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偉偉
小學體育教學重點是以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前提,重點關注小學生的學習體驗。文章從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情況出發,提出大單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首先對大單元教學的基本概念進行界定。其次分析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發現大單元教學使得小學體育內容更系統,教學氛圍更濃郁。最后,提出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與方案,重構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方案,最終為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服務。
1 引言
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實踐,傳統教學模式面臨極大挑戰。從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出發,普遍存在內容碎片化的情況,導致學習到的體育知識存在零散化的情況。為妥善解決該問題,嘗試引入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大單元教學法的出現彌補了小學體育知識碎片化的情況。以教學大單元為核心,旨在重構小學體育教學內容框架。
2 大單元教學法的概念
“大單元教學”是指以大主題和大任務為中心,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整合、重組和開發,形成具有明確的主題、目標、任務、情境、活動以及評價等要素,做好多種課型的統籌規劃與科學設計。美國學者西登托普認為,9個學時的單元只能是經驗性的體驗,容易造成過剩的初級體驗,對單元規模的要求是至少9個學時以上。單元的規模和設計問題是影響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主要問題,如果學生什么都學或者是什么都沒學會,則難以達到技能掌握和興趣的提高,導致學生不喜歡體育課。大單元教學改變了“以教定學”,向“以學定教”轉變。大單元教學法更強調學生的學的體驗的強化,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得學生可以科學掌握相關技能。
3 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大單元教學法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相比于其他的教學模式大單元教學本身顯然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大單元教學擺脫了傳統小學體育課堂零散化、松散化的教學模式,讓小學體育教學內容更系統、更緊密。
3.1 教學內容更系統
在小學體育的教學實踐中,大部分小學生接觸到的知識點是以松散化、碎片化的內容為主,缺乏系統的協調性,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學本身受影響。但單元教學法的提出,使得小學體育教學內容更系統、更緊密。以“小籃球”大單元教學為例,具體整合了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以及籃球賽事學習等單元,從而形成“大單元”。大單元使得教學內容呈現出系統化的特點,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關系更強,也讓小學體育教學內容更系統、更完善。
3.2 教學氛圍更濃郁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的實踐中,體育教學更多是以教材為主要參照依據,根據教材的內容按部就班的推進教學實踐。從實踐結果看,由于內容枯燥,造成教學氛圍并不濃郁。為妥善解決該問題,則迫切需要解決小學體育課堂的尷尬窘境。大單元教學法的應用則可以有效解決該問題,充分利用大單元教學法的資源整合價值和效果,使得小學生的體育學習體驗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大單元教學法整合后的教學內容更具系統性,體育知識之間的銜接性進一步提升。一旦小學體育教學環境得到優化,內容系統且具體,則會保證教學氛圍日益濃郁。
4 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大單元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檢驗,將大單元教學法應用到小學體育的教學實踐中,還需要明確具體的應用策略和方案,分別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選擇、實踐策略制定以及教學評價等多方面著手,打造大單元教學法的應用新方案,為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提供新思路。
4.1 大單元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是保證教學實踐的基礎條件,為了充分展現出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提出以推動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為核心的教學方案,做好對教學目標的重構與安排。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目標的設計,需要確定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包括單元總目標、課時目標、環節目標3個層次。
單元總目標的設計,要依據新課標對小學體育提出的新要求,重點關注小學生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等目標進行重新設定。以“小籃球”大單元教學為例,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運動參與目標重點是引導小學生參與運動實踐,并能夠從中收獲快樂和喜悅,培養起運動意識;運動技能目標,重點是培養學生了解籃球運動的發展,掌握基礎的籃球技能;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目標指的是通過籃球運動的具體實踐,增強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調節心理健康狀態;社會適應能力是通過籃球學習,培養小學生的正確社交習慣。根據新課程標準確定了小學體育教學的總目標,并根據總目標開展后續的教學實踐。
課時目標的設計,結合“小籃球”大單元教學的基本特點和內容構成,將其劃分為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籃球賽事學習等三方面。具體細分,基本運動技能包括身體控制和移動技術;專項運動技能包括傳球技術、運球技術和投籃技術;籃球賽事學習中包括團隊進攻、團隊防守和教學比賽。課時目標的設計讓“小籃球”大單元教學內容更系統、更具體,對推動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和大單元教學法的深入有積極意義。
環節目標的設計,直接影響大單元教學實施的效果。環節目標的設計要考慮到教學要點,針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構成的教學環節與活動。如圍繞大單元教學的課時目標重構教學內容,以此來大單元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4.2 大單元教學內容的選擇
小學體育教學本身是開放的,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基本特點靈活篩選大單元教學內容。在本次的實踐中,嘗試打造“小籃球”大單元教學模式,以此來保證內容更新也更有效。確定“小籃球”大單元教學之后,對內容進行篩選。如根據“小籃球”大單元教學的基本需要,將其劃分為三個維度,分別為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以及籃球賽事學習。并圍繞三個維度進一步細化,教師根據每一個維度完成對內容的重新篩選,最終確定不同的教學方向,為了達成以上目標摸索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與思路。
4.3 大單元教學實踐策略
在“小籃球”大單元教學模式確定之后,圍繞“小籃球”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踐,從而優化教學流程,以此來保證大單元教學實踐有效性。
小學體育教師在確定基本的教學目標并選定大單元教學內容之后,前期要做好教學資源的整理與分析工作,充分了解每一個小學生的基本特點與認知情況,以此來保證大單元教學的有序實施和突進。如結合具體目標和維度完成對內容的細化,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前期對教學資源的深入分析和整合,有助于后續研究的持續推進和展開。
創新學習方式,推動“大單元”教學展開。一是要注重因材施教,滿足小學生發展需要。在“小籃球”大單元的教學實踐中,積極倡導逐層訓練的模式。如在籃球專項運動技能維度的教學實踐中,由于涉及到的技巧與籃球運動息息相關。以傳球技術為例,教學內容的設計以多種方式傳球和接球、行進間傳接球為主,逐層遞進的方式讓學習難度得到有效控制,滿足小學生的認知需要和學習特點,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更多是以游戲化的方式呈現具體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籃球教學有效性。當然,在大單元教學法的應用背景下,內容的銜接性較強,教學方式的選擇既要承前,也要啟后,能夠為廣大小學生參與籃球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要自主探究,提高創新力。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感知能力強,在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激活小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小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開展籃球教學實踐時,圍繞技術特點與訓練內容,對小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確保每一個小組內的成員都有所收獲,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并在小學合作實踐中,重點圍繞可探究性的內容為主,激活小學生的自主性,使得小學生的個體價值得以展現,樹立學習自信。當然,該過程可以嘗試開展3V3、4V4等小場地籃球賽事,以實踐檢驗的方式來提高小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學習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相比于傳統的單向知識的傳輸摸索,堅持以大單元教學為核心,以大單元教學模式的系統性、全面性,使得小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感受得到強化;三是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小籃球”大單元的教學實踐,還需要為小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在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之上由于教學內容較為枯燥,大部分小學生并不愿意充分的展示自我,從而導致小學籃球教學陷入困境,為妥善解決該問題,則迫切需要以大單元教學內容的吸引力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小學生的成長空間得到釋放。在結束“小籃球”大單元學習之后,進入到展示自我的階段,對籃球學習的成果在比賽實踐中得到檢驗,在真實的賽場環境中感受籃球運動的獨特魅力,從而收獲新的體驗。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大單元教學法的應用讓知識的銜接更加緊密,學生通過系統的知識學習對籃球運動的理解更深刻、更具體,自然在表現的階段也更加自信,
大單元教學流程的具體優化,使得有關于籃球教學的相關知識點得到進一步的明確,內容呈現的方式也更具體。對于小學生而言,系統性的內容激活和調動了小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小學生對籃球知識的學習更加系統化,對促進籃球學習質量的提升有積極意義。
4.4 大單元教學評價方案
在小學籃球的教學實踐中,大單元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該模式更強調對知識的整合與內容的系統分析,為此,則需要積極推進教學評價方案的生成。在本次的大單元教學實踐中采取的教學評價方式有兩種,具體如下:
一是按照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教授內容的課時評價。在本次的大單元教學設計中,重點圍繞具體課時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價。如在“小籃球”大單元的教學實踐中,對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以及籃球賽事學習等維度進行評價,每一項考核賦予不同的分數,達成綜合性的評價目標。課時評價能夠及時的了解每一個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情況,并及時根據課堂表現做出內容上的調整,釋放和挖掘課堂的有效性,檢驗大單元教學的應用效果。
二是以“教會、勤練、常賽”為目標的總結性評價。在小學體育全新的課堂目標下,教學評價的側重點更加清晰。圍繞“教會、勤練、常賽”為目標的總結性評價,使得“小籃球”大單元教學的有效性進一步提升。在大單元的基本框架中內容目標更具體,評價本身的側重點也更加鮮明。
大單元教學評價方案的生成使得小學體育教學環境得到改善,能夠真實的反映出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利用好教學評價的結果對推動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與發展有積極意義。
5 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保障
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要建立保障機制,作為一種新的嘗試,大單元教學法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內容上顯然也更契合現代教育的發展需要。如何進一步釋放大單元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擺在眼前的難題,保障機制的建立顯得尤為重要。
5.1 思想觀念的轉變
學校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充分意識和認可大單元教學法的應用效果,不斷探索該方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學校思想觀念的轉變,要從根本上努力營造開放性的體育教學新格局,推動和鼓勵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積極引入新模式和新方法,在根本上為大單元教學目標的達成提供堅實保障。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觀念上肯定大單元教學的價值,能夠保證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5.2 器材設施的保障
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離不開器材設施的支持。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基礎器材設施基本滿足教學需要,但由于大單元教學法對于知識的系統性要求較高,教學周期較長,且對于器材設施有一定的要求。為達成該目標,要結合大單元教學的基本需要考慮學校體育器材設施的基本情況,做好教學內容的調整,以強化小學體育教學環境為根本保障。當然,除了學校現有的器材設施之外,還可以嘗試與學校周邊的各類“基地”開展合作。如圍繞新興體育項目開展的大單元教學實踐,則可以積極利用學校周邊的場地器材設施,為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服務。
5.3 師資力量的支持
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嘗試,其本身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與優化,大單元教學法的應用對于教師的綜合素質具有一定要求。一方面,小學學校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利用多元的渠道和空間為廣大小學體育教師提供學習空間和學習平臺,不斷接觸新思想、新理念,使得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讓大單元教學法成功應用到小學體育的教學實踐中;另一方面,吸引更優質的體育教師,補充小學體育課堂師資隊伍。新的教師的融入能夠帶給教學隊伍以新的活力,大單元教學法本身是一種新的嘗試,使得小學體育教學的整體性更強,同樣也對教師提出嚴峻考驗。新教師的融入帶給小學生新的學習體驗,也讓大單元教學法被成功應用到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
6 結論
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小學體育教學目前還面臨一定的現實問題,具體表現為教學內容較為單一、教學形式枯燥,體育知識的呈現方式是以碎片化的方式為主,缺乏內容上的創新與整合。為妥善解決該問題,則需要小學體育教學不斷摸索新的教學方案。大單元教學法的提出,整合了小學體育教學資源,讓小學體育教學環境得到改善。為了充分展現出大單元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具體的教學策略和方案,分別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流程和教學評價等多角度出發,重構小學體育教學環境,為廣大小學生提供新的教學模式。從實踐結果可以發現,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使得小學生對小學體育知識的理解更充分、更具體,帶給小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由此可見,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開辟了小學體育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模式,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
(作者單位:無錫市經開區尚賢融創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