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前鋒 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首席專家、信息化研究咨詢部主任
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須多措并舉,協同推進權屬清晰、流動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數據要素市場構建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在全球經濟運轉中的價值日益凸顯。2022年5月,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浙江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試點實施方案》。作為數字經濟大省,浙江率先開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有助于推動產業聯動、優化經濟結構,塑造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競爭優勢,意義重大。
搶占全球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需要。圍繞數據分析處理需求而產生的分布式計算、高性能計算、圖計算、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等“計算力”體系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構建數據要素市場,充分釋放數據紅利和創新紅利,將是搶抓數字經濟全球競爭新賽道優先權的全局戰略。
有效解放數字化生產力的必由之路。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意義,一方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推動新型產品和服務的創造;另一方面作為參與分配的要素,背后涉及經濟結構的變化,尤其是對原有生產要素的替代,而經濟結構的變化和要素的變遷對生產分配帶來影響。數據要素目前還存在界定權屬、評估質量、有效定價、可信流通等問題,只有通過建立合理的市場化配置機制,才能解放和發展數字化生產力。
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數據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特征:一是流動的低成本;二是供應能力的長期性;三是應用場景的泛在性。如以數據為核心投入的新型制造系統,正在取代原來剛性生產系統。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有助于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將數據資源“勢能”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動能”。
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須多措并舉,協同推進權屬清晰、流動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數據要素市場構建。
探索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試點。探索建立“政—政”數據共享、“政—企”數據開放、“企—政”數據匯集和“企—企”數據互通四個方向的數據要素流通公共服務體系。一是試點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研究制定授權運營指引,規范授權方式、標準、條件、程序、運營行為等。二是探索建立社會化數據統一獲取和合作機制。依托各級公共數據平臺,匯集采購需求,促進政府采購數據共享。分類制定社會數據采購標準,依托數據交易服務平臺,開展數據采購。推動政務數據與社會化數據平臺對接,充分發揮社會治理合力。
營造數據要素有序流動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類資源優勢,加強數據確權、準入監管、公平競爭、跨域流通、風險防范等方面機制建設,營造健康可持續的數據市場環境。一是建立數據確權標準規范,為數據分類管理以及交易提供標準指引,挖掘和實現數據的價值,探索建立數據資源流通定價機制。二是建立數據資源質量評估和信用評級機制,探索建立政府、平臺型企業、數據市場主體和個人多方參與、協同共治的新型監管機制。三是建立數據市場風險防控體系,嚴控數據資本市場風險,強化數據安全保障自主可控。
助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融合創新引擎。探索打造以數據鏈有效聯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五鏈協同”高質量發展引擎,促進建立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一是聚焦產業鏈,以數據鏈聯接創新鏈。依托數據要素推動融合全產業鏈資源,大力推進科學數據共享平臺建設,推進數據驅動型創新研發。二是圍繞產業鏈,以數據鏈激活資金鏈。建立基于大數據的產業運行監測和精準投資體系,針對產業鏈不同環節設立知識產權基金、協同創新基金和產業并購基金,形成全鏈條精準化投融資渠道。三是依托產業鏈,以數據鏈培育人才鏈。發揮大數據人才精準畫像和供需匹配優勢,為各層次人才提供“一站式”“全天候”服務,促進產業鏈、數據鏈和人才鏈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