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婷婷
作為經濟實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有著技術密集、知識密集的特點,在其發展過程中是否能夠保持自身競爭力取決于科技產品的研發,而高科技產品研發離不開資金支持。與一般的企業相比,高新技術企業往往有著更快的換代速度,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也有所不同,融資困難、資金短缺等問題困擾著大多數高新技術企業。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多樣化的金融創新手段為高新技術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提供了幫助,兼具靈活與風險的表外融資方式備受眾多高新技術企業青睞,但是其自身所具備的風險性也相對較大。因此非常有必要對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狀況受表外融資的影響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1.1 表外融資的內涵。資產負債表外融資為表外融資的全程,目前眾多學者尚未統一界定表外融資的概念,梳理眾多學者的觀點,本文研究的表外融資指的是在現行會計準則和相關法律規定下,利用協議等方法企業對某項資產使用或控制,但是卻未企業資產負債表內體現現金的控制與使用、發生的成本的融資行為。
1.2 表外融資的形式。目前在資本市場內有多種表外融資形式,常見的主要為以下幾種:一是合資經營,企業投資其他企業,對投資企業持有控制權益但程度卻未達到控股程度,因此合營企業獲得的負債、資產不會體現在投資企業的報表中;二是資產證券化,利用融資項目企業獲得貸款資金,企業在金融市場上操作資產將其變為流通性較強的證券。除了合資經營、資產證券化兩種表外融資形式,目前來料加工、代銷商品、租賃等也屬于企業常使用的表外融資形式。
2.1 優化企業財務狀況。高新技術企業利用表外融資,負債會被轉移和隱藏起來,在此基礎上相應的財務指標和財務比率也會有所調整,從而顯著改善企業自身資產負債表的質量。可見,表外融資可以幫助高新技術企業將其償債能力虛假提高,資產負債表中呈現給報表使用者的資產負債率降低,企業的負債權益比率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償債能力被提高。在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報表中凈權益負債率、資產負債率等均隨著減少的負債等降低,此類企業的財務狀況由此改善。被粉飾的財務報表可以幫助高新技術企業將信用形象更好地樹立起來,為其開展企業其他融資活動提供助力,融資成本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2.2 擴大企業經營成果。在運用表外融資時,高新技術企業所獲得的負債、資產和資金在其資產負債表上均無反映,但是在利潤表上卻對表外融資負債及資產所帶來的收益、費用等直接反映。可見,運用表外融資可以幫助高新技術企業將其經營成果擴大。如果一個高新技術企業有著較高的銷售利潤率時,其財務杠桿水平會隨著表外融資的運用而有所增加,企業的凈資產利潤率也會隨之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高新技術企業運用表外融資時,可以在不影響股東權益的情況下將企業凈利潤提高,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從而提高。顯然,運用表外融資,高新技術企業的盈利能力會有所改善,財務報表呈現給報表使用者的企業經營成果被擴大。
2.3 規避借款合同限制。在我國國內高新技術企業大多數都屬于中小企業,商業銀行的借貸門檻往往較高,對企業債務的限制和各類規定非常嚴格,且有著較長的審批時間、復雜的流程,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融資成本都比較高。因此,屬于中小企業的高新技術企往往很難從商業銀行處獲得較多的銀行借貸。而高新技術企業也很難利用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獲得所需資金,作為新融資渠道的表外融資就備受此類企業管理者青睞。如果高新技術企業運用表外融資,該部分負債不會在財務報表中體現出來,高新技術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也就由此降低。基于此,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時,高新技術企業也更容易通過商業銀行原有的負債融資限制,獲得借貸融資的概率顯然會有所增加。
3.1 夸大企業償債能力。在高新技術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不會列示表外融資獲得的負債,即運用表外融資的高新技術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并未將真實的負債規模反映出來,企業的實際負債水平大于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負債水平。也正是因此,高新技術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被提高,企業自身的償債能力被夸大。而被表外融資提升的償債能力,顯然會讓高新技術企業更容易獲得其他融資,其他融資的成本也會隨之降低。目前,為了將真實負債水平掩蓋,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往往對找機會運用表外融資,降低企業發展難度。
3.2 增加企業財務風險。對于運用了表外融資的高新技術企業而言,盡管這一融資方式所形成的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不會有所反映,但是所形成的償債義務還是需要高新技術企業承擔的,即到了約定的償債時期高新技術企業仍需進行債務償還。如果高新技術企業因為表外融資而對自身償債能力過于自信,以至于舉債過多無法按時償還欠款,不僅會對相應債權人的權益造成負面影響,高新技術企業自身的信譽也會受到負面影響,甚至還需要支付罰款。可見,高新技術企業運用表外融資時,其償債風險有所增加。
3.3 隱藏企業真實的財務信息。財務報表對于高新技術企業及其相關利益者而言,是反映、了解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主要依據。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與企業的溝通橋梁就是財務報表,是否能夠確保財務報表質量直接影響著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但是表外融資的運用直接影響著了高新技術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真實負債信息被隱藏,使用財務報表的相關人員會被資產負債表誤導,僅看到資產收益率的提高,從而錯誤判斷經營效率。可見,表外融資會直接影響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信息質量,將真實的財務信息隱藏企業,不利于相關人員做出正確的判斷。
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而言,表外融資有利有弊,想要在新時期有效地應對表外融資對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狀況的負面影響,就必須要采取一系列有效對策。接下來就結合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探討規范高新技術企業表外融資的具體對策。
4.1 完善會計準則規范彌補漏洞。由于受到隱蔽性和監管難為表外融資自身特點的影響,在審查高新技術企業時外部審計機構不容易發現此類企業是否運用了表外融資。近些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增速放緩,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嘗試運用表外融資,基于此,我國相關部門應采取系列措施在表內納入易于計量、可操作性的表外融資項目。政府相關部門可將相關立法、相應會計準則規范完善,以此達到將表外融資的有關規范、制度完善的目的。比如可改附追索權應收賬款的出售為短期借款,以此向表內轉移表外融資,進一步有效管理表外融資。相關人員還應進一步研究表外融資,對會計處理表外融資的方式改善,以便向表內轉移表外融資,利用披露、計量、確認等會計準則來有效地控制表外融資發展。此外,相關部門應積極宣傳表外融資,讓更多企業管理者對表外融資有更加正確的認識,不僅要了解表外融資對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還要認識表外融資對企業發展的負面影響,以此確保高新技術企業有效規避財務風險。
4.2 合理運用表外融資。表外融資盡管對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狀況會產生消極影響,但是對其發展也有著積極作用。因此,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做到合理運用表外融資,將表外融資的積極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首先,高新技術企業的相關人員在運用表外融資時應注意表外融資的技術風險,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表外融資方式,切記不可照搬照抄。其次,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主管及管理者應把握表外融資的運用尺度,不可過度依賴表外融資,避免企業財務狀況因表外融資濫用而惡化。
4.3 完善信息披露。表外融資的運用顯然會影響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報表信息質量,因此在運用表外融資時想要確保自身財務狀況,高新技術企業應注意完善財務報表的信息披露。在開展融資活動時,高新技術企業可嘗試在報表附注中進行表外融資有關信息的披露,讓企業利益相關者更加充分地了解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通過充分揭示來確保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報表信息質量,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相關部門應將高新技術企業披露的規范制度進一步完善,針對此類企業融資方式和融資規模的披露制定強制性規定,以此來確保高新技術企業披露表外融資形式及內容規范。
就當前高新技術企業運用表外融資的實際情況來看,表外融資會給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狀況帶來一些消極影響,具體表現為夸大企業償債能力、增加企業財務風險、隱藏企業真實的財務信息。基于此,可采取完善會計準則規范彌補漏洞、合理運用表外融資、完善信息披露等措施來幫助高新技術企業規范表外融資,幫助此類企業有效控制財務風險的同時,為其競爭力的切實提高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