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培瑾,郝澤蕊,童春堂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屬于呼吸內科較為常見的病變,發病以老年患者居多[1]。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常存在慢性咳嗽、咳痰史,且早期臨床表現并不顯著,常于疲勞時自覺呼吸困難,而在加重期表現為呼吸困難、呼氣時間延長及呼吸運動減弱等,甚至可誘發呼吸衰竭、肺心病及心力衰竭等[2-3]。迄今為止,臨床對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多考慮與氣道反應性及炎性因子水平有關,且炎性因子的大量釋放會增加氣道反應性,使患者的病情進一步加重[4]。目前,臨床對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主要采用藥物治療。鑒于此,本文對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加重期患者血氣分析、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進行分析。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121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加重期的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①納入標準:均滿足《內科學》中關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加重期的相關診斷標準[5];入院治療前未使用其他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或輔以機械通氣者;年齡≥60歲;臨床病歷資料完整無缺漏。②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重要臟器功能異常者;存在精神疾病或相關家族史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惡性腫瘤患者;對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根據不同治療方法將納入患者分為研究組63例和對照組58例。研究組男38例,女25例;年齡60~78(69.84±6.53)歲;病程4~12(8.63±2.17)年。對照組男34例,女24例;年齡60~77(67.42±6.23)歲;病程3~14(7.82±2.09)年。2組上述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①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均采取臥床休息、吸氧、祛痰、抗感染等常規治療措施,不間斷治療1周。②研究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予以布地奈德(AstraZeneca Pty Ltd,批準文號:H20140474,規格:0.5 mg)霧化吸入治療,使用方法:布地奈德1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0 ml,霧化吸入,每天早晚各1次。不間斷治療1周。
1.3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顯效:患者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基本緩解,肺部未聞及濕啰音,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恢復至正常范圍;有效:患者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較前有所改善,肺部濕啰音較前明顯減輕,實驗室檢查多數指標恢復正常;無效:臨床癥狀未見好轉甚至加重,實驗室指標未見明顯改善[6]。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血氣分析:使用血氣分析儀檢測2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二氧化碳分壓(PaCO2)。③肺功能:使用肺功能測試儀(意大利科時邁公司)測定2組治療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呼氣峰流速(PEF)。④炎性因子:收集2組晨空腹靜脈血5 ml,3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⑤不良反應:觀察2組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聲嘶、惡心、嘔吐、喉部不適。

2.1臨床療效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動脈血PaO2和PaCO2水平 治療后,2組動脈血PaCO2較治療前降低,PaO2較治療前升高,且研究組動脈血PaCO2低于對照組,PaO2高于對照組(P<0.05,P<0.01)。見表2。
2.3FVC、FEV1、PEF水平 治療后,2組FVC、FEV1、PEF較治療前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P<0.01)。見表3。
2.4CRP、IL-6、TNF-α水平 治療后,2組CRP、IL-6、TNF-α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P<0.01)。見表4。
2.5不良反應 2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1 2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加重期臨床療效比較[例(%)]

表2 2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加重期治療前后動脈血PaO2和PaCO2水平比較

表3 2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加重期治療前后FVC、FEV1、PEF水平比較

表4 2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加重期治療前后CRP、IL-8、TNF-α水平比較

表5 2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加重期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比較[例(%)]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增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高,據不完全統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在我國的發病率為4.3%[7-8]。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主要是由于肺泡囊、肺泡管、呼吸性細支氣管過度擴張,導致肺組織彈性減退,肺容量增大而引發的氣道炎癥反應,且多數患者處于疾病加重期[9-10]。此外,由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肺泡以及肺部毛細血管受損,常出現明顯的缺氧癥狀,導致主要器官(如心臟、大腦)功能受到嚴重影響,若未能予以及時有效的救治,則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威脅[11]。
臨床針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多采用藥物治療。布地奈德作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在局部抗炎方面具有顯著效果,能有效抑制T淋巴細胞、肥大細胞,抑制炎性介質的釋放,經過霧化吸入人體還能降低活性,從而減輕氣道黏膜敏感性、幫助患者緩解氣道痙攣,且不良反應少[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2組FVC、FEV1、PEF水平均出現降低,這說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加重期患者存在明顯的氣流受阻情況,而治療后2組FVC、FEV1、PEF較治療前升高,其中以研究組升高最為明顯,且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95.24%)明顯高于對照組(82.76%)。這說明采取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這一結果與既往文獻報道相符合[14]。考慮其中原因,通過霧化的方式吸入糖皮質激素,可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散布于肺部組織,對嗜酸粒細胞的活性發揮抑制作用,加快氣管內分泌物的清除,從而降低呼吸道的高反應性,減輕呼吸道阻塞情況,促進了患者的肺功能恢復,提高了治療效果[15-17]。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2組動脈血PaCO2較治療前降低、PaO2較治療前升高,其中以研究組降低或升高幅度最為顯著,從這項數據可以看出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可有效改善血氣分析指標。
既往研究顯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通常伴不同程度的氣道炎癥反應,體內CRP、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較高,并以不同方式參與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發生發展過程[18-19]。本文進一步研究發現,治療后,2組CRP、IL-6、TNF-α水平較治療前降低,其中以研究組降低程度最為顯著,提示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可有效降低CRP、IL-6、TNF-α水平,考慮為布地奈德能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而經霧化吸入后可使藥物快速抵達病灶發揮抗炎癥作用。在安全性方面,2組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且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無差異,說明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加重期患者采取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氣分析、肺功能指標,減輕炎癥反應,且安全性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