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紅
2020 年11 月15 日,中國等15 國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穩定全球經濟具有標志性意義。甘肅作為中國重要的林產品生產基地,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優越的自然環境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特色林產品,RCEP 協定的簽署對甘肅省林產品出口具有顯著積極影響。結合RCEP 協定下甘肅省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適于甘肅省林產品出口的對策建議,對促進甘肅省林產品出口貿易具有重要意義。
(一)關稅貿易壁壘逐步消除。RCEP 自由貿易協定的正式簽署建立起中日自貿關系,使中國、日本兩國首次達成了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實現了歷史性突破。RCEP 協定的簽署促進各成員國之間關稅貿易壁壘的逐步消除,實現了各成員國之間雙邊林產品自由貿易,對于甘肅省而言,可進一步釋放林產品出口潛力,促進我省林產品加工、出口企業提高出口效率,林業及林產品將獲得更大的收益。
(二)雙邊貿易集中度提高。雙邊林產品貿易的集中度較高,有利于促進雙邊逐步改進貿易的基礎設施水平,提升本國林產品進出口效率,以實現成員國之間林產品貿易的順利開展。RCEP 成員國已成為甘肅省主要的林產品出口目的地,對于甘肅省林產品出口具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
(一)國際貿易摩擦可能性增加。我省林產品生產科技水平不高,科技轉化率低,造成林產品的加工附加值較低,林產品總體質量較出口標準低,不利于提升我省林產品在RCEP 成員國林產品貿易往來市場中的競爭力。產品質量與價值與出口標準之間的差異會增加林產品出現貿易摩擦的可能性。
(二)非關稅貿易壁壘的制約。技術性貿易壁壘與綠色貿易壁壘措施成為甘肅省林產品出口的制約因素。我省林產品生產在標注和管理方面未與國際標準相銜接,導致林產品出口貿易受到阻礙,技術貿易壁壘對林產品出口貿易收益呈現顯著的負效應。此外,甘肅省受環境治理和科技水平低下及人才匱乏等因素影響,對綠色貿易壁壘的熟悉、了解程度較低,一些傳統強勢林產品難以融入國際貿易市場。
(一)借助RCEP 發展多元化出口方式,著力開拓林產品國際市場,促進林產品國際貿易持續健康發展。一是通過勞務合作、合作開發等方式,與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加強合作。如可出口至地理距離更近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各成員國,在其它成員國成立境外林產品加工企業,以獲得更多的木質原材料。二是在鞏固林業第一、第二產業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林業第三產業。如加強森林景觀資源開發利用,積極發展林產品旅游服務業等。總之,甘肅省應努力推進RCEP 協定,積極參與制定貿易政策的協商談判,爭取有利的貿易政策。
(二)優化甘肅省林產品貿易結構,積極拓展林產品貿易出口利潤空間。甘肅省應調整林產加工產品結構,開發多元化的產品,靈活應對市場需求。甘肅省非木質林產品資源豐富,如人參、松茸、靈芝等,這些藥用菌類非木質林產品因其天然、無污染、綠色等特征而倍受國際市場消費者青睞,應積極開發這些產品的深加工技術,豐富其出口產品種類,鞏固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三)完善綠色金融機制,助力甘肅林產品出口貿易。一是建立健全金融市場體系,完善金融機構的建設,為甘肅林產品原料生產企業、林產品加工企業提供資金扶持和相應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推動省內林業產業升級,促進甘肅省對RCEP 成員國林產品的規模化出口。二是為RCEP 成員國提供金融優惠政策,并完善金融服務,為促進各成員國之間的林產品貿易往來提供金融支持,帶動雙邊的貿易開放程度進步提升,實現甘肅林產品出口效率的提高。
(四)推進林產品國際認證體系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我省有關部門應積極建立健全林產品貿易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努力制定與國際林產品貿易接軌的認證體系,以降低我省林產品出口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頻率。另外要推進林產品國際認證體系建設,有效規范我省林產品出口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減少或化解貿易摩擦、降低我省林業企業出口貿易認證成本,有效拓展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