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 航
幼兒園是幼兒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幼兒園的物質環境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幼兒園的物質環境包括墻面布置、區角環境、戶外環境等,本文基于“兒童本位”理念,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對幼兒園的物質環境進行分析和評價,以期通過評價推動幼兒園物質環境的調整、優化,以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當前,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同時對幼兒教育的要求也不斷增多。學前階段是幼兒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幼兒規則意識的黃金時期。幼兒園應以幼兒為中心,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物質環境和針對性的教育活動,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庇纱丝梢?,環境對幼兒的健康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應高度重視幼兒園物質環境的創設。幼兒園物質環境應最大程度作用于幼兒,為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良好條件。
幼兒園的物質環境是指園內一切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實物,包括園內建筑、場所裝飾、儀器設備、物理空間的設計與搭配、色彩的選擇與搭配等。幼兒園物質環境的創設是人為的、有目的的、能夠促進幼兒發展的。在建設物質環境時,幼兒園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安全第一。幼兒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教師不能僅考慮環境的教育作用。安全是第一位的,因為幼兒還不具備足夠的安全意識,需要幼兒園做好安全保障,盡量避免意外的發生。例如,戶外活動場地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室內的生活環境中各種掛件和材料的安全性。總之,幼兒園在創設物質環境時,要細致到每一個角落,消除一切安全隱患。
二是鼓勵幼兒主動參與。教師可鼓勵和引導幼兒參與環境創設,幼兒主動參與的過程也是其學習和鍛煉的過程。幼兒親自參與的設計更符合其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能夠滿足他們的興趣和需要。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幼兒與環境、同伴、教師都能產生有效的互動。此外,教師應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全過程,從環境構思到材料的選擇和擺放,再到使用后的反饋等,都應以幼兒的想法為核心,從幼兒視角出發進行設計和實踐。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發揮自身作為參與者、指導者和配合者的作用。
三是材料生動直觀。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有效程度取決于幼兒的接納程度,同時幼兒的接納程度能夠反映出環境創設是否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3~6歲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具有直觀性和具體性,尤其是小、中班幼兒不具備抽象思維,他們只能理解具體、直觀的事物。因此,在創設環境時,教師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選擇生動直觀的事物作為主要材料,創設適合幼兒發展的環境。
四是具有教育意義。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和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在創設環境時,教師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教學目標,通過物質環境的創設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良好的幼兒園物質環境并不是指各種硬件設施的擺放多么美觀、多么整潔,而是能夠最大程度地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幼兒園物質環境的創設要寓教于樂,以幼兒為中心,圍繞幼兒的教育和發展進行。
五是具有藝術感染力。幼兒園應創設具有藝術感染力的物質環境。有關心理學研究表明,一些具體的美的事物可以讓個體感到心情愉悅,從而消除個體與客觀事物之間的情感障礙,使其對具體事物產生親和力與好感,有助于促進個體對客觀事物的接納。幼兒園為幼兒提供具有美感的物質環境,能夠激發幼兒在幼兒園中學習、游戲的興趣,有助于幼兒形成樂觀、自信、積極的良好品質,從而讓幼兒更加喜歡幼兒園和集體生活,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任何評價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評價指標是評價者實施評價的衡量尺度。筆者所在幼兒園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設計了詳細的評價指標。
戶外環境是從園外看到的整體環境,是直接映入人們眼簾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幼兒園的整體形象。筆者在幼兒園實習的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幼兒園的戶外環境,因為進入幼兒園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幼兒園的戶外環境,它相當于幼兒園的門面。戶外環境可以體現一所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因此,戶外環境不僅要整潔美觀,還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筆者對幼兒園戶外環境設計了如下指標。
第一,投放各類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活動器材及大型玩具,以便幼兒開展晨間活動,發展幼兒跑、跳、鉆、爬、擲等基本能力。第二,為了保證幼兒的安全,在戶外設施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設施及器械的牢固程度,注意是否存在可能導致幼兒受傷的異物等,同時還要考慮幼兒的體能。第三,為了便于活動轉換,在設計安裝大型玩具時,要預留出安全間隔。第四,幼兒活動材料必須符合衛生要求、種類多樣。第五,應安裝音箱等多媒體設備。第六,設置不受外界環境影響的植物角和飼養角。第七,保證整體環境的美觀,設施器械整齊。第八,在各個區域設置圖標和標識,簡潔明了地反映區域特點和要求。第九,對環境進行整體優化,區域的空地和綠化帶分布比例要適宜。第十,設置獨立的教職工通道和家長接送通道。
幼兒園墻面環境的創設,是改善幼兒園教育環境、豐富教師教學方法、提高整體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可以突破傳統的班級環境創設模式,讓幼兒成為班級環境創設的主人,與環境進行有效的互動,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有價值的墻面布置,能從視覺上給予幼兒線條、形狀、色彩、構圖等方面的刺激,讓幼兒產生愉悅的情感,同時還能提高幼兒的審美水平。筆者對幼兒園墻面布置設計了如下指標。
一是確保墻面裝飾畫粘貼、懸掛牢固,避免意外傷害的隱患。二是墻飾要圍繞教育主題,充分體現與幼兒園近期教育目標等因素的結合。三是合理設置優秀作品的展示區域,且展示和排列的方式要新穎有趣,體現幼兒的創造力。四是師生共同參與,為幼兒提供直接動手設計、布置的機會。五是設計展示天氣、季節、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的圖像記錄區域。六是循環利用,避免材料的浪費,培養幼兒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七是設置反映每名幼兒成長過程的記錄袋或幼兒成長檔案。
區角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結合教育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在不同區域投放各類材料,開展的適合幼兒發展的活動。在區角活動中,幼兒可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合作伙伴,積極主動參與自主探索活動。區角活動是幼兒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規范幼兒園教育,避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幼兒園區角環境的創設在幼兒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區角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各個區角的設置應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比如益智區的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角色區的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偠灾?,區角環境的創設要服務于幼兒,以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為核心目的。筆者針對幼兒園區角環境的特點,將其分為不同區域,并設計了相應的指標。
1.角色區。第一,要設置獨立的角色區區域標識、進區卡或人數限制標志;第二,角色區規則的說明要圖文并茂,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第三,要有裝飾性的墻飾和支持幼兒活動的墻飾;第四,角色區域的基本材料應在5種以上,材料要整潔美觀,符合幼兒的興趣需要;第五,適合幼兒操作的角色區材料應在5種以上,材料要安全實用、有序擺放,并有對應標識。

2.益智區。第一,要設置獨立的益智區區域標識和進區卡;第二,含有益智區規則的說明,規則說明要以圖片為主,保證幼兒能夠看懂;第三,要有支持幼兒活動的墻飾;第四,益智區活動的基本材料應保證2種以上,材料要合理、美觀、實用、耐用、安全;第五,益智區材料要擺放整齊,并有對應標記。
3.美工區。第一,要設置獨立的美工區區域標識和人數限制標志;第二,要制定美工區區角規則且圖文并茂,易于幼兒理解;第三,有專門供幼兒展示作品的墻面區域,要布局美觀、有藝術感染力;第四,美工區的工具性材料在6種以上,操作性材料要豐富多樣,至少10種;第五,美工區材料要擺放有序,并有對應標記。
4.圖書區。第一,設置獨立的圖書區區域、圍欄和人數限制標志;第二,制定圖書區進區規則,并且以圖片為主,保證幼兒能夠看懂;第三,有支持幼兒活動的墻飾;第四,圖書區區域位置要適宜,選擇溫馨安靜、光線良好的位置;第五,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圖書要多種多樣,以滿足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第六,書籍的擺放要整齊有序,并分為不同種類,有分類標識。
5.建構區。第一,有獨立的建構區區域標識和人數限制標志;第二,制定建構區區角規則,背景墻的設計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第三,材料投放豐富,至少6種,并且要安全、美觀;第四,材料要擺放有序,有對應標記。
評價者可先選定所要評價的幼兒園,再根據上述的評價指標,通過對幼兒園室內和戶外環境的觀察,按照各項指標進行打分。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也可以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訪談,最后根據得分評價幼兒園的物質環境質量。除此之外,評價者可以細心觀察幼兒對現有物質環境感興趣的程度及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比如參與是否積極、是否全身心投入等。評價者也可以對個別幼兒進行訪談,傾聽幼兒的心聲,了解他們對物質環境的評價,再站在幼兒的角度評價幼兒園的物質環境??傊?,幼兒園物質環境的創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物質環境的評價,教師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園區的物質環境質量,從而進行改善、調整,創設更加適合幼兒學習和生活的物質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