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君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心血管綜合征,主要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種。高血壓不僅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還常與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共存,使得心臟、腎臟、大腦等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進一步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怎樣診斷高血壓
日常生活中,人的血壓會在很多種情況下升高,比如緊張、運動、喝酒、憤怒等。但不能根據某個特定時間測得的血壓值就診斷為高血壓。因為血壓是一個波動值,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樣,血壓儀測量的只是瞬間的血壓值。所以,臨床上以未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測量血壓前休息10~15 min(運動后必須休息30 min),以消除疲勞及興奮,在靜息狀況下非同日測3次,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為標準。
高血壓有哪些高危因素
包括高齡、高血糖、高血脂、吸煙、遺傳、肥胖、鹽攝入過多、壓力過大、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等。
健康飲食的方法有哪些
高血壓伴高脂血癥患者健康飲食的意義在于可以合理控制自身的血壓和血脂,預防并發癥,從而提升生活質量。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合理攝入膽固醇
高血壓伴高脂血人群應該將膽固醇的攝入量控制在300 mg/d。如果檢查時發現膽固醇過高,需要控制在200 mg左右。生活中常見的肥肉、豬油以及動物內臟等均含有較高的膽固醇,盡量避免食用。
清淡飲食
飲食應清淡,不吃油炸或煎烤食物。做飯時減少食用油的使用量,盡可能選擇茶油或者改良的菜籽油等對患者影響小的高油酸油。注意鹽的攝入,每天不要超過5 g。經常吃木耳、香菇和洋蔥等食物,對控制血壓、血脂有好處。
合理攝入糖分
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壓被稱為“三高”,三者相互影響,這就要求高血壓患者合理控制糖分的攝入。平時多食用含糖量較低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紅柿和草莓等,建議在兩餐之間或者睡前1 h食用。為了避免血糖升高,不要在正餐之前食用水果。
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多食用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食物,如粗糧。食物中的膳食纖維雖然不能被小腸消化吸收,但可以增強患者的飽腹感,控制食物攝入量,減少脂肪的吸收,進而控制血壓。
少食多餐
每頓少吃一點,將三餐改為四餐或五餐,在攝入量不變的同時,保證有更多的時間消耗脂肪。但晚飯不要過晚食用,最好控制在18~19點。因為晚飯吃得太晚,沒有充足的運動時間,食物容易轉化為脂肪在體內堆積起來。
哪些食物對身體有益
食物在控制血壓、血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以下幾種食物對高血壓伴高脂血癥恢復有益:
黃豆
黃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且氨基酸的種類也很全,和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成分相似;并且,黃豆中含有油酸和亞油酸能夠降低膽固醇,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山楂
山楂當中所含有的黃酮類和三萜類物質能幫助患者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和血清膽固醇,強化心肌功能;同時,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能夠起到減肥和降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
蘋果
蘋果含有的蘋果酸和果膠能夠將人體內的脂肪分解,兩者在腸道中結合一起還可以避免膽酸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從而降低膽固醇。此外,類黃酮是蘋果最重要的次生代謝產物,屬于天然的抗氧化劑,能起到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預防血栓的發生。
香菇
香菇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多數為亞油酸,這是降脂和降壓的主要物質。此外,香菇能夠加快腸胃蠕動,促進排便,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
高血壓患者有什么自我管理方法
改善依從性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患者要有控制血壓的意識,了解血壓升高的后果;其次,嚴格遵醫囑用藥,不規范用藥的危害更大。
禁止吸煙
避免被動吸煙。香煙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對血管造成損傷,導致血壓隨之升高。所以,要禁止吸煙,同時要規勸周圍的人不要吸煙,以免被動吸煙。
家庭血壓測量
患者應每天定時自我監測血壓,如實記錄測量結果,作為診療參考提供給隨訪醫生。
增加運動
長期保持運動習慣能增加血管彈性,防止高血壓。建議每周進行4~7次中等強度的運動,每次持續30~60 min,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可采取有氧、抗阻和伸展等運動相結合。運動強度因人而異,高危患者運動前需請醫生進行評估。
保持心理平衡。
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認知行為干預,減輕其心理負擔,避免由于精神壓力導致血壓波動。如果患者已經出現心理障礙,可采取心理聯合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