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鄔愛其
盡管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人才、科技、資金等資源有限的情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成長能力和盈利能力卻表現依然出色。“小巨人”企業的韌性成長經驗,值得廣大中小企業學習借鑒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深耕細分市場、注重技術創新、市場份額較高、質量效益較好的優秀中小企業。根據工信部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的要求,“小巨人”企業要符合經濟效益、專業化程度、創新能力、經營管理等條件。我國已構建起了以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為主體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我國已有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中,浙江以470家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我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和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也是廣大中小企業尋求高質量發展的榜樣力量。
近年來,外部市場、技術等環境日趨復雜多變,個性化需求、數字化轉型、產業鏈重構、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給廣大中小企業持續發展帶來極大挑戰。盡管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人才、科技、資金等資源有限的情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成長能力和盈利能力表現卻依然出色。“小巨人”企業的韌性成長經驗,值得廣大中小企業學習借鑒。以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的300余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作為分析對象,分析發現“小巨人”企業在復雜多變環境下的韌性成長表現尤為亮眼。
持續較高速度成長。隨著市場競爭逐漸加劇,科技和產業變革不斷加快,中小企業持續成長總體上面臨著較大壓力。“小巨人”企業深耕細分市場,在產業鏈特定環節提供產品和服務,大多是生產零件和部件的配套企業。由于這些企業往往與供應商、客戶建立起了長期導向的緊密合作關系,能夠提供性價比較高的優質產品,助力企業實現持續成長。2016-2020年,“小巨人”企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速度都保持在20%以上,成長能力高于同期一般制造業上市企業,成為韌性成長的典范企業。
盈利水平較為出色。“小巨人”企業不僅實現了持續較快成長,還保持著較為出色的盈利能力。盡管“小巨人”企業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由2016年的16.47%下滑到2020年的12.56%,但仍高于2020年單項冠軍上市企業的10.37%。“小巨人”企業的銷售毛利率相對穩定,2016-2020年維持在40%以上水平;銷售凈利潤則由2016年的14.12%提高到2020年的15.32%;人均創利水平持續提高,由2016年的12.53萬元增長到2020年的18.57萬元。這表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發展質量水平總體較高。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我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和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也是廣大中小企業尋求高質量發展的榜樣力量。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保持著較高質量的韌性成長能力,那么是哪些內部因素支撐和確保這種韌性成長能力呢?結合案例企業和統計數據分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韌性成長的密碼主要包括:
創新資金和人才要素的持續投入,使得“小巨人”企業能夠聚焦特定領域開展技術攻關,持續改進流程工藝和開發優質產品。
愿景使命引領,長期戰略導向。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大多是長期主義者,強調愿景使命內驅企業持續成長。明晰的愿景使命,不僅明確了“小巨人”企業的發展方向與戰略目標,還會激勵和匯聚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助力企業持續穩健發展。如“小巨人”企業恒鋒工具,以成為世界頂級緊密刀具企業為企業愿景、為制造業善工利器作為企業使命,30多年來持續研發創新,為汽車零部件、電站設備、飛機零部件、精密機械等制造領域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發展成為中國現代精密高效刃量具行業領航者。
持續高強研發,創新驅動發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視創新驅動發展,持續增加創新投入來提高企業創新能級。一是加大研發創新投入。“小巨人”企業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由2018年的7.07%提高到2020年的7.46%,高于一般制造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研發強度。二是擴大研發人員隊伍。“小巨人”企業注重培養壯大研發人員隊伍,企業研發人員平均數量由2016年的124人增加到2020年的188人;研發人員占企業全部職工人數的比重穩中有升,由2016年的21.87%提高到2020年的22.54%。創新資金和人才要素的持續投入,使得“小巨人”企業能夠聚焦特定領域開展技術攻關,持續改進流程工藝和開發優質產品。
資源深度利用,效率筑牢根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多為中小企業,資源相對有限,企業重視深度挖掘和利用各類資源的潛在價值,對要素資源實現了較高水平的利用率。一是“小巨人”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率較高。如“小巨人”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含應收票據)從2016年的3.90提高到2020年的4.39,盡管總資產周轉率由2016年的0.69小幅下降到2020年的0.57,但也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二是“小巨人”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較高,人均營業收入由2016年的88.45萬元提高到2020年的119.04萬元。在中小企業缺乏明顯規模經濟性的背景下,“小巨人”企業持續挖掘資金和勞動力等要素資源的使用效率,以高運營效率促進高盈利績效。
精益運營管理,持續降本增效。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視使用精益理念和方法來改進生產和運營管理,大多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成本管控體系,不斷降低各類運營成本。一方面“小巨人”企業通過與客戶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發揮自身在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品質和品牌優勢,以相對較低的銷售費用來維護和增強客戶關系。在市場競爭日益劇烈的情況下,“小巨人”企業的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不斷降低,由2016年的8.90%降低到2020年的7.90%。另一方面“小巨人”企業通過加強規范化和精益化管理體系建設,注重精簡組織機構、優化業務流程、強化合作文化等,持續降低各類管理經費,管理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由2016年的13.29%較大幅度地下降到2020年的7.27%。持續降本增效有效做強了“小巨人”企業的競爭力和盈利水平。
資產負債較低,嚴控財務風險。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注重財務風險管控,以實現持續穩健經營。一方面,“小巨人”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保持在較低水平,由2016年的33.44%降低到29.28%,較低的財務杠桿增強了企業應對外部市場環境突變所帶來的財務風險。另一方面,“小巨人”企業高度重視將償債能力保持在較高水平,企業的流動比率由2016年的3.51提高到2020年的4.32,企業的資產變現和短期償債能力較強。較低的債務水平和較強的償債能力,使“小巨人”企業總體處于財務穩健和健康區間,抗御內外部風險的能力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