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蓓蒂
國有企業若想提高資金利用率,必須重視企業運營過程中的資金管理。利用合理的方法減少企業的閑置資金,確保資金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國有企業產生不必要的資金成本。本文通過深析資金管理工作的不足,提出合理建議,希望可以對促進國有企業完善內部資金管理工作,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有所幫助。
由于國有企業的部分項目對資金需求量大,且短時間內無法變現利用,致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資金風險。若企業缺乏專業的資金管理人才,則企業只能通過單一渠道進行融資,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極易出現違約風險。而且單一的融資渠道,極易導致企業因為融資金額受限而影響企業的發展。為了解決這些弊端問題,本文總結了強化資金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可供參考。
(一)資金方面的安全隱患。國企在現金管理方面的問題頗多,比如出納未經領導批準隨意將保險柜的鑰匙委托他人保管;出納不注重密碼安全,直接或間接地告訴他人。甚至出納員離開崗位之前,并沒有妥善保管現金、支票及印鑒等相關物件。導致企業出現現金被隨意挪用違規套用現金及私設小金庫等情況,資金安全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對于銀行存款方面的管理,通過出借賬戶給外單位(個人)使用,為其代收代付或轉賬套取現金;未經批準私開銀行賬戶或者由同一個人保管個體印章及預留銀行財務專用章以及由非財務部門的其他業務部門銀行賬戶進行銀行賬戶的管理、操作等行為,都有可能使國企資金處于失控狀態,資金完全不被監管風險指數就越高[1]。
(二)資金管理太過分散、資金使用效率低。資金的分散化管理容易導致國企集團無法有效監控下屬企業的資金運行情況,導致大量資金散布在分公司,資金利用率得不到相應的提高,容易出現存貸雙高情況現象,使得融資成本增加。而且國有企業集團,在資金分散管理模式下,形成了信息孤島,無法合理配置資金資及相關融資決策的制定。使集團公司的規模、效應得不到良好地發揮。不利于獲取更多融資優惠、降低成本。每年都會出現出納卷款跑路、資金鏈斷裂等一系列問題。企業為了擴大規模通常會涉及更多產業,通過設立分公司開設獨立戶頭,這樣就直接導致企業資金無法得到集中控制。一旦面臨重大項目的投資,短時間內無法完成資金集中籌措,付款能力及償債能力均受影響,致使資金利用率低下。部分國企的存貨占用大量資金,短期內無法完成銷售變現,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無法支撐企業的正常運行。
(三)資金內控不足、缺乏風險意識。國有企業在資金風險管控過程中,雖配備專業的財務核算人員,但相關的財務人員卻側重于資金核算工作,疏于資金的內控管理。由于缺乏資金的風險意識,財務人員在分析資金使用過程中,無法采用合理的方法規避風險。而且很多企業的資金內控制度,并未落到實處,在實際的資金管理中,無法統一管理眾多子公司,達不到全面掌控資金流動的效果。受傳統經營模式的影響,很多國企領導的資金風險管理意識不強,在資金流向、資金使用額度及資金監管等方面的管理相當薄弱。領導忽視,財務管理人員在資金管理工作方面表現的也不太積極,導致企業風險較大的資金流動項目,無法從根本上進行風險規劃,降低資金使用風險[2]。
(一)避開資金管理誤區。多數企業為了追求規模、趕上市場的大發展,用自身積累的錢擴大業務,但卻忽略了拓展業務必須匹配的資金問題。比如一個項目原本做的挺好,籌措一定的資金之后就開始新項目的建設,而新項目的貸款資金用完之后,該項目還沒投產。將原來的項目資金注入新項目,則會導致老項目無法正常運轉,新項目短期內無法投產的局面,于企業來說,忽略資金匹配,將短期資金用于長期項目,就會面臨著資金流斷裂、瀕臨倒閉的危險。此外,企業資金成本支出過大,運營成本中占比過重就會依賴于銀行資金,若企業沒能平衡好債務資金的風險與收益,就會導致企業出現債務違約。而且,企業內部資金流程的各個環節也應高度重視。只有充分審視各個環節資金使用的合理性,才能盤活企業內部資金。比如生產環節的報廢品、物流環節的運輸成本以及應收款資金沉淀等都無法發揮資金效益。因此,在實行資金管理工作時,應注重資金匹配及內部資金使用環節的合理性與效益性,避免過度依賴銀行資金[3]。
(二)優化資金管理體系。資金管理幾乎滲透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所有環節,是財務管理的重要職能,因此,國有企業內部各級單位的資金管理部門職責,必須明確界定,相應的崗位分工也應足夠明晰。建立統一的流程標準,實行資金管理平臺化運作,力求各項操作流程標準化進行,實現整個集團企業的資金業務統一管理。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可以依托全球資金池的運營,實現資金有效調動,滿足企業內部成員單位正常運營的情況下,最大限度降低外部融資成本,使企業集團資金的整體收益得到有效提升。
(三)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完善現代國有企業的經濟制度,需要從政府層面,強化國企管理人員的改革意識。使其提高自信,各司其職,大力培養興業有為、協調運轉能力超強的國企管理人才團隊。在國企業資金運營管理方面,管理者應主動與地方協調溝通,靈活運用政府投入的資本,提高資產變現能力。加快資金運轉速度并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相應的制度規范進行資金的監管、分配及調劑使用等,力求提升資金效益。國有企業應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投資風險評估及相應的決策機制,堅持依法決策,力求做到精準投資。國有企業應在政府的支持下,將有資金收益(如供水公交,燃氣等)的基礎產業進行再度開發、利用,進一步打造企業自身的業務能力及利潤來源,以此促進資金使用率的提升。國有企業面向市場,應堅持改革創新,以多元化發展的戰略思路,獲取更多資金回收快的項目,確保企業資金獨立,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抓住防風險、穩投資的改革難點,嚴格管控項目建設成本及融資成本等,進步提升企業資金管理水平,實現資金合理管控[4]。
(四)優化投資模式,提升資金運轉能力。
國有企業應堅持將資金作為公司賴以生存的發展條件,超前謀劃企業的資金需求,全面謀劃企業的債務結構的同時,有效分析資金規模,充分了解企業擴大可持續融資的能力,滿足項目建設的需求,確保項目的發展進度。此外,國企企業還應提升自身獲利能力,將業務經營所得資金用來償還債務,以內部融資的方式減少資金成本。可以通過市場配置,政府引導等手段開展資本運作,以吸納民間資金、發行可轉債等多元化融資方式,為企業積累資金,使企業的資金運轉能力得到有效保障。基于法規政策的允許及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加強投資創新,并及時清理各種賒欠款等類有問題的資金,多渠道投資促進閑置資金提升收益的同時,有效避免呆賬[5]。
(五)實現資金集中管理。國有企業應持續創新資金體制,進一步提升資金調動能力,為企業的發展增加活力。集團總部統一財務管理制度,在使用資金時嚴格審批,對資金的安全使用及調度應嚴格監管。完善債務風險防范制度,做到提前籌劃債務風險,做到防患于未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集團資金管理系統,使集團化的資金管理體系能夠通過對全集團現金收支、現金留存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避免資金被無效占用,維持企業收支平衡,促進資金周轉效益有效提升。
(六)加大資金監管力度。資金安全管理,必須從資金的監管流程抓起,通過行業資金監管體系有效監控每一筆資金流出。在此過程中要不斷對該監控系統進行優化,比如可以采用二維碼掃描等技術,避免手工審批或電子審批存在的各種弊端問題,有效防止財務違規行為導致資金損失。徹底優化內控制度,充分發揮財務監管職能,堅持對財務人員進行再教育培訓,使其提高風險意識,重視本職工作。有效避免只側重于算賬、報賬的角色誤區。嚴格落實財務制度,持續分析資金運營活動,做好財務收支計劃及費用預算等方面的監督檢察。充分把握資金流向及用量,加大資金運轉的監管力度,及時診斷資金運轉存在的偏差,進一步強化風險防范措施。完善企業內部的銀行機制及高速資金配比關系,有效調整各個經營環節資金運行的不合理情況。建立匹配企業生產的資金運轉體系,集中企業內部的閑散資金,做好各賬戶的對賬與盤點,充分掌握庫存結構與資金回籠情況,避免資金因為分散而被浪費[6]。
總之,國有企業若想提升資金利用率,完美規避風險。可以通過優化資金管理體系,集團上下共同提高資金管理方面的風險意識,持續優化監管系統。進一步盤活閑置資金,充分挖掘資金增值潛力。各個部門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合理開展清倉查庫工作。通過完善相關的資金管理制度,明確財務人員的各自權責,加大力度監管資金運動的各個環節,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力求減少資金占用。采用多渠道的融資模式,為企業節約成本。
引用出處
[1]李麗蓉.關于國有企業財務資金管理的思考[J].時代經貿,2020,No.505(08):23-24.
[2]羅凌鳳.關于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有關思考[J].中國商論,2020,000(010):P.121-122,172.
[3]田錦瑞.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市場,2020,No.1043(16):89-90.
[4]楊卿.關于如何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商論,2020,000(008):P.169-170.
[5]熊金駒.關于加強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大眾投資指南,2020,No.368(24):41-42.
[6]陳麗麗.關于加強房地產企業資金管理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000(00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