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狄 燚 禹佳懿 李雙雙 伍詩怡 范 敏*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各年齡階段線上教育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基礎,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目前,私立早教機構更加注重對嬰幼兒的教育,但缺少對家長教育的規劃和設計。家長通過線上教育平臺,能獲取家庭教育知識,解決育兒難題。但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部分線下教育活動無法正常開展。因此,線上家庭教育指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本文通過了解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具體實施情況,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探索了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合理方式和有效途徑,以期促進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進一步發展,為嬰幼兒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本文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分別對長沙市0~3歲嬰幼兒家長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開展過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教師展開調查。其一,隨機抽取了142名家長作為調查對象,發放問卷142份,回收139份,有效問卷132份,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4.9%。其二,設立訪談提綱,與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開展過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四名教師進行訪談。
問卷內容包括問卷對象的基本情況、疫情防控常態化下0~3歲嬰幼兒家庭教育指導情況。疫情防控常態化下0~3歲嬰幼兒家庭教育指導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家長對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作用的認識,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及評價,開展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時間頻率、家長在實施家庭教育過程中的困惑或期待得到的指導和幫助,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開展形式,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效果,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影響因素。

本文采用的訪談提綱參考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及相關學者的論文,目的是了解嬰幼兒教師對自己線上指導工作的看法,進而了解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現狀。
筆者通過家長對線上教育指導認知情況的調查發現:各個家庭對于如何開展家庭教育的困惑情況存在差異。由表1可知,明確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家長占比為31.82%,視情況而定的家長占比為43.94%,沒有頭緒的家長占比為24.24%。關于線上家庭教育指導作用的認知方面,有57.58%的家長認為是給予家庭教育指導,24.24%的家長認為是分享嬰幼兒教育資源,18.18%的家長認為是加強師幼溝通。

表1 家長對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認知情況(n=132)
由于0~3歲嬰幼兒的年齡小,身心尚未發育成熟,大部分家長對這階段的教育存在“嬰幼兒只需要生活好”“不哭不鬧”“不需要學習任何東西”的錯誤想法,往往會忽視0~3歲嬰幼兒的家庭教育。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教育部倡導“停課不停學”,家長可以通過線上形式了解各種家庭教育的內容。但由于家長對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認識不夠,無法對嬰幼兒開展有效的家庭教育。
由表2可知(見下頁),家長接受的線上家庭教育指導以推薦學習資源為主要內容,占比為74.24%;線上師生互動占比63.64%;學習疫情防控知識占比為56.06%。由此可見,對于這三個方面的指導,家長均有涉及,且接受情況相差不大。在“家長希望得到的家庭教育指導內容”中,經典家教書籍和家庭教育技巧占比較高,分別為65.91%和60.61%;家庭教育基本知識和應對具體家庭教育困惑的建議占比較少,分別為38.64%和29.55%。由此可見,0~3歲嬰幼兒的家長對于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有所側重,差距較大。

表2 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n=132)(多選)
由表3(見下頁)可知,在線上家庭教育指導內容中,0~3歲嬰幼兒對繪本故事和親子游戲最感興趣,占比分別為64.39%和68.94%;而家長對健康教育、社會性教育和語言教育最感興趣,占比分別為59.85%、65.15%和59.85%。由此可見,家長和嬰幼兒對不同領域的學習需求不同。

表3 0~3歲嬰幼兒和家長對線上家庭教育指導內容的興趣情況(n=132)(多選)
由表4可知,一周參與2~3次線上家庭教育指導互動的家庭最多,占比為40.15%;參與線上家庭教育指導互動時間在10~20分鐘和20~30分鐘的家庭較多,占比分別為37.88%和37.12%。由此可見,多數家庭愿意接受10~30分鐘的線上家庭教育指導,并且頻率保持在一周2~3次。

表4 家長參與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時間、頻率情況(n=132)
由于不同家庭的情況不同,導致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存在一定困擾,如授課過程中經常被打斷。如何根據不同家長的需求合理安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時間,充分發揮線上渠道的作用,突破時間、地點的限制,這需要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嘗試。
由表5可知,早教機構開展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以線上互動為主要形式,占比為71.21%。而一名受訪教師在被問及開展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主要形式時,表示“以錄播和直播課程相結合,對嬰幼兒進行一對一游戲指導的形式為主,家長則一同參與并提出相應的育兒問題,由我們進行解答”。另一名受訪教師表示“主要是以微信文字溝通的方式進行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由此可見,早教機構開展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形式相對單一,指導平臺以釘釘和微信為主,占比分別為61.36%和67.42%。專業人士線上講座、慕課、翻轉課堂、網絡家長學校等新形式還未被廣泛采用,這些新形式能為0~3歲嬰幼兒的家長提供優質的線上家庭教育指導,同時釘釘、微信等平臺面向受眾更多是網絡用戶,缺乏為0~3歲嬰幼兒家長量身定制的服務。

表5 家長接受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形式和平臺(n=132)
由表6可知,絕大多數家長認為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為自己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占比為73.48%。由此可見,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能為家長提供支持,幫助家長解決部分問題。但有兩名受訪教師在訪談中提及:因為在開展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時無法看到家長及嬰幼兒的真實表現,常常會覺得指導效果不佳。通過調查嬰幼兒參與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積極性的情況,筆者發現大部分嬰幼兒能積極參加,但需要家長的提醒,占比為46.21%。由此可見,0~3歲嬰幼兒對于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認可度較高。在指導效果方面,指導教師、家長和嬰幼兒的認知偏差反映出線上家庭教育指導在開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師的指導成果轉化不理想、幼兒的年齡特征影響了指導效果的顯現等。

表6 0~3歲嬰幼兒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反饋情況(n=132)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方式的興起,線上平臺逐漸成為0~3歲嬰幼兒的家長獲取科學教育知識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家長需要從多渠道展開學習,認同線上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價值,有意識地借助互聯網平臺開展家庭教育。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豐富的線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多參加異地學術交流、名師分享會等活動,以提升自身家庭教育指導的水平和教學能力。


線上教育的興起,要求教師結合線下教育經驗,開展線上家庭教育指導,主動適應并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線上家庭教育指導需要教師提高思想認識,以家長為本,考慮每個家庭的特殊情況,如面對無法參與線上互動的家庭,教師可采用錄播形式開展指導。在完成線上家庭教育指導后,教師要積極收集家長的反饋信息,利用大數據分析問題、發現不足并進行改善,幫助家長獲得更加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促使嬰幼兒能得到更加優質的家庭教育。
1.建立線上教育指導平臺,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線上平臺存在溝通便捷、不受時空限制、獲取成本相對較低等優點,且家長能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使得指導更加高效。因此,各早教機構可以建立自己的線上教育指導平臺,創建直播教學、親子互動、教育理念分享、一對一問詢等家庭教育指導板塊,為家長解決部分育兒難題。
2.聯合各類網絡平臺,開發線上家長學校。通過調查,筆者發現家長接受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平臺主要為微信和釘釘,這二者受眾范圍較廣,無法精準服務0~3歲嬰幼兒的家長。因此,社會團體或有關部門可以通過開發有特色的線上家長學校,創建更加系統、專業的平臺,如設置線上直播、教育資源分享、名師答疑等功能板塊,有效解決家長的育兒難題,以達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導效果。
1.規范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0~3歲嬰幼兒正處于身心飛速發展的時期,家長和教師需要針對0~3歲嬰幼兒的特點提供相應的指導,這對家長及教師的綜合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互聯網本身具有信息雜糅、來源不明的特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相關部門可以出臺相應的文件,為教師開展0~3歲嬰幼兒家庭教育乃至該年齡階段線上教學提供指導和參考。
2.加強教師職業技能培訓。在開展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過程中,部分教師缺乏家庭教育指導經驗,不夠熟悉線上平臺的操作,不夠了解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流程,導致線上家庭教育指導的效果不夠理想。因此,早教機構可以通過聘請家庭教育專家團隊對教師進行指導、加強對線上平臺操作的培訓等方式,豐富教師的理論及實踐知識,以達到更好的家庭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