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
(武漢商學院)
應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內部的商科專業人才培養,可以將職業經理人作為其培養目標,將其專業性、實踐性以及社會性的優勢成分發揮出來,以創辦一個企業項目為基礎,有效建立學校教學和社會實踐結合、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商科人才培養體系。
新文科是符合當今社會實際需求的多學科協同,是和傳統文科教學理念相對應的概念。在對有關人才的培養方面,打破專業化以及學科的限制,以學科之間的有效融合和相關技術的融入為立足點,充分將文科教學的優勢發揮出來,全面打造具有專業復合型以及能力復合型,并且有創新視野的新文科人才。新文科的具體含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全面實現高等院校學科拓展的新路徑。隨著目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要求新文科的發展要有效利用新的創新技術重塑思維體系,這樣可以多視角、深層次的與人文社科內部邏輯聯系相對應,從而進一步促進高校學科發展路徑。其次是全面推進高校文科人才培養創新的新路徑。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在高校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普及,有效運用大數據以及信息技術數字化等新技術,使得虛擬仿真、互聯網在線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成為可能。深度開展產教融合的具體工作,建立創新實踐教學基地也變得觸手可及。因此,高等院校要科學合理的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進一步調整教學理念、逐步創新教學內容、豐富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式以及合理構建教育評價體系等,進一步豐富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最后是全面實現各個學科之間的交叉新突破。新文科建設的概念指的是探究實現社會科學各個學科之間的有效融通,形成和新理科的有效結合,從而全面達成對高校文科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目標,逐步創新高等院校的課程體系,進一步實現結構重塑的目的。
新文科的概念明確提出,是時代的發展需求賦予其新的使命。隨著目前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逐步滲透到社會中的各個領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出現了人們以往從未涉足的比較深層次的社會文化問題。比如社會、法律以及道德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已經沒有辦法來通過某一個比較單一的學科來解決,而基于以文科為基礎的多學科交叉和融合,有助于培養適應目前時代發展需求的新文科人才,全面提高學生專業能力、文化水平、人文素養以及道德品質等,也有助于幫助人們分析、研究以及解決這些實際問題。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數字化以及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在市場上不斷地涌現,這些新技術正逐步改變人們的思維模式以及生產與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出現的新文科,就需要有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特性,新文科的教育理念,必定是以目前市場上不斷出現的新興技術的實質性學科交叉為基礎,實現真正做到跨界協同的綜合型新學術領域方面研究的突破。所以,新文科的內涵并不是簡單的文科結合技術,而是以新興技術為基礎,從市場中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相關學科專業的設置、教學內容以及學習模式等方面進行深度的變革和創新。
新文科建設的基礎是“文”,所以首要工作重點是要夯實基礎學科。和2012年的相關數據進行比對,2020年我國文科專業的種類中歷史學類同比增長15.52%。文科專業中漢語言文學類同比增長27.61%。理科專業中經濟學類同比增長52%。結合2012年的具體數據展開分析和研究,專業布點數2020年文科專業中歷史學類同比增長22.52%,文科專業中漢語言文學類同比增加24.68%,理科專業中經濟學類同比增加16.11%。通過對以上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在我國新文科中的基礎學科種類以及布點數呈上升趨勢的同時,更應該從對學科的不斷完善以及學科創新發展兩個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夯實基礎學科,全面高效促進新文科的建設工作。隨著目前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多樣化。傳統高等院校內部的專業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因此需要新興的專業不斷涌現,比如健康服務與管理、大數據管理與統計學、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數學等專業,在新設文科專業中布點數排在非??壳暗奈恢?,以健康服務與管理為例,從2015年獲批一直到2019年,專業布點數已經逐步達到一百多個,大數據管理與統計學專業布點數將近80個,互聯網金融專業布點數有55個。隨著新興專業在高等院校的不斷出現,布點數也逐漸呈上升的趨勢。
新文科建設的概念,是在更大范圍內將學科專業進行相互交叉的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在國外已經展開了對其的一系列探索以及研究。國外某些團隊提出創立的學科交叉,就包括社會學研究、統計學、歷史學、音樂、法學以及數學等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并且在具體的研究領域取得了比較理想的研究成果。以UCSD為例展開分析,該高等院校創建的藝術、信息技術以及考古中心跨學科中心,就將研究重點放在將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材料等學科的相關技術,用在對文化遺產的鑒別方面。隨著目前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此大環境下,新文科必須要把握機會,積極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不斷做出調整,在高校內部教學重點的八大學科門類內部融合的前提下,不斷的探索文科有效結合復合型人才。比如文科+工科、文科+統計學、文科+法學、文科+物理學等多種創新模式,從而全面培養出更加適應高層次專業化人才的新需求。
目前,我國地方政府非常支持高等院校設立大學生創業基地,通過建立大學生創業基地可以將高等院校、社會企業以及相關產業已有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及優化,為社會培養出更優秀的專業人才以及孵化出更多成功的企業。以創業項目為基本立足點,積極鼓勵高校大學生創辦企業。大學生在實際創辦企業的過程中,可以將在課堂教學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得到有效的運用,使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提升學生在本專業中的實踐能力。高等院校如果可以為校內大學生提供一個創辦企業的平臺,進一步幫助學生把企業創辦起來,就可以全面促使商科人才的培養模式得到更好地實施。
隨著全球經濟的往來頻繁,全球經濟已經逐漸一體化,在此背景下,對于應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商科人才的培養,一方面需要堅守本土理念,注重中國國情,另一方面,高校學生也要將視野拓展到世界范圍,具備國際化視野,有效融入世界經濟,參與國際競爭,進一步培養出具有國際化發展眼光的高水平專業商科人才。為更好的實現以上目標,高校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在引進和培養教師團隊的過程中,要以“雙背景以及雙師型”的標準為依據,也就是高校商科教師最好有在國外學習和進修的經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完成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教學,另一方面對于學生的實踐指導也能提供有建設性的參考建議。并且可以將國外商學院的優質課程引入,高校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實現雙語授課。高校商科教師團隊不僅要有理論派、海歸派以及非常著名的專家學者,還要有優秀的企業家以及實踐者。
商科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綜合性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有效結合市場經濟以及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展開教學工作。積極開展社會實踐,讓商科專業的學生在思維模式、專業技能、理論知識以及環境適應能力方面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教師需帶領學生緊隨社會經濟發展的腳步,了解最新的經濟動態、掌握最新的經濟知識、接觸到最前沿的經濟活動。而要有效實現以上幾點,高校商科教師首先要進入到社會當中,實際參與企業運營方面的工作,建立和地方企業的聯系。結合開展咨詢、擔任企業顧問以及在企業中掛職鍛煉等多種方式深入到企業管理的內部,不斷學以致用,拓展自身視野,及時將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帶進高校教學課堂。將高校商科專業學生帶入企業,同時聘請大批企業家進入到高校為學生講課,傳授給高校商科專業學生目前最新最實用的企業運營以及管理經驗。
應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國的起步比較晚,目前還處于不斷探索的過程中,還未構建出一套專門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高等院校的教學評價體系。應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商科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專業知識、課程體系、人才培養體系、教師團隊以及招生路徑等方面逐步展開。在具體內容以及實際實施過程中也缺乏科學合理的引導。應用型本科高等院校的商科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評價,首先需要打破以往的觀念,構建一種全新的人才質量觀,教學理念要更多地以提升商科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素質培養為基礎,并逐步建立相應的標準體系。要對高校商科專業學生的整體素質展開科學合理的測評工作。進一步將高等院校內部傳統的考試制度進行調整和改變,加強對商科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評價,降低考試的分數成績在學生學業評價中的比重,運用研究性報告、實踐報告等多種形式,帶領商科專業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理論知識學習能力、社會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隨著目前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的產業形式以及商業運作模式在市場中不斷出現。應用型的本科高等院校,是培養以及輸送商科人才的搖籃,該類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應該以服務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為目標。隨著目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需要應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商科專業的學生,可以掌握多方面領域的知識,比如互聯網信息技術、金融學、企業管理以及市場營銷等。所以,對應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商科專業的人才,在培養過程中,需要高校以提升學生能力為教育目標,以各個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為基礎,將各個學科與課程之間的障礙逐步打破,全面形成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全面適應和社會商科人才需求相匹配的教育培養體系。
應用型的本科高等院校在對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展開全面細致的市場調研工作,了解當地的產業運營情況,掌握當地產業的人才需求。結合實際調研情況,將學科專業布局逐步優化,改變高校內的傳統課程設計模式,打破以往單一的課程體系,逐步構建打破各個學科障礙與專業邊界、多角度同時進行參與的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逐步構建多角度、多方面以及多類型的高校課程體系。比如在打破各個學科之間的障礙方面,可以將高校內部的基礎課程體系以及專業課程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有效整合。此外,還可以進一步建立跨學科的公共選修課程體系,或者可以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等創新學科的課程進行有效融合。在高校的課程體系方面,逐步達成專業學習和工作就業的有效融合,在高校課程的授課模式方面,有效地將互聯網信息技術運用其中,逐步實現線上教學以及線下教學的進一步有效融合。
要進一步落實應用型本科院校商科專業新文科構建的目標,在高校的師資方面,需要建立具有復合型知識體系以及學科專業背景較強的師資團隊。比如以高校內部的市場營銷專業為例,高校教師除具備較強的本專業能力外,還需要掌握數學、統計學以及心理學。所以,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新商科建設,需要不斷的探究建立新文科師資力量的標準。在對高校內部教師的管理培訓方面,提升對教師本專業能力的培養,帶領教師在學習領域不斷拓展,不斷學習新知識、新專業以及新的教育方法,向綜合型、復合型教師轉型。此外,還可以運用對校外專家兼職聘任的模式以及專家進入高校進行學術方面指導、開展主題講座等形式,大量將符合標準的專家以及行業內能力強的優秀教師引進到高校,并進一步建立相應的課程評價體系以及反饋評價體系,從而全面引領更多的商科教師向復合型人才轉型。
學生如果要邊創業邊學習,就需要合理的支配學習時間。高等院校要改革傳統的排課時間,以此充分適應高校學生邊創業邊學習的實際情況,允許小學期或多學段制,同時需要盡可能的完善學分制,給學生更多選擇的機會,更合理地安排學習與創業的時間。
在目前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背景下,高等院校對商科方面的人才培養,需要進一步滿足實體經濟的實際發展需求,走產教融合的發展路徑。也就是高校教師既要注重學科理論方面的教學工作,也要加強培養人才對所學專業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在更好地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前提下,和地方的企業逐步構建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就業的系統化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由高等院校與地方企業協同聯動,以企業以及行業領域的實際需求為立足點,一同整合和創新專業,完善高校商科人才培養體系,共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一同招生,建立人才培養方向,一同構建對專業課程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理念的設計與開展。在高等院校學生的社會實踐以及專業課程的實踐方面,帶領高校教師以及學生進入到企業內部,展開全方位的實踐教學模式,讓高校學生進入到具體的工作崗位進行實習鍛煉;讓部分專業課程的企業優秀人才參與到高等院校內部的商科專業課程教學,從而培養出符合企業實際發展需求的商科人才。
本文首先介紹新文科建設的內涵,其次從四個方面闡述應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條件,最后從明確商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將專業和課程體系逐步優化以及建立商科專業復合型師資團隊等方面探討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商科專業人才的培養路徑,希望可以為更好地培養商科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