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浩
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現階段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主要任務就是進一步優化農村的經濟發展結構,為農民開辟新的致富道路,進而改善農民生活條件。但是通過近幾年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農村經濟增長速度緩慢,農村經濟發展新增長點相對匱乏,這不僅使得農民的收入穩定得不到保障,同樣也打擊了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的信心。面對這一發展局面,如何開辟新的集體經濟發展方式,帶動農村人民集體改善生活質量,是當前需要重點關注的。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不僅關系到農村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更加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近幾年導致農民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農產品的價格呈現一個持續降低的趨勢,讓本就以農業種植生產為主的農民收入更加微薄。這可能是由于市場供需結構失衡,或者是難以找到合適的銷售路徑,導致農產品滯銷。第二,由于農村科技水平相對較低,因此盡管近年來農產品產量有所增加,但是農產品的生產成本不斷上漲,使得農民的凈收入難以得到有效增長。
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
(一)重視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組織領導
為進一步推動新型農村建設,可以通過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來帶領農民致富。這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改革。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建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機制,貫徹落實村級財政雙代管制度和會計持證上崗制度。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將資金合理地使用到農村經濟建設中去,比如修建公路、修建廣場以及做好鄉村環境保護等等。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地控制非生產性開支,為農村經濟發展開源節流,在管理層面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監管。其次,應該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簡單來說就是有關部門應該大力支持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項目和措施。例如引入一些先進的技術來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或者是吸引一些優質企業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進而增加農民收入,讓全村人民都能從集體經濟建設中獲益。再者,村委會應該重視完善村級債權債務管理制度。這需要加大相關負責人的審計檢查力度,自上而下地切實落實債務化解工作,有效將村集體的債權、債務清償,讓村民在嶄新的生活狀態下奔向美好生活。最后,就是村級組織有責任和義務避免不良債權和債務的產生。村干部應該定期地考察集體經濟的發展實況,以真切地了解鄉村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遇到了哪些阻礙集體經濟發展的問題,進而保障農村集體經濟健康持續地發展。
(二)強化組織保障,夯實基層建設
加快農村集體經濟建設既離不開國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又離不開精明強干的村干部領導。優秀的村干部領導班子能夠起到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并能夠積極領導村民們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幫助提高和改善農村的經濟發展條件。因此重視村黨組織團隊建設,是夯實基層管理,強化組織保障的重要途徑。在加強村領導干部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對重視整頓肅清紀律渙散的村黨組織,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著重解決組織建設中顯著的矛盾問題,切實將村黨組織建設成為紀律嚴明、以帶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為己任的優秀領導班子,構建穩固的基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堡壘。對此為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步伐,可以采取“領頭雁”發展計劃。在選拔村干部的過程中,一是遵從民主,選拔大多數村民推舉的人作為村干部候選人;二是優先發展優秀的青年才俊,比如高校畢業的大學生和專業對口的優秀青年,或者具有創業經驗及致富經驗的致富能手,將他們作為重點的村干部選拔對象。對于村黨委組織書記的選拔,尤其要做到公開、公平和公正,必須做到選賢舉能。這樣才能夠提高村黨組織的先進性。為了更好地找到適合本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道路,應該積極組織村干部到先進的或者成功走上致富道路的鄉村地區走訪學習,以找尋鄉村與鄉村之間的發展差距,找尋本村的經濟發展優勢,進而才能明確如何進一步帶動本地區鄉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方向。除此之外,還應該在合理范圍內提高村級組織干部的基礎保障,比如適當地增加村干部的福利,這樣一來既可以讓村干部繼續鼓足干勁為建設美麗鄉村貢獻才智和力量,帶動大家共同致富,又能夠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鄉村振興的建設中來。
(三)因地制宜,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方式
因地制宜是依靠各個農村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來帶動鄉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明確本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和發展優勢,弄清楚本村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有利于制定更為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對此,各個農村地區首先要做就是明確自身的資產數量,清楚自身處在怎樣的發展階段,具備怎樣發展前景,進而以此為基礎和參考規劃本村的發展方向。將能夠最有效的帶動本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項目作為首選,根據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增加農民的經營性收入。例如,某些鄉村地區盡管經濟條件相對落后,但卻擁有景色宜人的自然景觀,對此該地區就可以充分利用本村豐富的旅游資源來開發客流,重視對本村一些風土人情的宣傳,建設特色旅游產業,進而吸引更多的外來游客前來游玩,并帶動本村食品行業、運輸行業的發展,進而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現階段,信息化技術發展日臻完善,因此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也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宣傳。比如許多鄉村以種植農產品為生,每到豐收季節就急需將大量的農產品銷售出去,否則農產品一旦滯銷,很難長期保存,進而導致農民收入減少,甚至破產。鑒于此,每當果實成熟時,村組織就可以借助電子商務在網上進行宣傳或者直接出售農產品,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思路,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地解決農產品的銷售問題了。
(四)以市場需要為導向,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方式
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方式需要著眼于家庭承包經營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順應社會發展需要,結合本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為農民找尋新的致富道路。首先應該積極鼓勵各種新型的專業合作組織建設,這是因為新型的專業合作組織能夠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多種服務,能夠有效地幫助村民解決產品供需問題及各種信息化技術應用問題,以及幫助解決如何更好地開發農村資源來建設新型農村的相關問題,是帶動全村人民發家致富的重要舉措。其次加強農村與企業、組織的合作,有助于進一步地開發? 其他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新領域。最后,在不影響村民正常生產生活的前提下,進一步擴大農村開放環境,將城鎮發展和鄉村發展聯合起來,利用城鎮的經濟發展優勢帶動農村經濟發展,讓先富裕起來的帶動后發展的。除此之外,還應該重點掌控市場發展動向,結合市場需求對多種形式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方式進行創新和完善,比如資源開發、特色農業及特色文化的發展等等。
(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通過鼓勵農戶、新型經營主體和工商資本以資源、資金或者資產的方式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股份合作經營,借助有效分配股權,調動大家改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的積極性。第一,建立土地資源股份合作模式。組織農、林、牧相關產業的加工及銷售來發展集體經濟。例如,對以種植農產品為主的農村地區來說,在農戶果園成熟之際,可以組織人工幫助農戶采摘和裝箱,然后經由負責網絡銷售人員為農戶的農產品進行宣傳以及售賣,為農產品找到更多合作銷售廠家,幫助農戶找到更多農產品的銷路。或者是將農村的土地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倡導村民將自己閑置的土地租賃出去,然后按照農戶擁有土地面積的多少,分配以相應比例的股份,進而讓農戶參與到合作經濟發展中來,最后按照農戶所持有的股份進行獲利后的分紅,以此來保障農民的收入。第二,開展資產股份合作模式,在該經營模式下可以大力發展當地的旅游特色和食品特色等項目,鼓勵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將房屋等資產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合作,擴大生產規模,進而讓經濟發展覆蓋更多的農民。一些農業產業相對發達的農村可以重點發展特色農業、加工企業以及交通運輸業,將一個地方特色發展成為一條帶動農民致富的完整產業鏈。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開展深入合作,精準扶貧,在保障農民資產不變的情況下,能夠有增值的空間。第三,可以建立資金股份合作模式。在確定參與農戶所有性質不變的基礎上,鼓勵農戶、工商資本和新型經營主體以自身持有的資金與股份合作社合作,這樣一來就能夠為其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提供充足的資金,既能增加農民收入路徑,又能保障其他項目順利開展。
(六)建立共同收益機制
重視帶動關鍵產業的發展,鼓勵村民通過開發利用、招標承包或者租賃經營等方式,盤活集體的資產存量,建立共同經濟利益,集結大家的力量和智慧共同建設美麗鄉村。第一,盤活集體資產。在保障村民正常生產生活以及各項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朝著預定方向順利開展的前提下,可以將村民閑置的基礎設施作為開發新型集體經濟產業的基礎。具體來講,工商企業或者農戶個人可以通過租用農民閑置的基礎設施進行新的項目建設,這樣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區所具備的各種資源,另一方面還可以讓村集體對其使用的基礎設施進行合理的收費,根據每個村民基礎設施投入的多少來獲取相應的分紅。第二,依法經營集體土地資源。積極鼓勵村組織將未發包土地和“四荒”等土地資源的使用權作為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新項目的搖籃,讓農戶將這些土地資源的使用權租賃給工商資本合作組織,以土地資源使用權入股,發展農村旅游觀光業、農家樂產業等,開發一切可以增加農民收入的途徑,有效合理地利用本地資源,逐步提高集體經濟收入,保障農民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第三,鼓勵興辦實體經濟。積極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通過獨立經營或者聯合農戶和工商企業等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在這種經營模式下,本村可以充分依托地域優勢申辦綠色和有機認證,走規模化、品牌化和市場化的道路。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讓農民參與代種代收、產品包裝和集中運輸等多種服務,為村民提供更多就近就業的機會,讓村民不必外出打工,就能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避免鄉村人口流失,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鼓勵那些距離城鎮較近的鄉村大力發展社區配套服務,比如綠化養護、家政服務等等。以點帶面,擴大經濟發展范圍,改善村民生活質量,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發展戰略,進而帶動中國整體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
結語:
只有讓農民找到致富道路,生活富裕起來,才能進一步實現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就意味著我們距離共同富裕的目標又近了一步。因此必須努力克服一切阻礙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困難,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向前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明智之舉。因此無論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還是政府部門都應該積極開辟新的農村經濟發展途徑,將現代化科技手段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法寶,強化各種農業保護政策,頒布有效的惠民政策,增加農產品價格補貼的資金投入,以改善農村生活條件,做到精準扶貧,保護農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