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霏 何樹欽
隨著我國市場的不斷開放,以及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布局等因素的推動,當前新時期下的港口航運也變得越來越繁忙。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為了保證港口航運的高效、安全、綠色運行,便需要更加重視對港口航運的管理工作,應根據當前的港口航運服務需求,針對港口航運管理現狀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采取相應的改進、完善對策,以優化港口航運管理,促進港口航運事業發展,為我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本文首先闡述了港口航運管理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當前港口航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最后主要就新時期下的港口航運管理優化路徑提出了部分探討性建議,希望能為相關的工作實踐提供參考。在當前的新時期下,應當將港口航運管理作為一項關鍵課題,積極加強研究、探討與實踐,一方面既要客觀、深入地認識到港口航運管理的基本特征及其當前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另一方面更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改進、完善對策,對港口航運管理做出優化,使之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港口航運業發展。
(一)具有服務和生產的雙重性。從整體上來看,港口航運管理既不是單純的服務工作,也不是單純的生產工作,而是兩者兼而有之。從生產方面來講,港口航運是商品、貨物的出入道路和關口,是連接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梁,經濟的發展與之密切相關,所以港口航運管理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生產性工作,對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經濟發展影響甚大[1]。從服務方面來講,港口與航運管理專業本身就屬于第三產業,強調的是服務,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上,港口航運管理需要承擔起海運、裝卸、儲存等一系列的服務職能,以保證港口航運的正常運轉。
(二)資本密集度較高而且業務關系復雜。如上所述,港口航運是商品、貨物的出入道路和關口,因此其資本的密集度相當之高,在日常的港口航運管理當中,任何一點在時間上、技術上的疏忽,都可能導致不小的經濟損失。再者,港口航運的業務關系相當之復雜,在實際的管理工作當中,需要處理大量的細節性事務,協調業務及各方之間的關系,否則就會使港口航運業務的運行變得混亂不堪,導致港口航運效率下降,造成經濟損失。
(一)運營商數量較大、管理難度增加。港口航運是我國市場經濟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的市場開放,以及國內外經濟、物質交流,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而且隨著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布局的逐漸推進,港口航運對我國乃至全球的市場經濟影響將變得更加突出[2]。為了激活港口航運,增強港口航運活力,我國對港口航運引入了競爭機制,即由不同的運營商,來共同承擔港口航運運營。不可否認,這樣的做法符合基本的市場規律,能夠避免一家獨大對港口航運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但與此同時,運營商數量的加大,也使得管理的難度增加,如各家運營商都偏向采用和執行自身的工作規范、工作制度,相互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協調,從而使得港口航運的管理變得繁雜不堪,耗時耗力。
(二)港口航運管理的服務品質較低。在前文港口航運管理的基本特征中已經談到,港口航運管理具有服務和生產的雙重性,其所從事的不僅僅是經濟生產,同時也是在提供各種形式的相關服務,屬于服務行業,其緊密地依附于航運經濟本身[3]。既然港口航運管理具有服務性,屬于服務行業,那就不得不強調其服務品質的問題,只有不斷地完善服務設施、服務內容、服務態度,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確保港口航運更加高效地運行,同時促進港口航運的更好發展。但從現實情況來看,當前我國港口航運管理的服務品質還較低,還沒有徹底的轉變觀念,服務意識未完全樹立起來,在新時期下亟待改進。
(三)港口航運管理的人才資源匱乏。港口航運管理事關重大,與市場、經濟的建設密切相關,因此其逐漸地形成了專門的學科專業,系統化、科學化的研究和實踐港口航運管理。只有具有相關專業知識、能力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勝任如今的港口航運管理工作要求,推動港口航運事業快速發展[4]。然而就現實情況來看,當前我國港口航運管理人才還較為匱乏,不論是在崗從業的專業人才,還是在校教育、培養的港口航運管理人才,數量都還較為有限,不能滿足新時期下港口航運事業快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四)港口航運管理的綠色化轉型速度較慢。不可否認,依靠港口航運所構建起來的全球貿易市場環境對全球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與此同時港口航運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也不容視而不見。在全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各個國家都開始尋求綠色化的轉型發展道路,要求所有的傳統產業節能、降耗、減少排放。港口航運是能耗與排放的大戶,在當前的新時期下必須盡快完成綠色化轉型。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當前我國港口航運管理的綠色化轉型速度較慢,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依然較為突出,與“綠色港口”的理想目標相差較遠。
(一)對運營商去劣存優并建立規范、統一的管理標準。在港口航運事業中引入競爭機制是必要的,如在相互競爭下,運營商的服務質量能夠得到不斷的提升。當然,對于運營商數量較大,所導致的管理難度增加的問題,也必須解決。如首先是應當去劣存優,加大對運營商資質的管理、審核力度,尤其是要關注實際的運營成效,對于資質較差,運營成效不理想的運營商,應當使其逐漸退出競爭的行列,將優質的運營商保留下來。除此之外,還要建立規范、統一的管理標準,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要使不同的運營商在生產、服務過程當中,可以遵循相同的制度,使業務的運轉變得更加協調,減少可能出現的雜亂局面,從而提高港口航運管理的效率。
(二)著力提高港口航運管理服務品質。在新時期下的港口航運管理工作當中,應當樹立起明確的服務意識,端正自身的思想和認知,要認識到港口航運管理是為市場為客戶服務的,尤其是要圍繞客戶的需求,健全相關的設施、設備,完善服務內容,制定服務標準,在海運、裝卸、儲存等各方面,全面提高港口航運管理服務品質。除此之外,作為具體的一線工作人員,其更需要在自身的工作實踐當中,秉持著服務的態度和理念,切實地做好自身工作。
(三)加強港口航運管理的人才培養。為了充實港口航運管理人才隊伍,應大力加強港口航運管理人才培養,尤其是要重視大學高等專業人才的培養。港口航運管理職業群的通識課程集合了國際貿易、經濟、航運、物流、管理等相關職業所必需的通用知識、理論和技能,側重于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專業素質的培養。當然對于一名大學生而言,一般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都只是上馬克思、高等數學以及邏輯學等這類基礎性大課,對于通識課程的學習比較少,到了大學二年級才會有相關知識的學習,而且對于國際貿易、經濟、航運、物流、管理等這類課程,雖然學校會有學分要求,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學不會做重點要求,學生是自我約束性比較差的群體,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教學的強調,便只會想著完成學分就完事了,不會自主地掌握所學知識的深度內涵。所以,必須強調國際貿易、經濟、航運、物流、管理等這類課程的重要性,促進學生進行學習。在港口航運管理專業的教學中,職業發展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在港口航運管理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全面考慮到學生的理論知識的獲取、實踐能力的培養,才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為將來的從業奠定堅實的基礎[5]。
(四)加快速度打造“綠色港口”。航運對全球經濟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是巨大的,超過80%的國際貨運量通過海上運輸完成。但國際海事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海運每年約消耗3億噸的燃油,這些燃油在燃燒過程中會排放出大量的尾氣,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更為嚴重的是,70%的船舶尾氣排放在距離海岸線400千米以內的近海區域,對沿海居民的身體健康極為不利。目前,我國對各個行業都要求轉型升級,朝著綠色化的方向發展,港口航運管理自然也是如此,應加快速度打造“綠色港口”,引入、應用先進的綠色港口技術,控制、減少港口排放。目前關于綠色港口技術的研究集中于岸電設備、綠色能源技術和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系統三個方面,其中,綠色能源技術主要包括電氣化、儲能系統和可再生能源,而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系統主要包括自動引導車、自動裝載車和自動堆操起重機[6]。尤其是岸電設備的應用,能夠大大減少港口船舶污染物排放,可以大步推動“綠色港口”的建設。
在未來的全球市場經濟建設中,港口航運的地位將會越來越突出,應加強對港口航運管理的重視與投入力度,客觀剖析當前港口航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采取相應的優化路徑,將問題一一解決,從而提高港口航運管理的質量和成效,在未來的市場經濟建設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價值。
引用出處
[1]農官彬.港口航運物流服務供應鏈的構建及協調發展——評《港口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理論》[J].熱帶作物學報,2021(08):2528-2529.
[2]黃凌,王寬,姚珺.港口航運業利潤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基于“一帶一路”的順勢與突破[J].青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02):143-149.
[3]曹祎遐,周慶運.智慧港口開啟航運創新生態系統[J].上海信息化,2020(08):34-38.
[4]郭建科,侯雅潔,何瑤.“一帶一路”背景下中歐港口航運網絡的演化特征[J].地理科學進展,2020(05):716-726.
[5]壽建敏.世界航運市場演變和疫情后中國港口發展趨向[J].中國港口,2020(04):3-8.
[6]王成,王茂軍,楊勃.港口航運關聯與港城職能的耦合關系研判——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主要港口城市為例[J].經濟地理,2018(11):15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