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蓉
新冠疫情帶來的沖擊和影響不可否認,但是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可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基礎。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企業要把風險作為第一要務,有效規避風險,有序恢復生產秩序,把成本控制和風險管理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課題。本文分析了倉儲物流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希望能進一步加強企業的風險管理,促進企業穩定、持續的發展。倉儲物流企業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在多個倉庫中儲存更多貨物,考慮到許多投資支出,企業成本控制必須成為風險管理的重中之重。
倉儲成本控制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用不同的方法記錄倉儲成本的利用情況,按配額上限對倉庫成本和倉庫成本進行分配,然后將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進行比較,以衡量庫存業務的績效和影響,提高工作效率,以解決問題為目標,進一步實施庫存成本限額控制。在庫存成本控制中要有效地實施一些原則。一是經濟性原則。如果沒有庫存控制,用來控制庫存的支出不能少于收入。二是誠信原則。存貨成本的控制不能單方強調成本,而應考慮到服務是企業的基礎,同時要考慮質量和成本的關系。三是利益協調原則。降低儲存成本是符合國家利益、消費者和企業自身利益的。物流成本控制是指物流成本的發生,物流業還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首先,要對物流活動的成本標準進行適當控制,嚴格實行成本責任制;其次,根據相關規定,要將物流費用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最后,要將專業人員、消費者、個人活動和日常工作相結合,全面控制成本。
倉儲物流的入庫風險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物流貨品接運。貨品儲運過程中,作為物流與外部物流聯系的重要一環,應明確不同的程序,并進一步分擔人員責任,如不規范的運輸管理,將給物流造成嚴重損失。(2)檢查入庫憑證。一般來說,倉儲憑證通常包括信用證和訂貨合同,它是物流倉庫接收貨物的主要憑證,如果其內容不全或錯誤,后續儲存將變得更加困難。(3)物品檢驗。倉儲物的檢驗應包括量、質的控制,但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數量與質量、單據不全、數量不足等問題,必須按規定加以處理和管理。(4)交接手續辦理。就是需要向收貨人員確認從物流倉庫收到的貨物,即需要明確運輸供應部門和倉庫的相關職責。(5)在庫經營安全風險。倉儲物流的主要內容是貨物裝卸、搬運、儲藏和保養,因其本身的性質會引起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測量誤差以及其他原因如產品丟失等的影響,因此如何避免和減少庫存損失是倉庫管理的首要工作和評價標準。
(一)受倉儲設施的限制。隨著中國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企業對自身硬件系統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長,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戰略目標更加明確。倉儲物流企業的工廠、集裝箱、運輸設備相對陳舊,降低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和聲譽,引發一系列連鎖效應。倉儲物流設備的不合理使用一直是企業控制成本與支出的重要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對工廠設備缺乏重視。倉儲物流企業在面對這種情況下,首先要對其經濟效率進行監控,希望能通過產品銷售盡快提高資金回收率,這就意味著對倉儲物流設施進行必要的維修、維護和更新,這是倉儲物流企業首先要面對的問題。(二)管理方法不當。首先,倉儲物流企業的成本計算和控制過于分散,管理不統一,倉儲物流行業的費用比較復雜,數量龐大,企業很難進行成本分類統計。其次,企業內部管理松散,內部結構不健全,不能積極有效地進行管理,部門間溝通不及時。另外,企業的創新和管理改革并不積極,信息技術的滯后,管理模式跟不上時代變遷,必然導致人員與管理的異化,影響倉儲物流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三)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夠強。倉儲物流企業的工作非常繁瑣、危險,相關的商業周期往往很長。職責經理安全意識不強,大量員工不能接受規范的安全培訓。審計人員沒有進行恰當的資本風險評估,因而無法有效控制成本和其他支出,也沒有深入研究潛在風險,導致企業資本鏈極度動蕩。倉儲物流企業對基層員工的要求較低,直接從基層選拔,沒有進行系統地考核和篩選,由于倉儲物流行業的特殊性,很多員工剛開始工作時缺乏文化,企業忽略了員工的安全發展。(四)信息化、標準化程度不高。物流過程實質上是一個“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綜合過程,只有通過有效地整合,才能達到降低流通成本的目的,落后的計算機化程度不僅會直接造成經濟損失,而且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勞動力、時間和效率的損失。
(一)對倉儲物流技術進行創新。倉儲物流成本控制不等于盲目降低成本,這不符合倉儲物流的基本原理。高效、合理地使用資金、更新和維護設備,確保合適的設備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是控制成本的最佳途徑。例如,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已啟動“智能操作與維護系統”,將事后調查和處理轉變為警示;創新智能倉庫策略,幫助雙箱高速鐵路起重機提高運營效率,啟動“智能運行與維護系統”,啟動“智能交通操作與維護系統”,將事后調查和處理轉變為預警;通過科學合理地規劃來幫助雙箱高速鐵路起重機提高運營效率,啟動“智能運行與維護系統”,從而降低設備磨損率,投資成本。第一,倉庫儲存需要更加的合理高效。工廠更系統地對貨物進行分類,并根據不同的類別進行儲存。在設計車間空間時,應盡可能地利用儲存空間,以便于在運輸過程中裝卸貨物。第二,物流進一步優化,有效的物流路徑篩選,不僅可以保證精確的運輸時間,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進一步加快物流速度,縮短庫存物流周期,縮短產品儲運時間,從而進一步減少儲運時間,進一步控制資金成本。第三,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倉儲物流是為客戶服務的。客戶監管歷來是企業快速發展的決定因素,因此倉儲物流企業必須提高相應的服務水平和質量。要積極收集用戶反饋,加強售后服務,了解客戶評價趨勢,更好地服務于客戶,只有加強倉儲物流企業的成本管理,才能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只有加強倉儲物流技術,優化倉儲設施,才能更好地控制倉儲物流企業的成本。(二)優化管理方式。企業在進行成本費用內部控制時,必須有效地結合管理的相關內容要求,以倉儲物流成本的科學管理為目標,細化各項管理項目,確保各部門、每個員工都能有效地認識成本的管理責任,嚴格監控倉儲物流成本,使各部門、員工都能有效地了解成本管理,并確保貨物在運輸和裝載過程中不受損壞,確保貨物在儲存期間不變質,并獲得企業信譽,促進企業發展,從而從中獲利。企業會計應對企業的潛在安全風險進行評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在經濟發展放緩時,很多倉儲物流企業陷入了困境,只能進行風險評估,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對策。會計要準確預測成本控制的潛在風險,根據大數據信息進行全面評估,識別潛在的安全風險,有效應對。審計員還應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評估,確保每個人都有責任履行相關的職責。在審計人員的監督和審計下,避免企業的經濟狀況出現赤字、虧損和泄露。(三)明確融資方式,加強內部財務控制。要對項目進行風險分析和評估,找出潛在的風險,充分控制風險,吸引外部資金,實現融資的最佳組合,評估企業融資環境。加強內部財務控制,首先要改善內部控制環境,加強對內部控制的理解,做好內部控制的宣傳和推廣工作,創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其次要加強內部監督,完善監督方式,實行綜合管理,確保監督機制的有效性。最后要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為企業財務管理奠定基礎,促進財務制度的修訂、完善和更新,確保企業財務制度的有效實施,實現財務管理體系的優化。(四)重視投資風險管理,加強安全措施落實。倉儲物流企業需要大量的人員,對招聘者,應提供統一、系統的安全培訓。從投資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加強投資風險管理可以降低投資風險,實現資金的有效配置與合理使用,保證財務管理的影響力。所以,重視投資風險管理十分重要,投資風險管理與財務管理的影響直接相關,這樣才能識別風險,做好風險評估,確保風險管理的效果,優化財務管理。同時,要嚴格落實“人、物、事”的主體責任,加強對食品店、內河運輸、國際航運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的三個重要環節和關鍵環節的控制,確保企業成本的有效控制,通過降低生產成本,確保安全、持續、高效地運行。(五)完善的培訓機制,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敬業精神直接關系到企業優化財務管理的發展和落實,因此,全面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敬業精神對于企業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以提高其培訓效率和質量,提高其整體素質,保證財務工作的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促進人才的持續發展。要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就必須創造出一種培養人才的方法,減輕員工的顧慮,創造一個和諧完美的舞臺,讓人才發揮其積極性,實行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加強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總之,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國倉儲物流企業在快速發展,但在成本控制方面也逐漸發現諸如倉儲設施閑置、管理方法不當、缺乏安全意識等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企業應加快倉儲技術創新,優化管理方式,加強安全培訓,進一步加強倉儲物流企業的風險管理,有效促進企業發展,以實現優化財務管理,保證財務管理的長期目標,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引用出處
[1]賈英杰.再論物資倉儲代儲代銷與企業生產成本控制[J].科技與企業,2014(15):109-109.
[2]張旭.第三方石化物流企業業務風險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4.
[3]范媛.國際承包工程中第三方物流企業物流成本分析與控制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2.
[4]呂福友.石油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09.
[5]應玉萍.寧食連鎖超市逆向物流成本控制與運作模式選擇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6.
[6]武氏玄絨,趙啟蘭.中越貿易中的物流成本控制探討[J].物流技術,2011,30(4):6-9.
[7]馬海英.物流企業的內部控制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