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卓勇良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原所長、浙江省信息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
浙江作為暢通境內外的外向發展樞紐和高地,只能強化、不能弱化
2021年浙江經濟有一個亮點,GDP增速有較大概率重返全國前8之列。上一次浙江GDP增速居全國前8之列是2004年。
浙江總是有著按捺不住的活力。對此,可有多視角分析,諸如制度視角的市場化、主體視角的民企、公共服務視角的政府改革、空間視角的城市化等,均居全國前列。然而,所有這些均須有一個阿基米德式的市場支點。就浙江言,就是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浙江外貿出口艱難起步。1978年,全省出口僅5240萬美元。1979年至1983年,全省出口商品收購總額增長比全省工農業總產值增長低1.0個百分點。1980年,浙江開始具有外貿出口自營權。當時,全國采取1美元換取2.8元人民幣的內部結算價,各地出口積極性大增。
在浙江,只要放手讓大家干,一定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1980年,上海“挖”走臺州繡品廠,驚動省里領導。時任省長李豐平,及時召集有關部門領導在當時的省人民大會堂專題研究一整天。結論是,敞開大門,尊重企業,以競爭促進浙江外貿發展。這是我進機關后,前輩帶我的最初一項調研,宛若昨日。
浙江外貿出口展現出了強烈的沖勁。外貿出口先是低基數下快速增長,基數增大后進一步加速。1980年以來的前三個10年間,第一個10年增長9.0倍、第二個10年增長8.9倍、第三個10年增長9.3倍。1978年至2011年,全省外貿出口按美元計算年均增長28.7%,比全國高11.4個百分點,增長7000倍。
外貿出口逐漸取代內需,成為浙江經濟發展的主要市場因素。浙江商品出口總額相當于GDP的比重,2006年最高時達到52.6%,此后至今,這一數據持續居30%以上。1978年至2020年,浙江GDP年均增長11.6%,比全國高2.4個百分點,僅次于廣東、福建,居全國第三位。
風云突變,全國外貿出口2011年以來斷崖式回落。當年全國外貿出口增長比2010年回落11.0個百分點,次年繼續回落12.4個百分點。2011年至2020年,全國外貿出口年均增長僅3.5%,浙江外貿出口年均增長6.0%,均大幅回落。
多謝浙江經濟10余年來堅持不懈的轉型。著力拓展國內市場,出口依存度持續降低,最低的2017年為36.5%,比最高年份低16.1個百分點。著力發展進口貿易,2021年1-11月進口增速比全國高9.0個百分點,進口額占全國6.5%,比2015年上升2.3個百分點。著力加快技術進步,據測算,2011-2020年浙江規上工業技術進步貢獻率74.7%,比2011-2019年的72.0%上升2.7個百分點。
外向漸弱而內向漸強的浙江經濟,2021年GDP增速重返全國前列。改革開放至2021年的43年,浙江經濟增速有16個年份居全國前5位,其中5個年份居全國第一,有12個年份居全國第20位以下。2017年以來,浙江GDP增速在持續10年居全國11-20位,在全國的位次再次逐漸上移。
然而,內向趨強的浙江或將不利于其他省份的經濟。就在浙江出口依存度最高的一段時間內,全國區域發展差距開始逐漸有所縮小。而在浙江出口依存度逐漸下降時,全國區域發展差距又一次開始擴大。這或許是浙江加強內向發展時,有可能一定程度地壓縮了一些省份的發展空間。
像浙江這樣的省份,一定要外向發展。這不僅有利于浙江,更有利于全國。如果浙江外向發展受阻,因其具有較強韌性而轉身向內,就像2021年那樣,經濟增速依然能進入全國前列,然而卻將擠壓國內市場,影響一些省份發展。浙江作為暢通境內外的外向發展樞紐和高地,只能強化、不能弱化。
全球外貿出口2022年或將大幅回落。根據WTO在2021年10月的預測,2022年全球出口額增長將從2021年10.8%,降至4.7%,回落一大半;全球GDP增長將從2011年5.3%降至4.1%。實際未必如此,但預期較弱是確實的。
正因這一狀況,浙江更須強化外貿出口為主體的外向發展。浙江人均GDP目前僅美國1/4、居民人均收入僅美國1/5,區域發展任重道遠。浙江外向發展有四大優勢,產業鏈優勢、物流優勢、長三角的超大規模集聚優勢及勤勞智慧肯吃苦的文化優勢。當下因為存在著若干體制機制障礙,財政貨幣政策具有局限,關鍵仍是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