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決定》 (以下簡稱《決定》) 精神,扎實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工作,結合遼寧實際,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于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全省上下要深刻認識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等重大問題的認識,深刻理解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的戰略部署,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精神上來。
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堅持全面準確,深入理解內涵,精準把握外延。全省各級黨委(黨組)要組織黨員、干部在全面學習上下功夫,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和黨章,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期間和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軍隊領導干部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在陜西延安和河南安陽考察等重要會議、重要場合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實領會精神實質和精髓要義。要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堅持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際和國內相結合的辦法,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進行反復揣摩。要深刻領會“兩個結合”、“六個必須堅持”,正確認識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要牢牢把握《決定》明確的九個方面,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的主題,深刻領會過去5 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 年的偉大變革,深刻領會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深刻領會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深刻領會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深刻領會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領會教育科技人才、法治建設、國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領會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臺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領會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部署。
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既要整體把握、全面系統,又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落實“五個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緊緊圍繞《決定》提出的“七個聚焦”,把握導向、突出重點、講求實效,著力增強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推動全省上下迅速興起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持續激發全省黨員、干部和群眾奮力開創遼寧振興發展新局面的強大動力。
1. 抓好學習培訓。 緊密結合黨中央即將在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在全省黨員中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全員培訓。省委常委會和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黨組以及省法院、省檢察院黨組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各級黨委(黨組)要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讀書班、專題黨課的重要內容,制定系統學習計劃,列出專題進行研討。舉辦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舉辦培訓班、學習班,集中一段時間對全省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進行集中輪訓,分期分批對黨員干部進行系統培訓。各基層黨組織要采取主題黨日、黨課、報告會、講座、講壇等多種形式,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要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教育培訓的必修課。教育行政部門要推進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抓好離退休人員中黨員、偏遠地區農村黨員、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從業人員中黨員、流動人口中黨員的學習。注重抓好青年群體的學習。在學習培訓中,要運用好《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等輔導材料,緊密聯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聯系這些年走過的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歷程,聯系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有效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具體實踐,聯系國際環境深刻變化,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關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2. 集中開展宣講。 做好中央宣講團來遼寧宣講服務保障工作。組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講團,深入企業、農村、機關、校園、社區進行宣講。各地區要精心遴選當地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宣講能力強的骨干力量組建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走進基層、走進群眾。省級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基層開展宣講,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在本地區進行宣講,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在本部門本系統進行宣講,各群團組織主要負責同志在所聯系領域進行宣講。發揮全省五級理論宣講體系作用,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進城鄉社區、進校園、進各類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進網站。利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縣級融媒體中心、“學習強國”遼寧學習平臺以及“農村大喇叭”、農家書屋等陣地載體,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宣講。開展面向黨外人士的宣講工作,增進黨外人士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認知認同。在宣講中,要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運用事實數據、故事案例等講清道理、闡明觀點,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清楚、講明白,讓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要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因地制宜統籌好宣講工作和疫情防控,確保宣講活動安全有序開展。
3. 做好新聞宣傳。 宣傳部門要加強統籌謀劃,組織協調各級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等媒體,精心策劃、協同聯動,同向發力、集中報道,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社會各方面對黨的二十大的熱烈反響和積極評價,宣傳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及時反映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典型事跡和良好風貌。省直及各市主要媒體要在重要版面、重點時段開辟專題專欄,推出一批有深度、貼近受眾需求的新聞報道、主題采訪、通訊綜述、評論言論等,使宣傳報道更接地氣、更動人心。積極開展網絡宣傳,堅持分眾化、差異化、精準化,開設網上專題專欄,開展網上訪談互動,多采取微鏡頭、短視頻、講故事的方式,制作推出一批微動漫、圖解、海報、H5 等新媒體產品。注重發揮省內重點新聞網站和主要商業網站作用,做好重點稿件的集納轉載和再傳播工作,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精心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對外宣傳,開展好“黨的二十大代表與高校留學生面對面”等活動,多渠道宣介黨的二十大精神。
4. 加強研究闡釋。 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遼寧振興發展實際,列出一批重點選題,發揮遼寧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規劃基金、省內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組織理論工作者進行集中攻關,推出一批有深度、有說服力的研究成果。組織召開系列理論研討會,交流研究成果,深化思想認識。省直及各市主要媒體要及時轉發中央主要媒體的權威訪談和相關文章,并通過推出專家訪談、開設專欄等形式,從不同角度撰寫推出相關文章。各媒體要主動邀請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針對黨員、干部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解讀,加強正面引導,積極回應關切。針對思想理論領域可能出現的模糊認識和錯誤觀點,組織專家學者撰寫重點理論文章和短文短評,及時進行辨析澄清。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全面落實上下功夫。全省各級黨委(黨組)要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結合起來,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為前提,結合自身實際,把黨中央提出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工作任務,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大擔當和作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遼寧篇章。
1. 堅決做到“ 兩個維護”。 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為黨盡責。嚴格落實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養成在吃透黨中央精神前提下開展工作的習慣,確保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各級黨委(黨組) 主體責任,強化政治監督,不斷提高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2. 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寬視野謀劃推進遼寧振興發展,著力補齊“四個短板”、扎實做好“六項重點工作”,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五大安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實施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加快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突破,奮力開創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區域格局優、生態環境美、開放活力足、幸福指數高的振興發展新局面,形成對國家重大戰略的強有力支撐。要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以政治生態的持續凈化、法治環境的持續改善來促進和保障營商環境的根本好轉。要堅持創新生態、創新平臺、創新人才“三位一體”推進,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謀劃建設富有時代感的高質量項目群,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高度關注“一老一幼”,加快健康遼寧建設,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完善各類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3. 防范化解風險挑戰。 要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精神狀態和責任擔當,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遼寧振興發展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強化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要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直面問題、清除障礙、決不“繞道”,把底線思維轉化為具體行動,主動識變應變求變,主動防范化解風險,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4.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要深刻認識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戰略部署,發揚自我革命精神,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遼寧振興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要全面加強思想建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實施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深入領會黨的創新理論的道理學理哲理,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要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深入宣傳闡釋遼寧“六地”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批評和監督,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要把新時代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嚴把政治關、廉潔關,選拔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切實把那些眼里有活、扛活出活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要加強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注重在重大斗爭中磨礪干部,增強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要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防止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堅決治理政商勾連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問題,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
全省各級黨委(黨組) 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出專題部署,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抓好工作落實,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1. 負起領導責任。 全省各級黨委(黨組)要按照黨中央部署,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研究制定具體方案,細化實化辦法措施。主要負責同志要靠前指揮、帶動示范。各級組織、宣傳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要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協調聯動、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各具特色的學習教育活動。要加強工作指導,強化督促檢查,及時發現解決存在的問題。
2. 把牢方向導向。 要嚴格按照黨中央精神全面準確開展宣傳,切實把準政治方向、把牢輿論導向,把正確方向導向貫穿工作全流程各環節,牢牢把握宣傳引導的主導權、話語權。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加強對熱點敏感問題的闡釋引導,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各類宣傳文化陣地的管理,堅決防止錯誤思想言論和有害信息傳播。
3. 務求取得實效。 要堅持貼近實際、尊重規律,緊密聯系黨員、干部和群眾的新期待,積極創新形式載體,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把學習宣傳工作做出新意、做出亮點,努力增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針對性實效性。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成果導向,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清單化、項目化、工程化推進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及時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情況報告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