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高職院校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關鍵一環,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對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有積極意義。但從實際情況看,高職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不高,一個根本原因是缺乏科學的鍛煉習慣和鍛煉意識。為妥善處理該問題,則需要摸索新的運動和健身方案,“健康樂跑”提出了新方案,旨在通過智能跑步APP記錄大學生的跑步過程,包括跑步距離和次數等,使其成為推動和促進高職學生科學鍛煉的主要工具,強化和提高高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1 高職學生體育鍛煉現狀調查
對高職學生的體育鍛煉現狀調查,發現大部分高職學生缺乏科學的體育鍛煉的支持,存在缺乏鍛煉意識和缺少鍛煉實踐的情況,嚴重影響高職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體質健康水平提升緩慢。
1.1 缺乏鍛煉意識
高職階段的學生更關注職業技能的學習,對于體育鍛煉的認識不足,導致體育鍛煉意識缺失。在日常的學習場景中,大部分高職學生并未將更多精力放在體育鍛煉上,更多是專業學習、網絡游戲等等,從而占據大量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渠道和鍛煉途徑的缺失,造成高職學生的體質健康受到限制和影響,導致高職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下降。
1.2 缺少鍛煉實踐
在“健康中國”的戰略背景下,高職院校的體育鍛煉環境得到優化和改善。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其本身對體育鍛煉并不陌生,在一些運動類APP上都具有體育鍛煉的引導功能,能夠幫助體育鍛煉的科學落地。但大部分高職學生由于缺乏體育鍛煉的意識,從而在參與體育鍛煉實踐中時出現了消極情緒,并不愿意參與到體育鍛煉實踐中,一定程度上造成體育鍛煉本身陷入困境。
2 新時代“健康樂跑”的優勢分析
為應對新時代的發展需要,“健康樂跑”模式被提出。該模式在高職院校的應用,指的是運用跑步類APP記錄學生跑步次數和歷程,要求每個學期跑48次,每次2公里。作為一種引導性的鍛煉手段,健康樂跑的優勢明顯,對健康樂跑的優勢分析,旨在為后續圍繞健康樂跑應用有效性的研究持續深入提供堅實保障。
2.1 運動類APP不斷增多
相比于傳統的體育鍛煉方式,新時代的體育鍛煉顯然更具先進性和時代性,一些運動類APP的出現讓高職學生的體育鍛煉形式發生改變。即在開展運動實踐的過程中,高職學生可以借助運動類APP監測整個運動過程,了解整個過程中的消耗量、運動里程、運動地圖等等,及時了解和掌握運動信息,從而調動運動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前較為流行的運動類APP當中包括“keep”“悅動圈”以及“咕咚”等產品,且隨著“全民健身”的持續推進,運動類APP依舊在不斷更新,多元多樣的運動類APP的增多,為新時代高職院校的“健康樂跑”實施提供了支持,使得“健康樂跑”的實施有章可循。
2.2 智能佩戴設備豐富
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智能可穿戴設備不斷更新迭代。作為一種智能化的設備,可穿戴設備能夠及時監測佩戴者的健康狀況和運動量,并能夠通過網絡技術對運動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記錄,同步到手機和平板等智能設備當中,生成整個運動周期的運動數據,方便佩戴智能設備的用戶了解其中的相關信息。目前,智能可穿戴設備豐富,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等產品,極大豐富了用戶的基本需要。特別是智能手環的價格偏低,普及度較高,方便高職學生的使用。智能佩戴設備的多元,為新時代的“健康樂跑”的實施提供了基礎保障和支持,也為“健康樂跑”的推進提供基礎保障。
2.3 符合大學生的鍛煉特點
對高職學生的體育鍛煉的基本特點進行調查,發現大學生的體育鍛煉特點鮮明,表現為缺乏主動地體育鍛煉意識,主動體育鍛煉實踐缺失。在這種情況下,則極容易造成體育鍛煉的效果大打折扣。考慮到高職學生的體育鍛煉的基本特點,嘗試開發“健康樂跑”的模式,該模式是以“半強制化”的方式布置“健康樂跑”的任務,使得高職學生可以在學期內完成具體任務,當然由于是一種較為開放的鍛煉環境,高職學生更容易接受體育鍛煉的任務和基本要求。可以說,高職院校提出的“健康樂跑”模式更符合學生的運動需要。
3 新時代“健康樂跑”對高職學生體質健康產生的影響
新時代“健康樂跑”對高職學生的體質健康將產生積極影響,作為一種引導高職學生科學參與體育鍛煉的模式,該模式的有效性毋庸置疑。為了確保“健康樂跑”能夠持續深入和推進,顯然還需要進一步檢驗“健康樂跑”的應用效果,以科學的方式檢驗“健康樂跑”對高職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
3.1 實驗對象與方法
3.1.1 實驗對象
以新時代“健康樂跑”對高職學生體質健康產生的影響為研究對象,以某高職院校學生作為調查對象。
3.1.2 實驗方法
(1)文獻資料法:以“高職學生體質健康”“運動類APP”作為檢索關鍵詞,獲得與之相關的學術期刊資料,了解運動類APP的基本特點,并分析將其運用到教育領域的優勢和作用。
(2)實驗法:為了滿足研究的基本需要,采取實驗法進行實驗。即選擇某高職院校兩個班級的學生,并進行了前期的體質健康測試,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基本需要完成測試過程,發現兩個小組并無顯著性差異,具有一定的可對比性,符合實驗研究的展開。其中對照組26人,只保持正常的校內生活與體育鍛煉習慣,不適用運動類APP等相關軟件。實驗組29人,圍繞“健康樂跑”的基本要求,運用跑步APP進行里程數據的記錄和次數的記錄,實驗周期為一個學期,實驗組學生要完成48次跑步練習。整個過程教師負責對實驗數據的督導和監測。
(3)體質測試法: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基本要求,對調查對象進行了體質健康測試,目的是了解實驗組和對照組對象在實驗前后的體質健康的變化情況。在實驗開始前和結束之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了體質健康水平的測試,具體測試項目包括肺活量、50m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800m跑(女),1000m跑(男),1min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完成最終的成績評分。
(4)數理統計法:經過“健康樂跑”的實驗之后,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測試,對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運用到數理統計法,即通過數理統計的方式進行數據的分析和整理,得出相關的研究結果,為后續的數據的深入挖掘打好基礎。
3.2 實驗結果及分析
經過具體方法的測試,檢驗“健康樂跑”對高職學生體質健康的產生的影響,分析和明確影響因素。完成數據的整理與分析之后,進入到數據的整理和分析階段。對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數據分析具體如下,整理研究結果,完成科學的分析與論證。
3.2.1 對照組實驗前后的體質健康結果及分析
對對照組調查對象進行前測和后測調查,對實驗前后的體質健康狀況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得出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結合上表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對照組在實驗前后各項基礎數據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如肺活量、50m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1000m(男)等基礎體質健康數據上,兩者并無顯著差異,說明對照組在實驗前后的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有限。但由于部分高職學生能夠自主參與體育鍛煉,愿意投身到體育鍛煉實踐中,自然在800m(女)、引體向上(男)以及1min仰臥起坐(女)方面呈現出顯著變化,也表明部分高職學生能夠進行自主鍛煉,但僅有少部分群體會主動參與到自主鍛煉實踐中來,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體質健康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3.2.2 實驗組實驗前后的體質健康結果及分析
對實驗組調查對象的體質健康情況的測試,目的是檢驗“健康樂跑”的實施效果,“健康樂跑”作為一種新的運動理念,強調以科學鍛煉為前提,并利用運動類APP進行跑步情況的記錄,生成后臺數據,方便教師進行檢驗。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健康樂跑”的實施效果如何,還需要結合具體數據進行調查和分析,具體如表2所示:
結合上表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實驗組高職學生的體質健康在實驗前后發生了顯著性的變化,其中肺活量、中長跑以及身體柔韌性方面發生了顯著性的變化,體質測試的總評分也在實驗前后發生了顯著變化,表明當前“健康樂跑”的應用展現出良好的實踐效果。由于“健康樂跑”重點強調跑的過程,自然在有關于跑的耐力素質上面發生了顯著變化,相較于對照組而言,實驗組的被調查對象的體質健康水平明顯由于對照組,表明高職院校的“健康樂跑”的開展效果更理想。
4 結論及建議
4.1 結論
新時代“健康樂跑”的提出,目的是優化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環境,全面增強高職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從實踐結果看,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偏低,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環境提出嚴峻挑戰。為了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體質健康水平,“健康樂跑”模式被提出,作為一種以線上跑步APP為輔助工具的教學內容,“健康樂跑”的實踐效果毋庸置疑。從實驗結論看,相比于“放任自流”的鍛煉方式,“健康樂跑”對高職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有顯著效果,值得推廣與應用。
4.2 建議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要以學生的健康為前提,重點關注學生的健康水平的提升。自“健康樂跑”提出之后,高職學校的體育教育空間得到拓展,從實踐結果看高職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升,“健康樂跑”的應用效果顯著,更符合現代高職院校學生的鍛煉需要。
4.2.1 大力推廣運動類APP在高職體育教育中的應用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的體育鍛煉呈現出新的特點,越來越多的APP被運用到人們的健康管理當中。當前APP提供的功能健全,不單單具有簡單的數據監測相關功能,更涉及到健康管理、健康資訊提供等功能,并搭建了以健康運動為核心的社交圈,多元的功能模塊的提升為現代教育的進步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將運動類APP運用到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實踐中,整合了運動健身的相關資源,并符合高職學生碎片化的知識獲取特點,以科學的監測數據和信息生成以學生為根本的運動健康檔案,讓廣大高職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體質健康狀況。結合“健康樂跑”的實踐環境,大力推廣“健康樂跑”的應用新場景顯得至關重要。
4.2.2 加大課外體育鍛煉的監督和指導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要充分意識到運動類APP所展現出的價值和效果,從“健康樂跑”的成果出發,進而利用現代手段做好課外體育鍛煉的監督和指導。如教師可以定期在運動類APP當中發布鍛煉任務,并做好監測和成果的檢驗,使得高職學生可以通過運動APP及時了解其中的數據信息,時刻保證體質健康。除了運動任務的發布之后,教師也要積極與高職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定期發布有關于科學鍛煉的相關資訊,以此來保證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意識,參與到體育鍛煉實踐中來。課內外的體育鍛煉的監督和指導,對高職學生的體質健康有積極意義。
4.2.3 豐富校內外體育競賽活動
高職院校的學生體質健康備受關注,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則需要體育競賽環境的支持。當前,高職院校在體育競賽活動氛圍方面并不理想。為解決該問題,則需要將關注焦點放在以下方面。一方面,體育教師充分利用運動類APP發布相關的競賽活動,調動和激活高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體育競賽活動中強化自身體質健康水平;另一方面,積極組織以運動類APP社交圈為核心的競賽活動,讓一些“志同道合”的健身達人集聚到一起,營造一個快樂健身、科學健身的空間,相比于傳統的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顯然這種以線上運動類APP為核心的教學模式更具吸引力,高職學生極容易被內容所吸引,為校內外體育競賽活動的開展提供堅實保障。
課題:新時代“健康樂跑”對高職學生體質健康產生的影響——以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為例,課題編號:2021SK31。
(作者單位: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