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意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綜合視頻監控系統在各行業的應用日漸廣泛,尤其在預防森林火災、保護森林資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結合綜合視頻監控系統的特點和在太子山管護中心關灘保護站的應用情況,綜合分析了其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
綜合視頻監控系統是在傳統監控系統的基礎上運用智能視頻處理技術,在有效區域開展覆蓋掃描工作。該系統全天候運行,24 小時不間斷監管林業動植物資源,對重點林區是否發生森林火災自動做出判斷并發出警報,實現林區工作人員在室內對野外林情的遠距離集中監控。該系統在林區的科學應用,從根本上提高了林區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力度,提升了森林火災預防、撲救和處置能力。
(一)系統組成。綜合視頻監控系統由前端設備、網絡傳輸、監控中心組成,包括超高清雙光譜森林紅外熱成像光電轉臺、供電系統、傳輸系統、防盜監控系統、鐵塔及避雷接地系統,具備自動煙火識別、實時視頻監控、云臺控制、視頻錄像、語音對講、日志信息等功能。
(二)系統特點。該系統整合運行,以24 小時不間斷自動巡航方式在保護站轄區有效區域內開展覆蓋掃描工作,實現遠程圖像實時傳輸和控制,真實、直觀地反映林區地形地貌、動植物資源,在預防森林火災、保護森林資源、建設現代林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綜合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情況。2018 年起,管護中心投入建設綜合視頻監控系統,在管護中心設立監控管理指揮中心1 個,各保護站分設監控室,搭建前端監控鐵塔1 至2 座,現已建成使用14 套,監控覆蓋面達到保護區總面積的50%以上,同時正在報批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二期建設項目中還有11 套綜合視頻監控系統,待這些項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保護區的野外視頻監控總數將達到25 套,屆時監控覆蓋面可達保護區總面積的80%左右。
(二)綜合視頻監控系統在關灘保護站的分布情況。目前,綜合視頻監控系統已在關灘保護站投入使用,設有前端監控鐵塔3 座,監控覆蓋轄區總面積的60%。該系統為保護站森林防火、資源管護、資源監測和干部職工巡護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在林區資源保護工作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森林防火預警功能。綜合視頻監控系統具備的可見光和熱成像功能,具有超遠距離、超大范圍的火災探測預警能力,且不受環境因素影響,在跟隨云臺掃描過程中,能自動檢測視場內的著火點信息并迅速、準確地鎖定火災發生位置,大大縮短森林火災預警時間,提高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工作效率。
綜合視頻監控系統投入使用后,在關灘保護站開展的4 次應急撲火演練中,該系統響應迅速,能及時發現著火點、及時報警,并在保護站連接電視大屏上實時播放火災現場視頻,讓工作人員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撲救決策部署。視頻監控系統快速、真實、直觀的運行特點,為火災撲救工作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實現火災的早發現、早解決、早行動,能讓絕大多數森林火災隱患消亡在萌芽狀態。
(二)提升資源保護監測能力。護林員利用云臺控制可以遠端查看轄區植物生長和分布情況,記錄野生動物生活環境、分布等實時信息,利用視頻監控系統能夠及時發現各種破壞、危害森林資源現象,如非法侵占林地、亂砍濫伐等,同時護林員可以利用防盜監控系統安裝的音頻對講功能,在一定范圍內對以上違法行為及時采取遠程喊話警告、驅離等應對行為。
2021 年6 月至7 月,關灘保護站工作人員使用視頻監控系統巡查林區時,發現關灘溝4 林班、烏龍溝大槐溝1 林班內存在非法放牧情況,隨即使用基站對講功能喊話驅離,拆除非法放牧點5 處。同時各保護站利用視頻監控系統捕捉拍攝到了野雞、野豬、梅花鹿、蘇門羚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活動位置和行為軌跡,其中2 月份拍攝的蒼鷹近距離高清視頻,在抖音平臺“微觀太子山”官方賬號上一經發布便引起大量關注,讓廣大網友見識到自然生物的可愛和美麗,提升保護區形象的同時普及了野生動物保護知識。視頻監控系統的覆蓋使用,強化了轄區內林地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為管護中心生物多樣性監測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提升資源監測數據質量。相較于傳統的資源監測手段(如瞭望塔監測受制于護林員經驗的限制、夜間視野限制;人工巡護受制于林區地形地貌影響,無法進行全方位巡護等),視頻監控系統提供了全天候的資源監測能力,不受低照度、太陽光照的干擾,在風、霜、雨、雪等惡劣天氣環境下,依然能夠準確地反饋目標場景,真正做到24 小時無盲點巡護。
同時云臺控制系統操作簡單、界面清晰,護林員經過簡單培訓后即可上手實操,降低了保護站巡查工作人力成本的投入和一線護林員的工作強度,更是杜絕了巡護人員虛假謊報巡護軌跡現象,能夠更加高效、精準地保障資源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且前端采集視頻圖像能夠自動全程存儲或手動錄像拍照,后期可根據日期、時間進行資料檢索調用,存儲的影像資料不但是保護站制作宣傳視頻的優良素材,更能為日后林政案件提供重要證據依據。
(一)識別系統靈敏度偏低。自動煙火識別系統報警溫度設置沒有充分考慮不同林區環境,統一設置為超過45 攝氏度立即報警,且靈敏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區分霧和煙,在日照強的環境中,特別容易受到太陽光等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干擾,火警鳴響誤報率高。如:自4 月份氣溫回暖開始,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關灘保護站綜合視頻監控系統每小時火警誤報次數高達數十次,原因均為熱成像測溫檢測報警,頻繁誤報極大程度上干擾了工作人員的正常巡護,降低了警惕性。
(二)林區極端環境的適應能力不足。遠端監控硬件設施沒有充分考慮林區極端天氣因素,監控塔電池容量小,攝像設備避雷措施不完善,如關灘保護站監控鐵塔曾因多日陰雨天氣,導致儲電設備電量耗盡,發生了低電量自動關機情況;攝像頭因雷擊而發生像素變低、鏡頭拉近后無法識別等故障。同時林區山高林密,前端監控鐵塔選點難度大,建設耗時長、數量少,監控面覆蓋不足,就關灘保護站來說,現有的3 個監控點,監控面只能覆蓋轄區總面積的60%,存在覆蓋面較窄、監控有死角、盲區較大的問題。
(三)缺乏系統專業操作人員。視頻監控系統沒有設立專職工作人員,普遍為保護站職工兼職管理,系統維護、保養、管理跟不上,對于系統運行出現的問題,不能快速解決,需要上報管護中心等待解決,無法保證在第一時間修理維護。
(一)科學規劃,加大投入。根據不同保護站林區特點,結合地理信息、森林火災、資源管護難易度等實際情況,科學規劃前端監控鐵塔設置數量,在重點地段、站點優先架設,最大限度實現全方位監控覆蓋。
(二)提高認識,加強培訓。加強一線護林員從業培訓,提高思想認識,讓護林員既能熟練操作視頻監控云臺控制系統,同時又從思想深處認可、重視監控系統,在日常工作中,自覺將視頻監控巡查與傳統步行踏查有機結合起來,相互配合,做到既不棄之不用,又不過分依賴。
(三)加強宣傳,互聯互動。加大宣傳,通過新聞媒體、張貼公告等形式大力宣傳林區已經全面覆蓋視頻監控系統的事實及取得的成效,同時積極推進,爭取將林區監控系統接入公安監控系統,實現信息互通,提高對違法破壞林區資源人員的威懾力。
自綜合視頻監控系統投入使用以來,有效降低了太子山管護中心關灘林區的火災發生率,減少了林地火災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造成的資源損失,增加了森林蓄積量;減輕了資源管護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管護效率和質量。系統質量可靠,監控資料可作為檔案資料隨時調用,方便靈活,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總而言之,保護森林不僅是保護人類自己,更是造福子孫、有益當代的千秋大業。建立綜合視頻監控系統,對防范森林火災、保護森林資源、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