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順
摘 要:黑河學院是黑河市人才匯集的戰略高地,不僅有較雄厚的科技人才資源,而且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也人才濟濟。為了適應黑河自貿片區建設的需要,黑河學院要著力增強區域意識,樹立特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服務地方的功能,為黑河自貿片區建設提供路線圖、學理支撐,貢獻智庫力量。政校企聯動打造專業集群,為黑河自貿片區輸送高質量、復合型的創新商業人才,成為科技創新的基地與源泉,通過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直接為黑河自貿片區建設服務,為全面開創黑河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提供科技支撐。
關鍵詞:黑河學院;服務;黑河自貿片區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6?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34-0149-03
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是地方高校的職責所在,黑河自貿片區建設對于黑河學院的發展來講,既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又充滿前所未有的挑戰。黑河學院必須在理念思路上大膽創新,進一步深化改革,著力增強區域意識,特色發展理念,要充分發揮服務地方的功能,適應黑河自貿片區建設的需要,探索政校企聯動打造專業集群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為黑河自貿片區的發展和地方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儲備,黑河學院要加強科學研究,在黑河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發揮智庫作用,探討自貿片區建設規律
黑河學院遠東研究院擁有豐富的智力資源,特別是黑龍江流域歷史與文化研究所、俄羅斯遠東問題研究所、遠東史地研究中心、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備案中心“俄羅斯研究中心”“黑龍江省第二批重點培育智庫”俄羅斯遠東智庫、黑河市政府專家工作站、省特色研究平臺——中俄界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俄羅斯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黑河學院研究基地等研究機構,完全可以也應當成為黑河政府自貿片區建設的“思想庫”和“智囊團”。遠東研究院要精準收集整理俄羅斯遠東智庫文獻資料,努力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歷史地理等開展全面研究,為中俄人文交流與合作、地方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戰略和外交大局,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更好助力黑河自貿片區建設。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黑河學院研究中心要牢記使命,全面貫徹國務院《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和《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精神,從嚴從實按照黑河自貿片區的“建設跨境產業集聚區和邊境城市合作示范區,打造沿邊口岸物流樞紐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功能定位,精準“把握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共建中俄跨境集群契機,創新境內外園區聯動、邊境倉與海外倉互動、跨境產業鏈互補的‘境內外聯動’發展模式”[1]。深入黑龍江大橋橋頭區、黑河自貿片區產業園區、黑河市跨境電商產業園等開展調查研究,探討黑河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建設思路、對策、模式。設立黑河自貿試驗片區建設專項課題,組織相關專家細化研究新課題,精心組織黑河自貿片區建設理論研究,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來推進智庫專題研究,推出符合黑河自貿片區實際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揭示黑河自貿片區建設的規律,在雙循環背景下創造性地提出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推動黑河自貿片區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方案,為黑河自貿區建設提供理論支撐,智力支持,貢獻智庫力量。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匯聚的優勢,為黑河自貿片區黨政管理人員、在職人員提供高水平短期培訓,使其盡快具備自貿片區建設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利用“互聯網+”等新型手段通過網絡教育為黑河自貿片區建設培養大量實用性人才,助力自貿片區勞動者的素質、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促進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在黑河自貿片區建立教學、科研實驗基地,為黑河自貿片區培訓技術人員。建立為黑河自貿片區建設咨詢服務機制,為黑河市委市政府自貿片區建設與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決策需求提供多層次、多領域的建言獻策,精準研究黑河優勢增量研究好點子,助推黑河自貿片區制度創新和工作創新。外貿企業經營者既要有法律知識,也要對俄羅斯法律有基礎了解,黑河學院要全面掌握黑河自貿片區法治需求,充分發揮法律人才優勢多了解情況,找準切入點,做好自貿片區外貿企業法律服務。充分發揮中俄高校教育合作與特色發展論壇及中俄高校各類國際學術會議作用為中俄經貿合作提供一流的咨詢服務和豐富的前沿信息,助力“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助推黑河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建設。切實發揮好黑龍江省俄羅斯遠東研究學術交流基地作用,培育各種形式的創新團隊,建立協同創新機制,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出精品、出力作、出人才,推動研究成果轉化實施,為黑河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服好務。
二、發揮自身優勢,促進黑河自貿片區建設
黑河是中國首批沿邊開放城市,與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素有“北疆重鎮”美譽。黑河學院是中俄邊境線上唯一一所高等學校,其獨特的區域優勢決定了黑河學院在促進對俄布市民心相通、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多年來黑河學院依托區位優勢深化對俄交流合作與俄羅斯多所高校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動和教育合作,利用學科優勢與智庫特色,為黑河與布市人文交流提供了厚重與扎實的研究積累,有效地夯實了黑河與布市關系。黑河學院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化與俄高等教育合作,繼續寫好“搭建中俄人文交流,民心相通之橋”的新篇章,為促進黑河、布市地方合作發展、助力于自貿區提速發展作出新貢獻。舉辦黑河自貿區建設中俄學者學術研討會,充分發揮高校學科專業和人才優勢,集聚專家智慧,切實為中俄經貿旅游合作提供一流的咨詢服務和豐富的前沿信息,聚焦面向俄羅斯遠東、沿邊特色,聚焦營商環境建設,為黑河自貿片區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研究成果和智力支撐,為黑河市委市政府自貿區建設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促進自貿區建設。組織智庫專家俄布市宣講等對俄交流活動,講好黑河自貿區政策故事,增進俄國的理解和認同。加強對俄國經濟、社會、消費需求等的調研,撰寫有分量的高水平調研報告,為黑河市委市政府自貿區建設、擴大對俄開放提高國際化合作水平、進一步拓寬俄羅斯市場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促進自貿區建設。
三、為黑河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人才資源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黑河學院要根據黑河自貿片區經濟、文化及資源特色,切實形成與黑河優勢相結合的特色辦學理念,基于黑河自貿片區建成背景,黑河學院要牢記服務地方使命,將黑河自貿片區建設需求作為學校發展定位、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基本依據,適應黑河自貿片區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黑河學院人才培養模式應與時俱進,調整專業的設置與規模,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自貿片區商貿物流、俄語等專業,力爭與經濟發展保持同步,以戰略思想和變革管理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黑河學院要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與歷史資源,搶抓黑河自貿片區建設和中俄地方合作的歷史機遇,不斷解放思想,著力解決中俄高校教育文化合作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挖掘黑河學院與俄遠東高校高等教育互補優勢,深化與俄遠東高校高等教育合作,不斷提高國際化水平,適應黑河自貿區建設需要,厚植本科特色發展新內涵,培養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國際合作意識,具有參與國際競爭能力的復合型創新人才。“中俄邊境高校應該充分利用合作交流的契機,抓住當前區域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共同開設專業亟須的特色課程,聯合打造實驗、實踐、實訓平臺,將學習結合地方實際,將創新服務地方經濟。”[2]堅持產教深度融合政校企聯動打造專業集群,為黑河自貿片區輸送高質量、復合型的創新商業人才,全面服務黑河自貿片區建設及區域經濟發展。在師資培養上堅持外引內培,聚焦黑河自貿片區的高質量發展在專業建設上統籌發展,大力發揚創新發展的拓荒牛精神,下大功夫著力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通曉俄羅斯遠東問題、俄語能力較強的高質量、復合型的創新商業人才、跨境人才,為黑河自貿片區的發展、拓寬對俄貿易旅游產業和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儲備。利用黑河學院教學優勢,開設網絡影視專業,合作培養影視直播人才,建立影視直播實訓基地,打造就業服務平臺。依托區位優勢深化對俄交流合作產教融合助力于自貿區提速發展。從嚴從實高度重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建設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自貿區產業學院,圍繞自貿區產業學院建設匯聚特色人才隊伍,不斷創出新模式、走出新路子,積極主動融入區域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用足用好中俄青創實踐基地、中俄TRIZ基地等大學生創新創業國際實踐平臺,努力發揮區位優勢、學科專業優勢,促進科創融合、文創融合、思創融合,培養適應黑河自貿片區建設人才。立足黑河邊疆地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市委市政府與黑河學院一體化推進,建立省級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強宣傳,提高黑河的知名度,讓更多的大學生留在黑河,熱愛邊疆、服務邊疆,助力黑河實現現代化。
四、為黑河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而高校是科技創新的主體。黑河學院應努力創新觀點,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高對于高等學校社會功能的正確認識,充分發揮教育的巨大科學功能作用,健全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建立與黑河自貿片區合作機制和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要根據黑河自貿片區建設的需要,加強科技創新,切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產業化的能力和水平,使科技創新與自貿片區發展在高水平上耦合協調,“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精準對接,實現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價值轉化。”[3]為黑河自貿片區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撐,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在黑河自貿片區建立教學、科研、生產聯合體,與黑河自貿片區企業和社會有關方面合辦研究機構和科技企業,合作進行科技攻關、技術改造、技術推廣。緊緊抓住黑河自貿片區建設機遇,用足用好政策紅利,緊密結合專業特色把中俄科技文化藝術產業園做大做強,聚焦新業態為黑河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產教深度融合鼓勵和支持更多教師和學生到黑河自貿片區創新創業,努力提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水平,以科研與產業更好參與黑河自貿片區建設。建立校企網絡型、對鏈式、無縫隙合作機制,不斷提高校企業共同育人、協同育人水平,高質量實現師資共享、資源互補、文化互融、合作共贏。黑河學院要充分運用大數據、互聯網、專用智能化、生物科技等現代科技手段助力黑河自貿片區建設。要打通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鏈接的“最后一公里”,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精準對接,實現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價值轉化;要加大有利于維護國家安全穩定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甚至“冷門”“絕學”等方面的原創性研究,力爭在關鍵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黑河學院要堅持以黑河自貿片區發展的需求為導向的科研方向,緊緊抓住黑龍江省自貿區黑河片區建設機遇,主動對接,積極探索,將高校科技園、產業園等相關政策解讀、普及到位,實現政策落地、落實、落細,全力推進學校中俄科技文化藝術產業園建設高質量發展,直接服務黑河自貿片區建設。充分發揮“省級科普教育基地”作用,經常性地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豐富黑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普及提高黑河人民科普知識,為提升黑河市民科學素質、推動文化惠民作貢獻。充分發揮黑龍江省黑河生態環境研究與普及基地作用,通過環保學術交流、科技賦能、實習實訓、科普活動,引領環境保護協同創新走上一個新高度,為黑河自貿片區綠色發展貢獻磅礴力量。中俄遠東科技文化企業孵化器作為黑河學院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主要平臺和重要窗口,要進一步強化“集中資源、突出特色、服務專業”的發展理念,努力為入駐企業提供工商服務、金融服務等全方位企業孵化服務支撐體系,深入依托黑河學院學科、科研、人才優勢,加強校地合作、人才共享,高質量打造“產學研”高度融合發展的創新平臺,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創新創業人才,孵化高新技術企業發揮重要作用,為黑河自貿易片區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不斷提高服務的效率與效益。大學是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黑河學院要努力提升創新水平,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為黑河自貿片區經濟的生產力。
五、成為自貿片區思想道德文化建設的重要參與者
黑河學院是黑河市人才匯集的戰略高地,不僅有較雄厚的科技人才資源,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也人才濟濟,有條件有能力為黑河自貿片區建設作出思想、道德和文化的直接貢獻。黑河學院要積極到自貿區進行科學普及工作,為自貿區知識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組織專家學者緊密結合黑河獨特的資源、區位、生態等優勢創造性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特別是黑河自貿片區政策,引導自貿區干部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開放合作意識、用好自貿區政策,在觀念上、行動上、體制上與自貿區政策相一致,將精神力量轉化為高質量建設自貿區的物質力量。黑河學院要努力發揮好在中俄教育合作與文化交流上的“橋頭堡”“樞紐站”作用,搭建中俄人文交流,民心相通之橋。黑河學院要加強黑河風土人情、城市新貌、少數民族文化、抗日抗聯文化、知青文化、中俄邊境文化研究,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為聚焦自貿區黑河片區的發展,打造中國最北自貿區的特色品牌,助力黑河自貿片區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黑河學院圖書館等文化資源應當與黑河自貿片區社會共享,充分發揮圖書館等文化資源對自貿片區建設的智力作用。黑河學院要鼓勵支持師生更多融入黑河自貿片區,通過社會實踐參與自貿片區文化建設,在社會實踐中發現重大自貿片區建設理論,并通過基礎研究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依據和方案。
六、黑河學院應成為黑河自貿片區信息化中心
黑河學院應當充分運用網絡手段構建人文社科和科學技術的基本數據庫,推動信息資源共享服務體系的建設,真正成為黑河自貿片區信息化中心,為黑河自貿片區建設提供數字化信息服務。黑河學院圖書館及遠東圖書資源中心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要與黑河自貿片區共享,向社會開放,為黑河自貿片區讀者及專家學者提供更優質的文獻服務和更多的信息資源服務。
參考文獻:
[1]? 劉增偉.最北窗口”展開跨境藍圖[J].奮斗,2020,(15).
[2]? 張偉友,李凌艷.中俄邊境高校合作發展的機遇與優勢及建議[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9,(9).
[3]? 張筠.高校當在科技攻關中“揭榜掛帥”[N].光明日報,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