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 凡
游戲是幼兒課程的基本形式。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能夠自主完成課程,表達想法。幼兒園的課程與游戲是不可分離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是幼兒園課程改革與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游戲的形式開展美術課程,能將游戲的精神滲透到幼兒園美術課程中,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藝術表現力。本文探討當前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尋找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期推進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的發展,增強幼兒的藝術表現力。
在我國許多有關教育的政策文件中都強調了游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重要地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教師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幼兒園美術課程是幼兒表達自己對周圍環境、世界的認識的課程活動。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是指將游戲精神與游戲理念融入課程,將美術課程與游戲相結合,以游戲化的方式對幼兒進行藝術美的教育。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是幼兒園培養幼兒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有效途徑,能提高幼兒園美術課程的質量,增強美術課程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但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注重教學目標的達成,忽視了幼兒對游戲的需求和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幼兒的成長與發展。筆者對目前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了幼兒園與教師兩個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幼兒園在游戲化美術課程這一方面給教師提供的學習培訓機會較少,導致教師之間無法及時進行交流、學習。二是部分幼兒園在開展游戲化美術課程時,沒有很好地發揮幼兒園管理者和優秀教師的引領作用。
1.游戲化教育理念方面。一些教師對美術課程游戲化的認識不足。有的教師認為,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是在美術課上一直玩游戲。還有的教師認為,美術課程游戲化就是直接把游戲放入美術課程,不用在意游戲內容與美術課程是否銜接。這些不正確的認知,會導致教師在設計游戲化美術課程內容時,生硬地將游戲與美術課程相結合。美術課程游戲化的實質是,在美術課程中貫徹游戲精神,將游戲的娛樂性、自主性融入美術課程。如何設計游戲化的美術課程,如何將游戲精神、游戲要素與美術課程相結合,一些教師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知。
2.課程目標與課程反思評價方面。一些教師在設定課程目標時,沒有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在課程開展中,有的教師過于注重游戲化美術課程目標的達成,忽視了幼兒的主體性,對于游戲化美術課程開展中出現的幼兒注意力不集中、幼兒跟不上課程進度等問題,沒有及時引導幼兒。在課程結束后,一些教師并未做到針對課程開展的狀況進行教學反思,也沒有為下次課程作預設。
3.課程內容方面。一些教師在設計課程內容時沒有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理解能力靈活開展游戲化美術課程。例如,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活動中,教師選擇了晦澀難懂的寫意畫,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只能感知作品中輕微的色彩變化,無法理解、欣賞作品內容,從而對游戲活動失去了興趣。在美術課程主題的選擇上,教師大多依據書本或者幼兒園指定的教學內容來選定主題,沒有立足幼兒的興趣愛好。
4.課程評價方面。在對課程內容的評價上,教師過于注重結果評價,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幼兒的繪畫技能是否提高作為主要的評價內容,而忽視了幼兒在藝術創作與游戲中的表現。同時,幼兒園游戲化美術課程的評價方式單一,主要是教師單方面地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這一做法沒有實現課程評價的多元化。幼兒是課程活動的主體,但一些教師沒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很少運用幼兒自評、幼兒互評的方式進行課程評價。
5.課程環境創設和教具投放方面。一些教師在開展游戲化美術課程時,沒有按照課程的主題和內容創設游戲化美術課程的環境,導致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同時,有的教師未按照不同主題美術課程的需要和幼兒的不同需求來調整教具。
6.教師指導方面。在開展幼兒園游戲化美術課程的過程中,一些教師對幼兒的指導方式存在問題。第一種是教師干預次數過多、影響了幼兒在游戲中自主性的發揮;第二種是教師在幼兒遇到問題時,直接告訴幼兒解決方法,或者僅用語言、肢體動作進行指導。這些不當的指導方式都會阻礙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的開展,不利于幼兒解決問題能力與想象力的發展,也不利于幼兒藝術創造力與游戲水平的提高。
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有利于培養幼兒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針對當前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存在的問題,筆者從幼兒園與教師兩個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幼兒園可以定期開展關于美術課程游戲化的研討會,為教師搭建交流的平臺,讓教師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及時解決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二,幼兒園可以組織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與學習,讓教師深刻理解美術課程游戲化的理念,從而提高其認知水平,為教師開展游戲化美術課程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第三,幼兒園可以發揮優秀教師的引領作用,開展優秀教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以豐富教師的經驗,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第四,幼兒園可以制定教師發展考核制度,根據園區的實際情況,制定考核標準。這種評定考核的方式可以使教師明確自身的問題并及時改正,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1.樹立游戲化教學理念,調動自身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充分認識游戲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性,認識游戲化教學方式對幼兒園美術課程的重要性。在美術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游戲化教學的觀念與意識,主動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觀摩優秀教師的教學課,從而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同時,教師作為課程的組織者與領導者,需要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帶領幼兒在適宜的環境中感受美、創造美。
2.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及時進行課程反思。教師在確定幼兒園游戲化美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時,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合理有效的教學目標應具有預設性、全面性,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可以涉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根據幼兒的最近發展區,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在課程結束后,教師應對課程進行總結和反思,并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探討美術課程游戲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3.設計生活化、游戲化的課程內容。教師在設計游戲化美術課程的內容時,可以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聯系幼兒身邊熟悉的事物,選擇幼兒喜歡的游戲類型,設計生活化、游戲化的美術課程內容,以充分激發幼兒參與美術課程的興趣,使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美術知識,提高藝術創作技能。
4.發揮幼兒主體性,課后及時評價。教師在組織課程時,需要關注幼兒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教學活動的作用。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內心需求,根據幼兒自身的藝術創作表現,綜合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在鼓勵中激發幼兒對美術課程的熱情,從而增強幼兒的藝術表現力。教師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引導、鼓勵幼兒進行互評或自評,體現幼兒的主體性,使幼兒在學會欣賞自我作品的同時也學會欣賞同伴的作品,以提高幼兒的交流表達能力與藝術欣賞能力。
5.創設課程環境,提供豐富的教具。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進行的,教師需要為幼兒創設開放且有序的游戲化美術課程環境,以激發幼兒參與美術創作的興趣和熱情。開放的環境能夠給幼兒營造游戲化的氛圍,使幼兒心情愉悅,以激發幼兒動手創作的熱情。有序的環境可以幫助幼兒明確課程內容和學習目標,促使幼兒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例如,在“畫雨”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播放下雨的聲音,調暗教室的燈光,營造陰雨天的氛圍,使幼兒能更好地感知雨天。同時,游戲化美術課程的開展離不開豐富的教具。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和幼兒的興趣需要,為幼兒提供數量充足、種類豐富的教具。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收集身邊的紙杯、瓶子、報紙等廢舊材料,讓幼兒發揮想象力自由創作。例如,在開展“美麗的花”繪畫活動時,幼兒利用廢舊報紙進行了花朵的點涂創作。
6.加強與家長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師與家長要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與家長溝通,以便更好地開展課程,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7.提高教師的指導水平,將游戲主題貫穿始終。在幼兒進行美術創作時,教師應提高自身的指導水平,對幼兒進行科學的指導。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在進行美術指導時,應該注意語言的生動性與趣味性。當幼兒在創作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先觀察,再選擇適宜的指導方式進行指導,不應直接替幼兒解決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擬人化的說話方式,為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指導幼兒進行美術創作。
教師應將游戲主題貫穿課程始終,保證課程的完整性。例如,在開展繪畫、手工等活動時,教師用游戲導入課程,在課程結束時,教師也應該將游戲融入其中,使游戲主題貫穿課程始終。
綜上所述,幼兒園美術課程游戲化進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幼兒園與教師共同努力。幼兒園要促進美術課程和游戲的結合,教師要將游戲化的教育理念融入幼兒園美術課程中,通過游戲化的手段提升幼兒的藝術表現與創作能力,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與主動性,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