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勤


提起德化瓷塑藝術,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聯想到“明代瓷圣”何朝宗。這位開創“何派藝術”的瓷塑藝術大師,大約生活于明嘉靖萬歷年間,為德化縣后所村人。其獨樹一幟的高超技藝,垂范后世。我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蔡尚思先生曾在《瓷圣何朝宗》這首詩中這樣評價:“明代瓷圣何朝宗,瓷藝史上實無雙。我今稱他為‘瓷圣,他最無愧足以當。”再如先后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等高校的梁任生教授高度肯定的評價:“何朝宗的出現,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德化的驕傲!”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更是對何朝宗的瓷塑藝術贊不絕口:“見過明何朝宗雕塑觀音的人無不為之驚呼,以陶瓷之脆性,表現衣褶之柔軟;以陶瓷之生冷,表現肌膚之溫潤;德化白瓷堪稱一絕,前后無人能與之比肩?!?/p>
何朝宗在吸收泥塑、木雕、石刻等多種傳統技藝長處的基礎上,善于應用瓷器的胎釉質感特點,充分發揮中國傳統的“傳神寫意”雕塑手法,總結出捏、塑、雕、鏤、貼、推、接、修的八字技法,將宗教精神、人生哲學、審美情趣融入德化白瓷,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何派藝術”,把德化瓷塑造型藝術推到了一個前無古人的高度,成為后世瓷塑藝人仿效的楷模,開創了中國陶瓷雕塑藝術的新紀元。何朝宗的藝術成就來源于其高尚的思想境界、嚴肅的藝術態度和非凡的藝術才華,他對藝術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一生淡泊名利,潛心藝術追求。
然而,這么一位舉世聞名的瓷塑大師,其生卒年月及個人經歷等在地方文獻中卻鮮有記載。他的藝術創作經歷究竟如何?這是一個謎,長期困擾著文博界。但何朝宗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卻是有目共睹的——《福建通志》《泉州府志》等均稱其“善陶瓷像,有僧伽大士,天下傳寶之”。
而在國外,格調高雅、肅穆大方、不施色彩,以單純的雕塑美和胎釉質地美而獨步瓷壇的何朝宗瓷塑作品,在日本及東南亞的佛教國家中,被人們奉為至寶,在歐洲人眼中則被視為“東方藝術之精品”“國際瓷壇的明珠”。諸如唐納利、約翰·蓋爾等國外古陶瓷研究專家對何朝宗及其精湛的瓷塑技藝之贊譽,同樣是不絕于耳:
1.唐納利(P.J.Donnelly)
國外德化白瓷收集和研究的集大成者、英國古陶瓷專家唐納利,在其1969年出版的專著《中國白——福建德化瓷》中評價何朝宗,如是說:
“這是同德化緊密相連的一個名字,他是中國和歐洲早期著作者熟知的一位瓷師。不僅因為他塑造了迄今為止最為精美的塑像,而且數量甚大。僅在西方,至少有200件他的作品,而總數可能會達到1000件。”
“何朝宗的作品幾乎都是佛教類的,道教方面只看到文昌、關帝、鐵拐李與和合二仙。各類觀音都做到極致,甚至對德化來講也是如此……我們無法說明這些不同姿勢(觀音雕像)成為德化的經典,在多大程度上是原創的,但可能有意義的是他的塑像,盡管小——他顯然是瞄準國內市場——幾乎都是實心的,即使那些我們定為他的晚期杰作,出氣孔也不大于火燒的最低要求。這樣,它們是同類中最早的作品……這些塑像之美,因其顏色而增輝不少,它們的顏色從象牙白到深黃色?!?/p>
2.馬錢特(S. Marchant & Son)
馬錢特古董行位于英國倫敦肯辛頓教堂街,成立于1925年,堪稱世界一流的東方藝術品公司,其經營的東方藝術品無論是在品級、市場價格還是收藏門類方面,都成為今人了解東方藝術品在全球市場表現的風向標。馬錢特家族的第一位古董愛好者Samuel Sydney Marchant,矢志只經營最為罕見、品質卓越且來源有序的珍品,也正是這種篤定堅實的經營策略,為馬錢特后來成長為全世界范圍內赫赫有名的古董堂號奠定了堅實之基。該古董行現由Richard和Stuart Marchant父子兩共同經營,他們對于德化白瓷有著非同一般的情結,先后于1985年、1994年、2006年、2014年精心編著出版了《“中國白”展覽》系列研究著錄。
比如,他們在1994年的《“中國白”展覽》中這樣說道:“何朝宗被認為是德化陶瓷工匠中最優秀的(He Chaozong is considered the finest of the Dehua potters)……”
3.約翰·蓋爾(John Ayers)
英國古陶瓷專家約翰·蓋爾,曾任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遠東部館長,現為獨立學者,更是把何朝宗的觀音像視為中國版的維納斯。他是這樣評價的:“何朝宗的瓷雕藝術作品,可與達·芬奇的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相媲美?!?/p>
此外,他還在《中國白:德化白瓷》一書的《關于中國白的一些感想》文章中如是說:“盡管缺少關于何朝宗清晰的生平資料,但仍然不妨礙他的偉大,因為他似乎參與了所有德化瓷器中最好的人物(塑像)的創作。”
4.羅伯特·H·布魯門菲爾德(Robert H. Bloomfield)
美國收藏家、古陶瓷研究專家羅伯特·H·布魯門菲爾德在《“中國白”——絕妙的德化瓷器》一書中專門列出篇章進行介紹:“何朝宗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德化瓷塑家?!庇终f,“他(指何朝宗)的雕塑作品為德化贏得了國際贊譽。許多鑒賞家認為,他的作品是由純白色和珍珠般的釉料完美結合而成,是世界上所見過的最好的陶瓷雕像。在他完美無瑕的瓷塑創作中,他運用那時為人所知的最先進的瓷器技術?!痹谖恼伦詈?,羅伯特仍然是贊嘆不已,“在何(朝宗)的一生中,他的作品價格不菲,由中國流往日本和東南亞其他佛教國家,他的作品‘天下共寶之,甚至有人贊譽為‘天下最有價值的財寶?!?/p>
羅伯特還在《一個有關何朝宗的最新時間》中如是說:“中國人居然不知道‘中國白最偉大的制作者——何朝宗的生卒年月,這是十分令人震驚的,也是相當奇怪的。盡管我努力地研究來自中國和西方學者的各種信息,但我從來沒有辦法確切地獲得他生與死的證據,這就像西方不知道倫勃朗或米開朗基羅的生活與工作一樣?!?/p>
羅伯特為編撰《“中國白”——絕妙的德化瓷器》,還專程前往德化考察,在《今日的德化》這篇文章中,羅伯特不厭其煩地描述他的感受,他說,“也許我整個行程中最具有象征意義的時刻發生在我參觀德化陶瓷博物館的時候。博物館門廳里佇立著一尊巨大雕像——何朝宗,最偉大的陶瓷藝術大師!想象一下,當我看到那座雕像時的感受。作為一個中國白的收藏家,我對德化的訪問就像一個穆斯林對麥加的朝覲!現在,我發現自己正在凝視著一位中國白最偉大創造者的大型造像?!?/p>
5.柯玫瑰(Rose Kerr)
英國著名古陶瓷研究專家、曾擔任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遠東部總策展人的柯玫瑰在《中國白:德化白瓷》一書的文章《德化器物款識介紹》中說:“大多數德化陶瓷工匠的名字都與明朝下半葉(德化瓷)工藝最精湛、成就最高的時期聯系在一起。德化最著名的陶瓷工匠是何朝宗,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都有收藏。據說,他的祖上是在洪武年間(1368—1398)從江西遷往福建,并于1384年奉命拔軍到德化隆泰社厚蘇村(即今后所)屯墾定居,這里是晚明時期德化制瓷工業中心的一個小村莊。他第一次被提及是在1612年版的《泉州府志》中,盡管對他的職業知之甚少,但一些中國學者認為他活躍于1522年至1612年之間。”
(本文根據相關圖錄資料和國外學者研究成果整理而成,在此一并表示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