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UnHerd”網站1月4日文章,原題:為什么西方要封鎖中國?開年就給人一種身處《土撥鼠之日》 的錯覺。進入1月還不到一周,就有流行病學家對新毒株發出警告,而從中國赴英的旅客將再次被要求在登機前出示新冠病毒檢測陰性證明。許多人不禁要想:現在到底是2023年還是2020年?
在告別過去的十年后,過去三年來流傳的頑固觀點再度抬頭。這一次是關于中國調整防疫政策的決定,以及這可能對世界其他地區意味著什么。
我們可以得出〒些結論。比如,封鎖的作用有限,只能短期減少傳播;長期的封鎖不切實際。此外,盡管中國限制旅行,但在全球依應鏈時代,即使邊境密不透風,也無法完全阻止這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病毒的傳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情就是如此。
但許多人似乎試圖總結出不同的、無意義的教訓,表明他們沒有從過去三年吸取任何教訓。西方媒體再次以“中國新的新冠噩夢”的報道來煽動不必要的恐懼。我們被告知,十多億中國人的潛在快速感染,可能導致無數人死亡,并引發危險的新變異,數百萬可能攜帶病毒的民眾準備出國旅行來慶祝中國邊境的重新開放,這將造成“全球災難”。因此,過去一周,包括美國、日本、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和最近的英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非但沒有歡迎中國結束“清零政策”,反而重新限制中國旅客。
但這種擔心有道理嗎?首先,讓我們探討一下,申國是否真像新聞中所說,正走向世界末日般的公共衛生災難。有一點是肯定的:今后幾周到幾個月,中國人口很大一部分將感染病毒。假設中國14億人口很大一部分最終感染了新冠,那么死亡率可能只有不到0.001%。大多數死者可能是老人,這與西方絕大多數新冠死亡一樣。
不要忘了,目前在中國傳播的主要是奧密克戎BBBB的亞型毒株,也叫BBBB。我們知道其傳播性更強,但毒性小得多。事實上,中國政府證實,該病毒在絕大多數感染者中引起相對溫和的癥狀。.然而,西方政客現在說,我們需要新限制是因為,“我們根本不能相信中國的數據”。
如果在過去三年多數時候西方機構不曾相信中國的疫情數字,也沒將其作藥甘鈉有效的證據,那么現在這樣洗或許較有說服力。截至2020年3月,42個病毒再生數預測中有39個基于中國數據,比如當時帝國理工大學預測英國或有51萬人死于新冠病毒感染,如果采用中國那樣壓制疫情的方法,可能會降至5700至39000人。
換句話說,只要中國數據有助于證明西方的限制措施合理,就被認為完全可靠。而現在它被指責為不可靠……以證明西方限制中國是合理的。這種自相矛盾的思維令人震驚,其結果也不會好。
以前試圖防止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毒株分別向印度和南部非洲以外的地區傳播的努力慘敗,世衛組織認為旅行禁令“通常是無效的”,連英國疫苗接種與免疫聯合委員會主席波拉德都承認,“事實證明,通過調整在旅行方面的做法來阻止某種病毒,沒多少效果。”
更重要的是,我們為何要這樣做?上個月的數據表明,西方大多數人都已感染過新冠病毒,這對抵御奧密克戎BBBB重癥提供強有力的保護。此外,在中國傳播的奧密克戎毒株已在美歐和世界其他地區檢測出許多個月了,這意味著我們對它有良好的自然免疫水平。因此,就像與其他人接觸一樣,也沒理由擔心與中國游客接觸。此外,不僅“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中國出現新的危險毒株,也沒理由相信這種情況可能發生——至少在中國發生的可能性并不比其他地方大?!ㄗ髡咄旭R斯?法茲等,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