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蕊
(中共黑龍江省委奮斗雜志社,哈爾濱 150001)
黨刊是傳播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重要媒體,是黨的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黨發展壯大的各個歷史階段,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國黨刊忠實履行職責使命,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始終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隨著媒體融合向縱深推進,媒體格局、傳播規律、輿論生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但黨刊作為主流媒體的重要地位無可替代。近年來,全國各級各類黨刊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新趨勢,主動謀劃建設新媒體平臺、打造全媒體矩陣等,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積極探索建設新型主流媒體,努力讓主力軍挺進主戰場。新時代,在守正創新中,黨刊如何更好發揮理論宣傳、輿論引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
基于以上認識,黨刊在理論宣傳工作中必須正確把握好守正與創新的辯證統一關系。本文將主要從四個方面探討黨刊如何堅持守正創新,做好理論宣傳工作。一是要深刻認識黨刊在宣傳思想工作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深刻認識黨刊做好理論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黨刊在理論宣傳工作中必須堅持守正,即守政治方向之正、守輿論導向之正、守價值取向之正;四是黨刊在理論宣傳工作中必須加強創新,即創話語表達之新、創傳播手段之新、創作者隊伍之新。
在黨的百年光輝歷程中,黨刊作為一支重要而獨特的輿論力量,一直是我們黨傳播馬克思主義真理的重要載體、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橋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黨刊也一直伴隨著黨的各項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始終高揚馬克思主義理論旗幟,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真理,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反映社會進步和群眾呼聲,引領輿論導向,在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黨刊是傳播黨的聲音、反映黨的主張的重要載體。關于我們黨的第一份黨刊究竟是什么,現在有李達任主編的《共產黨》一說,也有陳獨秀任主編的《新青年》一說,但無論是《共產黨》還是《新青年》,都是我們黨早期組織傳播共產主義先進思想的重要渠道,其中都闡明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基本政治主張。隨著我們黨不斷向前發展,黨刊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特別是隨著1958年6月1日中共中央理論刊物《紅旗》雜志的創刊,全國各地方黨委紛紛開始創辦自己的機關刊物,黑龍江省委機關刊《奮斗》雜志也在此期間應運而生。自創刊之日起,各級各類黨刊始終是傳播黨的聲音、宣傳黨的主張、密切聯系群眾、廣泛發動群眾的重要陣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黨刊是黨的百年歷程的參與者、書寫者。黨刊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創辦并逐步發展起來的,作為黨的喉舌,黨刊見證并積極參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同時,黨刊也努力書寫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描繪和闡釋我們黨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的偉大精神,講述一批又一批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和實干擔當。無論是中央一級還是省市一級的黨刊,都是一級黨委交流經驗的有益平臺和探索發展路徑的有效載體,忠實記錄著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具有很強的權威性、政策性、指導性和實踐性。
黨刊是主流思想輿論的引領者。黨刊是治國理政的重要資源和重要手段,是我們黨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在思想引領、輿論引領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主導作用。在我們黨的百年征程中,無論面對怎樣紛繁復雜、喧囂嘈雜的局面,黨刊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覺,主動扛起政治責任,在輿論場中旗幟鮮明發揮著“定盤星”“主心骨”的重要作用,以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發揮澄清謬誤、正本清源、一錘定音的關鍵作用。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微信公眾號、客戶端飛速發展,各種媒介信息鋪天蓋地,真假難辨。此時,堅持發出權威聲音、堅守主流價值觀的黨刊,無疑是紛繁復雜的輿論場中的“定海神針”。特別是隨著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如今的黨刊已不僅僅是“刊”,無論是中央還是省市一級的黨刊社絕大多數已發展成為擁有“刊、網、端、微、視”于一體的新型主流媒體,主流思想輿論陣地得到有效擴大,實現了輿論引領效果的更大化、更優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回望我們黨的百年奮斗歷程,馬克思主義始終鮮明地寫在黨的旗幟上。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引,為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中國共產黨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同時,從未停止過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發展,特別是結合中國具體實際,始終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實現了三次歷史性的理論飛躍,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1]。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在這其中,黨刊的理論宣傳必須始終發揮重要作用,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融合、創新。
這是由黨刊的性質決定的。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2]黨刊因黨而生、因黨而立、為黨而辦,反映黨的主張、傳播黨的聲音、維護黨的權威、樹立黨的形象,堅定不移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是黨刊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是由黨刊的職責決定的。黨刊是黨的喉舌,是治國理政的重要資源和重要手段,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3],其與生俱來的職責就是宣傳黨的主張,武裝黨員干部的頭腦。以《奮斗》為例,其主要讀者是黨政干部、基層黨務工作者,因此,宣傳的重點內容理應是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是黨領導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果,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進步等,這一宣傳重點,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
這是由理論宣傳的特點決定的。理論宣傳是黨媒新聞輿論宣傳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闡明立場觀點方法、引領輿論導向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宣傳方式。多年來,緊密結合中央和省委中心工作,刊發時效性極強的理論文章已經成為《奮斗》與我省黨報、與其他時政類報刊相區別的獨特氣質,既符合省級黨刊理論宣傳的定位,更契合了黨刊讀者群體對于理論文章的閱讀需求。
近年來,全國各級各類黨刊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的指示精神,奮力推進黨刊全媒體建設,多數黨刊社均已建設形成多維一體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從根本上使黨的創新理論的宣傳得到了加強,在傳播力、覆蓋率上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媒體深度融合時代,新技術、新渠道、新平臺固然重要,但黨刊這類主流媒體若想在眾聲喧嘩中突出重圍,仍必須牢牢守住“根”和“魂”,始終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
黨刊理論宣傳要守政治方向之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黨刊的全部工作必須“講政治”提供了根本遵循。對于黨刊來說,政治導向、內容題材、出版質量等全部工作都是“政治”工作,必須時刻把“講政治”放在第一位,在各項工作中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則問題上做到頭腦特別清醒、立場特別堅定。《奮斗》在理論宣傳工作中,始終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策劃選題,堅定不移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充分發揮省委的“喉舌”作用。特別是2019年全新改版以來,《奮斗》進一步明確理論宣傳主題主線,每期同步轉發《求是》雜志發表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稿,在“學習時刻·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欄目做好解讀闡釋,并始終跟進宣傳解讀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確保理論宣傳的持續跟進。同時,《奮斗》始終牢記地方黨刊職責使命,著力宣傳闡釋地方黨委工作部署。以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宣傳為例,《奮斗》緊緊抓住“六個龍江”“八個振興”“九個堅定不移”等目標任務策劃選題,以出版專刊、推出系列專題等形式,集中版面、集中聲勢做好黨代會的理論宣傳工作,并將其作為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在每期雜志的重要版面中均予以體現,確保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走深走實。
黨刊理論宣傳要守輿論導向之正。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要內容,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輿論導向是否正確,是關系旗幟和道路的大事。在宣傳工作中,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就能起到舉旗定向、統一思想的重要作用。反之,就會動搖人心、瓦解斗志,危害黨的事業。多年來,《奮斗》在辦刊工作中,始終積極體現黨刊的責任與擔當,在重大時刻、重要關頭善于引導、勇于發聲、敢于亮劍,始終有效引導社會輿論。近兩年,圍繞抹黑東北、“新疆棉花”、“病毒溯源”、“飯圈”文化、“頂流”現象、人教版問題教材等社會熱點問題及時發聲、表明立場,疏解社會不良情緒,引導全社會樹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奮斗》在2020年上半年,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連續刊發202篇戰“疫”時評,引導人民群眾以防疫大局為重,正確看待疫情、科學防控疫情,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為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獲得了社會各界廣泛好評。2022年上半年,面對我國多地散發疫情的情況,策劃推出“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系列理論評論文章,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引導讀者科學理性認識疫情發展,發揮了社會輿情“穩定器”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在全國兩會、全省兩會、省黨代會等重大會議報道中,《奮斗》還善于通過推出系列評論的方式,增強宣傳報道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導性。同時,《奮斗》在每期選題設定甚至標題擬定上都做到了認真審慎,堅持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對選題的可行性進行正確評估,堅決摒棄那些“界限模糊”的選題,避免給社會造成錯覺甚至產生負面影響。
黨刊理論宣傳要守價值取向之正。信息泛濫的全媒體時代,一些自媒體出于營銷目的,為了所謂“流量”“話題”,不惜采用商業化、媚俗化手段搞噱頭甚至惡意炒作,嚴重干擾人民群眾養成積極向上的生活習慣,影響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和樹立,因此,黨刊在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水平、引領價值追求方面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作為主流媒體的黨刊必須時時敲響“定音鼓”,堅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大力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奮斗》始終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弘揚,近年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關于思想道德建設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等策劃理論專題、推出評論文章,以主流媒體的引領力,努力做到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讓正能量更充沛、讓主旋律更高昂。同時,《奮斗》還注重發揮典型人物的引領示范作用,著力宣傳熱愛龍江、奉獻龍江、扎根龍江、建設龍江的我省兩院院士,著力宣傳忠誠干凈擔當的龍江英模等,以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跡鼓舞人、激勵人。特別是2021年6月以來,奮斗雜志社與黑龍江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為烈士尋親”公益活動,在奮斗全媒體發出“為烈士尋親”倡議,截至目前已為54位烈士尋找到親人,努力引導全社會形成銘記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社會風尚,取得了良好效果。
隨著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和傳播方式的深刻變化,我國各級各類黨刊社都在積極探索既滿足宣傳需求又符合新興媒體傳播規律的理論宣傳新模式,積極推動理論宣傳大眾化、通俗化,使黨刊的理論宣傳有理有力、深入人心。近年來,許多地方黨刊社在推進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在平臺建設方面持續發力,有的積極建設網站、客戶端等自有平臺,有的注重社交平臺建設,采取合作入駐的方式,在抖音、B站等平臺擴大影響。總體上看,黨刊的傳播陣地得到了鞏固和拓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味追求融合形式、不顧實際盲目投建等問題,致使一些媒體雖推進媒體融合多年,但尚未領悟“媒體融合”的真正內涵,僅僅做到了“物理相加”,距實現“化學反應”相去甚遠。
黨刊理論宣傳要創話語表達之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必須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對理論宣傳提出了明確要求,那就是要在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時做到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將高深的理論“掰開揉碎”,讓不同層次、不同職業的讀者都能讀懂,并樂于接受。這要求黨刊理論宣傳工作要認真研究理論傳播規律,在宣傳載體、宣傳手段、宣傳形式等方面多下功夫,在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積極主動、有創造性的探索。一要從人民群眾的理論需求出發,緊密聯系生活、工作實際,努力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讓人們通過理論學習有茅塞頓開之感;二要善于用群眾話語、時代話語、生活話語講述理論,讓理論闡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三要直面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思想困惑,從理論的高度回答現實生活中提出的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奮斗》在多年的理論宣傳探索中,形成了形式多樣、體裁豐富的理論宣傳模式,每期既有權威專家學者圍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撰寫的深度闡釋文章,以滿足黨政領導干部群體的閱讀需求;也有本刊全媒體記者、編輯撰寫的評論員文章,起到“定音鼓”的重要作用;還有聚焦時事熱點的各類時評,針砭時弊、激濁揚清。多種形式的宣傳方式,體現的是多樣的話語體系、多樣的敘述方式以及多樣的話語格調,摒棄了單一的理論說教,將理論宣傳置于一定情境之中、置于不同的體裁之中,使讀者更容易接受,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
黨刊理論宣傳要創傳播手段之新。群眾在哪里,我們的理論宣傳陣地就要建設到哪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3.0%[4]。當前的互聯網環境,要求我們在理論宣傳工作中,在有效運用傳統媒體理論宣傳普及方式方法的基礎上,密切關注媒體融合時代傳播技術發展的新動向和新趨勢,積極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互動化的趨勢,堅持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并舉,實現多媒介傳播聯動,形成多層次、立體化傳播格局。要不斷創新和發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傳播手段和傳播方式,讓看似厚重高深的理論通過新媒體的傳播手段變得鮮活起來,提高理論宣傳的趣味性和時效性,特別是要吸引廣大年輕人關注理論、學習理論、接受理論,讓受眾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和掌握科學理論。近年來,奮斗雜志社不斷鞏固拓展主流媒體陣地,一方面,依托《奮斗》資源優勢,廣泛邀約、充分調動我省社科理論界專家學者在奮斗網、奮斗者APP發聲的積極性主動性,或將專家學者的深度闡釋文章進一步提煉制作成H5、長圖等輕量化方式進行互聯網傳播,用人民群眾喜愛的方式解疑釋惑;另一方面,主動適應多元渠道傳播時代規律,從紙刊到“指尖”,紙媒新媒“合指成拳”,不斷延展黨刊陣地。在2021年8月1日奮斗網、奮斗者APP正式上線運營的基礎上,2022年1月1日,奮斗相繼入駐抖音號、快手、小紅書、視頻號、百家號、企鵝號、B站、微博八大社交平臺,主動作為,發揮主流媒體優勢,深度解析熱點現象,增強與受眾間的交流互動,實現了有效傳播和輿論引導。近年來,奮斗全媒體開始注重使用互聯網語言進行理論宣傳、價值傳播,用新時代人民群眾感興趣的表達方式解疑釋惑,采用講故事的方式說理論、采用短視頻的方式吸引受眾,以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主流價值觀,搶占網上理論宣傳高地。
黨刊理論宣傳要創作者隊伍之新。擁有一支穩定且高水平的作者隊伍,是黨刊做好理論宣傳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取得理論宣傳的更優效果,就要創新作者隊伍建設,一要通過座談、研究等多種方式經常性與作者聯絡,將優秀作者緊緊聚攏起來,使其在重要時刻積極為黨立言、為黨傳聲;二要廣泛吸納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表達能力強的黨政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基層骨干、優秀企業家、英雄模范人物等社會各界人士成為黨刊作者,以便于區分不同主體、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不同對象來開展理論宣傳,達到理論宣傳的理想效果;三要堅持重心下移,高度重視基層讀者、群眾意見建議,在適當的時刻將“話筒”交給基層普通黨員干部群眾,使他們積極投身到黨刊的宣傳事業中來,實現黨的理論大眾講、大眾聽。多年來,為宣傳闡釋好黨的創新理論、解讀好省委重要決策部署,我省權威、知名專家學者積極為《奮斗》撰寫解讀闡釋文章,不斷使理論宣傳深入化、系統化,形成了一批思想性、權威性、指導性較強的理論文章,為《奮斗》不斷提升思想高度和理論深度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此基礎上,在2021年奮斗網、奮斗者APP上線運行之際,奮斗全媒體建立起了“奮斗智庫”,為《奮斗》吸收、培養了高素質的作者隊伍,同時也借助省委黨校、省社科院、省內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院等專家學者在學科、行業的影響,為黑龍江振興發展提供對策建議,不斷提升辦刊質量。下一步,《奮斗》將把理論宣傳工作進一步向基層延伸,發現、培養更多的基層作者,以不斷擴大基層讀者隊伍,讓黨的創新理論走入基層,讓政策理論宣講既“上接天線”又“下接地氣”。
“守正”與“創新”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堅持“守正”,“創新”才有明確的立場和方向;不斷“創新”,“守正”才能始終保持活力、增添動力。黨刊要完成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必須既堅持“守正”,又要時刻研究“創新”的課題。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以自覺的擔當作為、鮮明的問題導向、積極的改革創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守正創新”的要求、關于“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傳播格局”的要求,推進黨刊理論宣傳工作不斷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