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蓮花
棋類游戲是一項集科學、文化、藝術、競技于一體的智力活動,對幼兒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好處。在幼兒階段,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將棋類游戲與各個領域的教學內容結合起來,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認知能力,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
下棋是我國的一項傳統娛樂項目,一盒棋子,一張棋盤,便可進行一場精彩的對弈。教師將棋類游戲與幼兒教育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可以培養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又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活動的效果。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幼兒棋類游戲具有以下兩個重要的作用。
第一,它具有獨特的教育意義,有利于幼兒大局觀的樹立。幼兒園的棋類游戲雖不如成年人的對弈那么激烈,但也有著獨特的教育意義。在思考該怎么擺棋、怎樣以退為進的過程中,幼兒能樹立大局觀,從而促進自身的成長與發展。
第二,棋類游戲包含了人類的聰明才智,反映了人生的哲學和人生處世的啟迪。在開展棋類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可以與同伴進行直接有效的交流,感悟到一些道理。同時,棋類游戲還能很好地開發幼兒的智力,促使幼兒形成發散性、跳躍性的思維。
幼兒園比較常見的棋類游戲有中國象棋、五子棋、圍棋、跳棋等。目前,部分幼兒園教師的棋藝水平有限,特別是象棋、圍棋的水平普遍不高,有的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在進行棋類游戲時,教師往往只能充當組織者和觀眾的角色,無法及時有效地指導幼兒,導致幼兒整體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程度不高。同時,部分教師對棋類游戲的認識不夠深入,難以達到以棋類游戲發散幼兒思維的目的。
幼兒的規則意識較弱,在進行棋類游戲時,常常出現悔棋、耍賴等現象,在與其他幼兒對弈的過程中難以進行良好的溝通。對此,教師應及時引導,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規則意識。但有的教師不夠重視幼兒在棋類游戲中出現的此類問題,也沒有及時進行有效的指導,導致幼兒無法很好地開展棋類游戲。
在整合棋類游戲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豐富多彩的棋類游戲,拓寬幼兒的學習空間,增強幼兒的社交能力和觀察能力,促使他們在游戲中獲得知識與快樂,并從中獲得啟發,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規則意識。
教師要充分發揮棋類游戲的教育意義,廣泛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棋類游戲。在教育觀念不斷變革、教學方式不斷更新的今天,教師要充分關注各種形式的活動,努力豐富幼兒園的學習內容,以使幼兒教育真正實現其最大的價值,從而讓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在整合棋類游戲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多設計不同類型的棋類游戲,讓幼兒體驗各種各樣的棋類游戲,在游戲中充分開動腦筋,以培養幼兒的邏輯能力和思考能力。另外,幼兒園要加大對棋類游戲的支持力度,把有限的教育資源分配給教師,通過開設圍棋培訓班、開展象棋大講堂等方式提高教師的棋藝水平,以便教師能更好地指導幼兒開展棋類游戲,解決幼兒在棋類游戲中出現的問題。
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發展水平、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教師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棋類游戲指導。
對于小班幼兒,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榜樣示范的作用,親自示范指導,仔細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并采取適當的措施激發幼兒對棋類游戲的興趣。此外,教師可以在區角放置不同的棋類,讓幼兒有初步的探索和認識各種棋類的機會,以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例如,在幼兒對跳棋感興趣時,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簡易的跳棋和棋盤,讓幼兒初步接觸、學習,并為幼兒演示,幫助幼兒掌握游戲規則。
對于中班幼兒,教師可以采取參與式、啟發式的指導方式。有了小班階段的接觸,中班幼兒基本掌握了棋類游戲的規則,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增大游戲的難度,以激發幼兒的挑戰欲。在幼兒遇到難題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促使幼兒主動尋找答案。比如,涵涵和亮亮下了一盤飛行棋,距離終點很近了,但根據游戲規則,如果所投步數大于到達終點的格數,人物需要往回走多余的步數。在這種情況下,兩名幼兒都變得很緊張。于是,教師笑著走過來,說:“飛機馬上就要到了,加油哦!”幼兒回答道:“嗯,就差3步了,可是又后退了5步?!苯處熇^續說:“沒關系的,別的駕駛員也可以幫忙。”這時,樂樂在一旁說道:“老師,我們能不能換個方式,這樣兩個人都不用再回去了,我們可以飛過去,我以前也玩過?!苯處熅瓦@個問題組織幼兒進行了小組討論,大部分幼兒都同意修改規則。于是,教師尊重幼兒的意見,并允許雙方通過協商適當修改游戲規則。
對于大班幼兒,教師可以采取啟發式或同伴互動的指導方式。經過兩年的熏陶,大班幼兒早已掌握了基本的下棋技巧,他們更加注重勝負,很可能因為一盤棋而違反規則。因此,教師的指導重點在于如何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使他們認識到如果違反規則,就無法順利進行比賽。教師可以邀請幼兒充當“小助手”和“監督員”,以有條不紊地開展棋局游戲,并在此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以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同時,教師要告訴幼兒輸、贏不是開展棋類游戲的最終目的,增進與同學的感情、獲得成長才是游戲的價值所在。

游戲是幼兒最重要的“伙伴”,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學習方式,將棋類游戲與幼兒園其他領域的活動緊密結合,以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將棋類游戲與“小馬喝水”游戲結合起來,引導幼兒將棋子當成馬,將棋盤當成一片大草原,開展趣味性的游戲,讓幼兒玩得開心,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多以主題活動的形式呈現,在每次開展主題活動時,筆者都會思考并設計與之相關聯的棋局,以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例如,在開展“小兔拔蘿卜”游戲時,筆者設計了相應的“蘿卜陣”棋局,讓兩名幼兒作為游戲的雙方,每人每次只能拔一個蘿卜,并使自己的蘿卜坑形成連續的五個點,以此來鍛煉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空間優勢,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營造濃厚的棋類游戲氛圍,將棋類游戲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并體現其獨特性、創新性的特點。例如,教師可以在走廊地面、墻壁上張貼棋譜,利用黑板報介紹棋藝知識,并開設專門的棋類游戲活動室。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晨間活動、教學活動、區域游戲等,將棋類游戲滲透到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同時,教師可以在游戲區域設置“棋游區”,盡可能地選擇一些游戲性、趣味性較強的棋類游戲,并允許幼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游戲,以提高幼兒參與棋類游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此外,在整合棋類游戲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玩得更開心。教師應盡量選擇貼近幼兒日常生活的教學內容,并增添趣味性,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教師應提供給幼兒更多的選擇,讓他們自由選擇游戲類型和游戲伙伴,并設法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教師要注重保護幼兒的自尊心,營造開放、自由、寬松的游戲氛圍,重視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體驗感。此外,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共同參與棋類游戲的設計,鼓勵家長與幼兒一起開展棋類游戲,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以充分激發幼兒參與棋類游戲的興趣。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也逐漸融入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引導幼兒開展棋類游戲,以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剪輯棋類介紹視頻中的精彩片段,并配上趣味性的字幕和適合的教學語言進行播放,以加深幼兒對棋類游戲的認識。教師還可以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和興趣特點,設計“躲貓貓—找棋牌”“棋樂大冒險”等游戲,幫助幼兒更好地熟悉棋類游戲的規則,以充分激發幼兒參與棋類游戲的興趣。
綜上所述,目前棋類游戲與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整合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大多數教師已經意識到棋類游戲對幼兒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并試圖以多種方式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方法,將棋類游戲合理融入幼兒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以增強教學效果,滿足幼兒的各項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