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
隨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教育工作者逐漸認識到學科教學需要尊重學生個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學習潛力。學生性格是多樣化的,對學習的要求也是多樣化的,每一門學科的教學都要從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出發,為學生的主體發展而服務,這就要求教師教學也是多樣化的。初中體育教學也是如此,。文章從初中體育文章從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分析入手,探究初中體育興趣教學的理論依據和基于教學多樣化的初中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策略。
新課改中堅持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尊重學生學習個性,充分挖掘學生學習潛力。因為學生的個性呈多樣化,對學習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很難用統一的要求去教育不同個性和多樣化需求的學生,因此,倡導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筆者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根據多年教學經驗,輔以簡單的調查研究,發現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及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成正比。正因為如此,筆者決定從分析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入手,基于理論依據的梳理,分析初中體育教學多樣化對體育興趣培養的影響,探究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相應教學策略。
1 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現狀分析
1.1 初中體育教學多樣化的必要性
傳統體育課程教學往往以教師示范、學生觀摩、學生練習、教師指導評價四個環節構成,本質上看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其個性化需求不一定會得到滿足,學生學習的潛能不一定能夠得到充分挖掘。體育教育資源是廣泛而多樣的,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也是多元的,結合學生多元化的學習興趣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給學生充分的自我選擇的空間,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以激發和調動,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進行主動的探索,學生學習的潛能才會在學習過程中自然得到挖掘。因此,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多樣化教學方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2 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現狀分析
1.2.1 初中體育課程教學設計中興趣點不足
近幾年,隨著體育成績在學生中考成績中的占比加重,學校開始重視體育課程教學,但因為起步較晚,課程教學的積淀有限,相應的教學方法還處于探索階段,體育課程教學特色化不足,教學方式相對傳統,對學生體育課程參與積極性的調動時有不足。如果要進行深層挖掘,則發現教師對學科本身研究不足,不能認真研究學生心理,對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點掌握不準,也往往忽視學生的積極主動意識,相應的課程教學內容設置就顯得單一:帶領學生跑步和熱身,教學本課教學內容,偶爾設置游戲或動來鞏固學生課堂所學內容。總體來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充分凸顯,學生還是被動學習,學習興趣不足亦在情理之中。
1.2.2 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方法有待提升
筆者的調查中發現,很多初中體育教師已經意識到體育教學和文化課教學一樣,需要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提升教學效果。但是,在文化課占據教學的主要位置的背景下,如何和文化課教師搶的時間,如何在短短40分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需要下一番功夫,重點在研究學生、研究教學內容、尋找教學內容和學生之間的切合點,并探究適宜的教學方法。但是,初中體育教學中這一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這當中不排除部分體育教師缺少積極上進意識,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探究均不夠深入,教學依然停留在傳統狀態。
2 初中生體育興趣培養的理論依據
初中學生心智處于發展和走向成熟的階段,發展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動態化,也表現出很多的不穩定性,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于學科和知識的渴求,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也是有理論依據的。
2.1 體育環境可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產生
環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明顯的激發作用。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需要在特定的環境里。體育課程教學也是如此。體育課程教學環境氛圍的營造,可以是學生感知和感受到體育環境信息,如運動有關的信息對學生的刺激,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因此,體育課堂上教師語言的組織就顯得比較重要了,導入的語言,教學環節推進的過渡性語言,都是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有效抓手。體育課程多在室外,但如果學校校園有大屏幕等多媒體設備,也可以利用起來進行多媒體課件播放,創設體育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初中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最大障礙在于運動中的苦累和挫折,甚至傷痛,借助國家運動員克服困難,堅持訓練的相關事例,也可以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熱情,鼓勵學生克服困難,磨練意志,堅持體育運動。
2.2 體育實踐活動可以穩定學生體育興趣
體育教學中除了環境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外,還需要促織學生參加體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實地感受體育運動的快樂。新課改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性,參與課程學習,參與課程實踐。體育課程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再單是聽講和跟隨學習教師的示范動作,更多是留給學生實踐的時間和空間,指導學生分組實踐課堂教學內容,課外還應該留給學生充足的體育運動的時間,輔以各類體育興趣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運動參與積極性,激發和穩定學生的體育興趣,使學生的體育興趣得以穩定,促進體育活動的常態化。
2.3 體育志趣的培養可以內化學生體育興趣
學生體育興趣穩定下來后,需要將其內化為一種自覺的習慣,這也是對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的高級階段。如何將學生體育興趣內化呢?筆者認為體育課程中需要突破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方式,除了傳授學生體育技能外,還需要通過體育人才的故事來感染學生,通過體育實踐活動來磨練學生的意識,通過體育活動來豐富學生的體育生活,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志趣。現代社會背景下,很多學生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從小缺少生活的磨煉,缺少遠大志向,缺少戰勝困難的意識,因此,體育課堂教學中更需要有序滲透磨煉教育內容,輔以興趣引導,鍛煉學生的意志,內化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運動的習慣。
3 初中體育教學多樣化對與體育興趣培養的影響
初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與體育教學的多樣化密不可分。筆者這里所講的初中體育教學多樣化,指的是體育課程模式多樣化、課程內容多樣化和教學方法多樣化等幾個方面,考量這幾個方面對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之間的關系。先說體育課程模式的多樣化,即研究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設置相應的課程模式,如重視示范的課程、側重實踐的課程、學生相互交流的課程等;學生的體育興趣也來自于學生個體感性認識體育的結果,安排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可以多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隱形地引導學生產生特定的心理傾向,為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奠定基礎。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的關鍵環節在于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吸引學生,“投”學生所好,提升學生參與熱情,提升體育教學效果。
首先,體育教學多樣化可以豐富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可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并且獲得較為全面的體育知識;其次,體育課程多樣化教學也對教師的教學技能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教師認真研究教學內容,研究學生實際情況,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提升自身教學技能水平,提升教學效果;最后,體育課程多樣化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興趣,多種形式參與體育活動,促進學生養成有規律的、健康的體育運動習慣等,都有好處。
4 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策略
4.1 學校層面
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首先在于學校對于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視和對體育教師課程教學的支持程度。
4.1.1 學校管理者需高度重視體育教學
國家教育部門逐漸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重視學習體育的意識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策略中均有所體現。學校作為國家教育思想的落實者,更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會國家體育教育思想,高度重視體育課程教學,充分認識到體育課程教學在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主動意識中的重要作用,強健的身體會使學生終身受益。近幾年來,體育考試成績納入了學生中考成績中,影響到學校成績的綜合考核,絕大多數初中學校對體育課程的認識均有轉變,逐漸重視體育教育,這是好的跡象。但是,部分學校了有關體育課程的安排和對體育教學的考核不夠科學,亟需改進,以科學的考評制度充分調動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進而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實現體育教學的良性鏈條式發展。
4.1.2 學校需要配置齊全體育教學設施
一名老師、一支粉筆的簡單模式不再適應現代化教學,新時代教學需要設施齊全,現代化水平較高的教學環境。當然,對于體育課程而言,現代化教學設備已相對齊備,國家體育建設項目的投資充分,部分學校甚至出現體育設備過剩現象。但是,能不能將這些設備都安裝起來,有序地投入使用,還要考慮到學校場地和師生的使用意識問題。有的學校缺乏場地,很多優質器材堆積在庫房內而無處安裝,有的學校重視文化課教學,體育課程開設數量有效,體育器材無暇投入使用,這些問題都會制約體育教學的效果,影響到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
4.2 教師層面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角色,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學理念和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都是調動學生體育興趣的主要影響因素。
4.2.1 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強化教學技能
長期以來,體育教學被一部分人誤解為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教學科目,甚至有人調侃少數勝任不了教學崗位的教師說:可以教體育了!可見人們對體育課程的教學存在偏見和認識誤區。其實,體育課程和其他課程一樣,均需要豐富的專業底蘊和高超的專業化教學技能,需要教師不斷學習體育專業知識,強化自身專業技能,提高教學水平,使自己從能力勝任教學的體育老師逐漸轉變為技能高超、深受學生喜愛的高水平體育教師,當然,體育更應該一專多能,自己是球類專業畢業,精通排球、籃球教學,還應該積極拓展自身能力,探究體操領域的教學方法,做一個全面發展的體育老師,甚至在劃場地、擬定比賽章程方面都是高手,以自身過硬的專業素養贏得學生的尊重,吸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習其技”。
4.2.2 體育教師課堂教學中需要親自示范,感化學生
常見有體育教師站著指導學生上體育課,自己不做或者少做示范,全憑口令指導學生,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相關動作,且教學內容比較傳統,缺乏創新。學生要么完不成動作,要么動作不規范,但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這也提醒我們體育教師,體育學科教學要重視示范的作用,教師一定要身體力行,并要有愛心和耐心,細心地指導每一個學生,耐心地糾正學生體育運動中不規范的動作。對于一些體育運動中缺少協調性的學生,教師更應該作耐心地指導,糾正其動作誤區,消除其心理障礙。教學實踐中發現,教師瀟灑的示范動作往往是感染學生的有力抓手,教師耐心的講解往往會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的法寶。實踐證明,體育教師也需要認真研究教育心理學和學生做好心的交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和感染學生,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程和體育訓練中來。
4.3 學生層面
學生是體育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才能讓體育教學為學生的體質健康保駕護航。
4.3.1 培養特長,全面發展
體育項目眾多,學生體育特長和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也各不相同,有的同學擅長球類,有的同學喜歡體操,不論那一類型的喜好,都是正常現象,學生可以積極發展自己的特長,做一名名副其實的體育特長生,當然,在發展專長的同時,也不忘積極參加其他類別的體育訓練,做一名體育方面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教師應對體育特長生多加指導,促使其技能的不斷提升,對體育學困生,教師也要尋找問題的根源,鼓勵學生不必氣餒,只要找到突破口,通過自身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夠“脫困”。學生獲得一定的進步,取得一定的成績,大都能夠深受鼓舞,不斷努力。既增加了學習興趣,又收獲了學習的幸福。
4.3.2 參加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
激發學生體育活動興趣的另一有效方式,則是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包括常規體育比賽和體育競技活動。如果教學內容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存在一定的難度,則可降低課程標準,先組織開展一系列較低難度的體育比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然后循序漸進,完成課程教學內容。在一個學期內,可圍繞“六一”兒童節和秋季運動會等大型體育活動和比賽項目,以班級海選參賽選手的名目,盡可能組織各類班級體育比賽活動,吸引所有學生積極參加,增加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體育比賽活動中,可適當增加團體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和團隊意識,鼓勵學生在團隊比賽中協力合作,共克困難,爭得名次,贏得光榮。
5 結語
文章分析認為,初中體育課程多樣化教學模式為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是在遵循體育教育規律的前提下,對體育教育的創新。體育教師應從課程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入手,從學校、教師、學生等層次探究教學策略。有關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的評價策略,是一個較大的話題,筆者將另撰文作專項探究。
(作者單位:甘肅省環縣環城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