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竹(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友誼分公司)
近幾年,友誼農場有限公司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 “北大荒的土質要不斷優化,不能退化;綠色發展要有可持續性,農業生產不能竭澤而漁”的殷殷囑托,通過 “六個替代”和“六個全覆蓋”的措施,穩定提升耕地質量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相統一。2021年,友誼農場有限公司實現糧食總產21.3億斤,同比增長12%,糧食生產喜獲“十八連豐”。
加快黑土保護的關鍵在不斷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和生態環境,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友誼農場有限公司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規模化格田改造。一是抓農田建設項目。投入3489萬元,新建高標準農田3.2萬畝,累計達到54萬畝,著力打造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障基地。二是抓規模化格田改造。農場有限公司補貼300萬元,引導種植戶自籌5200萬元進行規模化格田替代一般格田25萬畝,提高土地利用率2.5%,增加作業面積6250畝,預計2022年可增加產能3750噸,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友誼農場有限公司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列入黑土保護計劃。2021年投入1101萬元,用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其中:投入196萬元完成青峰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新建輸水洞1座,維修溢洪道和護坡等;投入850萬元新建橋涵6座、田間路22公里、渠道襯砌6.348公里;投入55萬元對興東和興隆山排干堤防加固6.08千米,初步形成了防洪、治澇、灌溉和渠相通、路相連的農田水利體系。
友誼農場有限公司全面落實“林長制”,加強23萬畝林地管護工作,劃定濕地保護區4.8萬畝和基本草原1.5萬畝紅線。2021年補植補造580畝,更新過熟林1.84萬立方米,實現林木蓄積量204萬立方米,林帶4000多條,林網2000多個,溝、渠、路、河旁全部達到綠化,進一步提升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防風保糧的能力,促進友誼地區生態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友誼農場有限公司深入實施黑土耕地保護與綠色農業發展、農業生態保護“三大行動”,不斷加強科技支撐,完善技術模式,強化項目示范帶動,為黑土地保護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1年,友誼農場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合作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項目。深入實施“等高寬埂”種植技術,通過等高筑埂來攔蓄天上水,規避徑流,從而起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通過探索全國首例玉米坡耕地等高種植技術,實現減肥15%、增產5%,水土流失減少50%的保護性增產目標。央視《中國三農報道》欄目對該項技術進行了專題報道。
友誼農場有限公司圍繞農藥化肥零增長目標,積極開展黑土保護新技術推廣行動,大力推進側深施肥、紅外遙感變量施肥、智能噴霧系統、玉米茬殘肥利用種植大豆等10余項新技術。在全面積應用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基礎上,增施糞肥2.3萬噸、有機肥0.48萬噸;開展飛機航化病蟲害統防統治45萬畝,統購綠色農藥47.9噸。全年落實農業“三減”面積142萬畝,實現減肥5%、減藥10%,打造全過程、全面積覆蓋的綠色生產基地,確保耕地可持續發展。
一是全面落實科學輪作制度。推行“玉—玉—豆、玉—豆—經”輪作模式,實現三年內旱田全面積輪作。2021年落實國家耕地輪作試點面積14.3萬畝,大大地提升了耕地質量,讓耕地得到“休養生息”。二是全力推行保護性耕作技術。通過實施機械翻埋模式、覆蓋模式、機械滅茬及聯合整地碎混等模式推進作物秸稈還田,有效增加了土壤碳儲存和腐殖質,恢復土壤團粒結構,改善土壤板結性狀。三是加快引進保護性耕作機具。利用補貼資金3235.7萬元,完成農機購置1864臺套,農機總動力達到43萬千瓦,尤其是加大保護性耕作農機的引進,為建立科學的耕作栽培模式,保護黑土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為農業大場,在保護好利用好彌足珍貴的黑土地這個問題上,友誼農場有限公司走在前,干在先,利用物聯網技術、“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技術體系,獲取黑土地資源環境等農業大數據,建立了完備的黑土地管控責任體系。
投入1950萬元構建黑土地保護與智慧農業融合發展體系,建立國家級保護性耕作監測點2處,布置土壤傳感器、無動力水土流失自動監測儀等監測設備60套,開展4次星地同步觀測試驗,完成農場土壤水分遙感反演算法模型,實現“天空地”多要素立體監測。投入368萬元建立鐵塔秸稈禁燒智能監控系統,實現了區域內耕地實時監控全覆蓋無死角,為打贏秸稈禁燒攻堅戰貢獻了科技力量。
依據耕地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設立黑土耕地保護目標,適時開展部門聯合督查,結合《黑龍江省耕地保護條例》和《黑龍江省水土保持條例》目標評價考核工作,對管理區、作業站履行保護職責開展考核,對在黑土耕地保護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對落實不力的進行嚴肅問責。同時融合農業網格化管理,建立了農場、管理區、作業站、農戶“四級田長”管理機制,設立一級田長2名、二級田長22名、三級田長425名,四級田長15781名,將監督管理延伸到“最后一公里”,進一步壓實黑土耕地保護責任。
按照“誰購買誰交回,誰銷售誰收集”的原則,進一步規范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流程,在“掌上植保”APP中建立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理臺賬,設立縣級儲運站1個、臨時回收點112個,在回收點醒目位置張貼警示標志,制定科學規范的運輸、儲存歸集、無害化處理等作業流程,回收包裝廢棄物28.23噸,大包裝再利用2.1噸,防止農藥殘液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通過印發管理辦法、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告知書等多種形式,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做到進企入村、家喻戶曉,以防治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保障職工群眾健康,保護生態環境。
下一步,友誼農場有限公司將繼續按照北大荒集團“1213”高質量發展工程體系和“32366”任務體系要求,堅持科技創新驅動,加大關鍵技術攻關,不斷優化管控措施,將黑土地保護利用與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緊密結合,切實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堅決扛穩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重任,為推動北大荒集團加快建成農業領域航母貢獻友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