側重管理而不會主動服務,未能深刻領悟管理和服務的辨證關系。當企業違規時,在依法依規進行處罰監督的同時,不能主動向上級匯報,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問題,讓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當前,佳木斯市縣域經濟還是圍繞在農業資源拓展上,升級到新的層級還需要持續努力一段時間。
盡管是糧食主產區,食品工業始終沒有做大做強,鄉村特色農產品也因距離國內主要消費城市較遠,運輸成本高,在市場競爭上始終處于不利地位。另外,在農產品品牌營銷效果上不理想,招商引資創新理念不夠,縣域金融服務水平和企業抱團協作上也存在滯后問題。
鄉村急需大批領著農民干的帶頭人,幫著農民干的科技推廣人才、涉農企業管理和技術人才、農業機械操作人才、高素質的創業人才。吸引大學生和各領域專業人才到縣域建功立業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礎要素,應出臺政策鼓勵和吸引外出打工人員、退休公職人員、城市中等收入人士到縣域廣大天地發光發熱。人力資源要素是生產力要素中最主要的部分,人才的價值是在干事創業中體現和成熟起來的,重視培養本土實用人才,每個人在自己專業領域都有成才的可能性,要在用人中識別人才、重用人才。制定和研究培養新型農民的長期規劃,重視農業職業教育,新型農民不以戶籍為界限,把農民作為一種新職業來規劃,未來的農民必須具備全新的知識和技能,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前提一定是人的現代化。
佳木斯市地理位置偏僻,物流對鄉村產業發展極為重要,如郊區香菜產業等特色農產品對接沿海發達城市的消費市場,較高的冷鏈保鮮物流成本制約了競爭力。
1.國家層面應重視這個問題,在不斷改善偏遠地區交通設施的基礎上,應改變物流主要靠公路運輸的局面,拓展鐵路運輸的比重。
2.省委省政府應統籌管理黑龍江省物流行業,組建物流行業共同體,給予優惠補貼政策,由于涉農物流產業帶有公益性質,不能完全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應適當考慮壟斷性經營,由國有企業掌控,內部實行盈虧平衡。
3.市縣政府幫助物流企業解決困難,壓低運營成本,提升服務質量,降低鄉村農產品的外運費用,進一步強化同省交投集團等企業的合作,建設物流樞紐中心,打造“電商產業+名優特色農產品+物流”綜合性產業平臺。
東北地區融資成本一般高于關內地區2~3個百分點,金融企業不掌握小農戶的信用情況,鄉村信用程度又偏低,鄉村金融服務能力不足。希望國家金融優惠政策加大對農業農村的傾斜,鼓勵大中型銀行和金融機構積極參與佳木斯市縣域的融資服務,地方政府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的地方政府專項債,縣級政府也應主動同創新農業物權公司等農業中介擔保公司及大商所、證券期貨機構合作,推廣“保險+期貨”等惠農金融服務,保護農業經營主體在面對自然風險和市場價格風險時能夠保本止損,持續發展。支持建設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將集體資源資產和農民的資產結合起來,同外來投資者組建股份合作企業或上市公司,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盡量不直接參與生產經營,只專注收取各種租金,包括資源租金、土地租金、房產租金、鋪面租金等,確保農民和村集體穩定受益,為實現共同富裕探索實現形式。
綠色有機無污染的農產品會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走向大眾化。綠色發展必須保護黑土地,通過數字精準技術減少農藥、化肥的投放量,多使用有機肥和綠色農藥,以涵養水土,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鄉村建設重點解決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廁所革命”等基本公共服務需求,有條件的鄉村可鋪設下水管道,建議就鄉村垃圾、污水和廁所問題發行政府專項綠色債券,夯實農業農村現代化基礎。美麗的鄉村生態空間會孕育多種多樣的新產業、新業態,農民群眾從中獲得財產性收入,鄉村的許多閑置宅基地可通過資本運作改造成民宿,吸引城鎮市民周末來休養身心,滿足生命情感的需要。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夏季在佳木斯市各縣域避暑非常適宜,療養院和康養中心建在生態環境優美的鄉鎮具有發展潛力。
政府招商部門和商會組織應聯手摸索全新的招商路徑,重新梳理招商引資理念。
1.精準捕捉招商信息。在海量信息中尋查有用的線索,做相關企業和經營者的背景調查。
2.靶向招商引資。基于比較研究,縣域經濟強縣往往因地制宜抓住一兩個產業做成全國第一,佳木斯市縣域經濟也要選擇某個產業,長期跟蹤,政策著力扶持。
3.選擇性招商引資。放眼未來、高瞻遠矚,選擇一些高科技的新興產業項目落地,一些其他地區淘汰落后的產業要選擇性的承接,招商引資也是雙向選擇的過程,確保本地長遠利益最大化。
4.孵化性招商引資。要遵循經濟規律招商,注意引進一些新的增長極,幫助一批批初創中小微企業擁有健康發展的土壤,其中只要有個別企業成長壯大起來,招商工作就有很大的成績。
具體的思路:一是要挖掘本土資源的家底,有的放矢,依靠資源優勢招商引資是最基本的方法。研究吸引珠三角城市群的企業和資金到佳木斯市投資水稻生產、農產品加工、農地服務、冷鏈物流和糧食貿易產業等項目,具有可操作的空間。佳木斯市冬季溫度低,適合大數據中心機柜的降溫,具有節約成本的優勢,有條件吸引華為大數據中心數字產業項目,形成新的發展起點。佳木斯市旅游資源獨特,東北風光風俗應有盡有,借助旅游業,各鄉鎮、村屯可將自有小產業發展成大品牌。二是依托優勢產業招商引資,俄羅斯木材進口可以保證造紙原料的穩定和質量,可以解決國內造紙企業在國家禁止進口廢紙后的難題,對新引進的造紙項目標準化生產要求一定要高,要采用數字化、智能化的生產線,以后發優勢引領行業潮頭。三是依托市場環境招商引資,作為農業大市的縣域是農用機械和化肥農藥等涉農產業的主要市場范圍,吸引國內相關企業到此設立生產基地就是可行之舉。四是依托生產要素成本招商引資,主要是指土地、水和勞動力成本優勢,還要在降低電價、物流、采暖成本等方向持續努力,用政策、環境和情感等因素彌補不足,形成一輪投資項目熱潮。
縣域企業抱團發展形成行業全產業鏈是市場經濟競爭條件下互利共贏的必然發展方向,需要政府部門引導企業結成產業利益共同體。大家互相吸引集聚在專門產業園區,互為上下游企業,大幅度降低生產和物流成本,企業正常生產原料有保障,產品營銷風險低,形成集聚優勢。近期俄烏沖突對同江市和撫遠市口岸也是發展機遇,跨江鐵路大橋將成為俄羅斯鐵礦粉、天然氣、木材、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過貨樞紐,引導能源、加工等企業結成行業聯盟,抱團發展,組建商會,使其成為同江市縣域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佳木斯市農業農村現代化要實現新突破必須開拓新業態、新模式,如學習建三江“我在三江有畝田”眾籌模式,重視數字技術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作用,希望佳木斯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式多姿多彩,不要搞整齊劃一的單向農業,堅持精品農業之路,既擔當起國家糧食安全大任,又能持續增加農民的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