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玲
教師將多樣的生活材料投放到幼兒戶外區域活動中,不僅能豐富和擴充幼兒園的教育資源,還能有效推動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改革和發展,有助于增強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教育時,需要根據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年齡特點,設計和開發一些能滿足幼兒發展需求的戶外區域活動,并投放多樣化的生活材料來為幼兒的戶外區域活動增添樂趣,從而真正發揮戶外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本文將從五個方面進行舉例和論述,以期能為生活材料在戶外區域活動中的投放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導和建議。
在戶外區域活動中投放生活材料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成長需求投放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生活材料,使幼兒在戶外區域活動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所謂最近發展區,就是以幼兒能力發展狀況為圓點,以培養方向為半徑設置出的發展范圍。例如,為了增強幼兒的平衡感和身體協調性,教師可以在戶外活動區投放一些木棍、木板等生活材料,為幼兒設計“過平衡木”的戶外區域活動。為了讓幼兒在戶外活動中充分感受生活材料的應用樂趣,教師可以在“過平衡木”活動的初始階段先組織幼兒在一些比較平坦、幼兒易于掌握平衡的材料上進行游戲。當幼兒逐漸掌握過平衡木的技巧之后,教師可以適當增加活動難度,為幼兒設置障礙物,讓幼兒練習過平衡木。比如,教師可以在平衡木上放置一些塑料泡沫作為障礙物阻礙幼兒前進或者借助教室中的小板凳給幼兒設置一些障礙,讓幼兒學會克服困難,鍛煉幼兒的平衡和協調能力。戶外活動區生活材料的投放需要根據活動內容和現階段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材料的投放既不能超出幼兒的實際認知水平,也不能盲目地投放材料,而是要投放能滿足幼兒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的材料。比如,為了培養幼兒終身鍛煉的意識,教師充分利用幼兒的課余時間,為幼兒設計和開發了趣味“快樂投籃”活動,投籃活動中使用的“球”是幼兒與教師共同利用廢舊報紙和膠帶粘貼的,“籃筐”則是教室中的水桶。在此次“快樂投籃”活動中,教師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并讓同一小組的幼兒先進行比賽,哪名幼兒在規定時間內投進籃筐數量最多,即為小組獲勝者,接著各個小組的獲勝者再繼續進行比賽,決出最后的勝利者。
在現階段的幼兒園教育中,要想充分發揮區域活動和生活材料的作用,教師要從幼兒的成長需求入手,使戶外區域活動的組織和生活材料的投放具備多元化的教育意義。在戶外活動區投放生活材料要以多元教育意義為導向,要在培養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同時對幼兒的品質、素養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影響與引領作用,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全面發展。對此,教師在設計和開發幼兒戶外區域活動時要正視生活材料投放的價值和作用,將生活材料與戶外區域活動相整合,為幼兒創設更具教育意義的戶外區域活動,讓幼兒在參與戶外區域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在戶外區域活動中投放生活材料時,教師要積極為幼兒開發更多的戶外活動教育資源。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資源整合優勢,搜集并整理一些與戶外活動區生活材料投放相關的教學案例和素材,并利用業余時間對其進行分析,從中找出對設計和開發戶外區域活動有所幫助的內容,以此確保戶外區域活動的開展以及生活材料的投放更具效果。比如,教師在組織“戶外運動會”“我是小坦克”等戶外區域活動時,要密切觀察幼兒的活動表現,積極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從幼兒的互動反饋中獲得啟發,為后續教育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教師可以將紙箱、廢舊報紙、塑料瓶等生活材料投放到“戶外運動會”活動中,促使幼兒在愉快的運動中增強身體素質,形成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教師也可以將廢舊輪胎洗干凈后投放到“我是小坦克”活動中,以增強幼兒的觀察能力和運動能力,培養幼兒堅持不懈的精神。由此可見,在戶外活動中投放生活材料時,教師要注重材料的教育意義,充分發揮生活材料的教育價值。

從現階段幼兒園生活材料在戶外區域活動中的投放情況來看,部分教師為幼兒所設計的戶外區域活動和提供的生活材料較為單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參與戶外區域活動的熱情和動力,難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導致幼兒對戶外區域活動產生了一定的抵觸和排斥心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在戶外區域活動中投放更加豐富和多元的生活材料,讓幼兒感受戶外區域活動的樂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戶外活動。
在開展戶外區域活動時,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富有教育意義的生活材料。例如,為了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抓握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搭積木”的戶外區域活動,并投放泡沫磚、爬行墊等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鼓勵幼兒合作搭建。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從家中收集材料投放到戶外活動區域中。比如,為了培養幼兒的愛心和責任感,教師為幼兒創設了“拯救小動物”的戶外區域活動。在“拯救小動物”戶外區域活動中,由一名幼兒負責扮演正在睡覺的獵人,而其他的幼兒則負責扮演準備悄悄解救小動物們的愛心人士。其中,被捕捉的小動物們則是幼兒從家中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動物玩偶。負責扮演獵人的幼兒每隔一段時間會醒來進行檢查,而扮演拯救小動物的愛心人士的幼兒則需要在“獵人”睡覺的這段時間內盡量向“獵人”走去,并從“獵人”的手中取下動物玩偶,如果扮演愛心人士的幼兒在“獵人”醒來時沒有停止自己的動作而被“獵人”發現,則會被淘汰出局?!罢刃游铩睉敉鈪^域活動的開展,不僅能讓幼兒感受到生活材料應用到戶外活動中所帶來的樂趣,還能培養幼兒愛護動物的意識,幫助幼兒逐漸建立愛心和責任感。
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設計戶外區域活動,不僅能提高幼兒參與戶外區域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使生活材料在戶外區域活動中發揮出最大的教育價值。因此,教師在開展戶外區域活動時,要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投放一些更具趣味性的生活材料,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例如,為了幫助幼兒學習和掌握一些舞蹈動作和技巧,教師將舞蹈教學內容和生活材料進行整合,設計了“我做你仿”的戶外舞蹈動作練習活動。在“我做你仿”的戶外舞蹈動作練習活動中,教師將幼兒兩兩分為一組,讓小組中的一名幼兒自主尋找可以利用的生活材料,并將其和一些舞蹈動作進行結合,而另外一名幼兒則需要找出前面幼兒所使用的生活材料,并做出和前面幼兒同樣的舞蹈動作。有的幼兒拿著紅綢作為舞蹈道具,有的幼兒拿著手絹作為舞蹈道具。這樣的戶外舞蹈動作練習活動,不僅鍛煉了幼兒的體能,幫助幼兒掌握了更多的舞蹈基礎動作,還讓幼兒感受到了生活材料應用在戶外舞蹈活動中的樂趣。
在現階段的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至關重要。在戶外區域活動中投放生活材料,能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增強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師要從鍛煉和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入手,利用生活材料為幼兒設計和開發一些操作性較強的戶外活動。
例如,為了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利用幼兒園中的生活材料開展了“戶外廢舊塑料盒大改造”手工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并鼓勵同一小組的幼兒互相幫助。接著,教師教授幼兒制作塑料鈴鼓的方法,讓幼兒在生活中尋找常見的廢舊塑料盒和一些小石子,將小石子放到塑料盒中,制作成鈴鼓。此外,教師還鼓勵幼兒發散自己的思維,引導幼兒嘗試利用廢舊塑料盒制作一些其他物品,如鉛筆盒、小魚缸等。這樣的手工活動,不僅讓幼兒切實感受到了參與戶外實踐活動的樂趣,還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思維,增強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總的來說,教師在戶外區域活動中投放生活材料,能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為了讓生活材料在戶外活動區真正發揮價值和作用,教師需要分析現階段幼兒園開展戶外區域活動的具體情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求投放生活材料。同時,教師要準確把握生活材料投放的適宜度,保證在戶外活動區投放的每一種生活材料都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成長需求,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多元性和豐富性,能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增強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幼兒在戶外區域活動中獲得更多知識和經驗,感受更多的樂趣,從而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