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
(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第一中學,甘肅 合水)
高中階段的英語知識,不管是深度上還是廣度上,對學生來講都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尤其是文章的學習,學生要想快速提高學習效率,就要借助高效的學習方法。實踐證明,思維導圖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快速解決重難點。教師首先應當引導學生學會構建思維導圖,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題材畫出不同的思維導圖,其次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創新思維導圖,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借助思維導圖學習英語文章。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紹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英語文章的學習多數是靠教師的大量講解,對于單詞的使用、語法的使用、句型的構造等,教師會為學生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學生再按照教師的要求,通過做題、閱讀、跟讀,掌握必要的閱讀技巧。但在素質教育理念下,這樣的教學方法很明顯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此,使用思維導圖為學生展開文章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創新,同時也是對學生閱讀學習的提升。教師應當本著終身學習的意識,仔細研究思維導圖,使其更好地符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
對于英語文章的學習,學生不僅要通過閱讀了解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傳遞的價值觀,同時也要對閱讀中的重點語句進行分析,借助準確的分析結果,提高閱讀學習能力,為后期的深度閱讀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思維導圖可以根據文章內容靈活構建,如關于詞匯的思維導圖、關于語法的思維導圖、關于文章價值觀的思維導圖,學生不管構建何種思維導圖,最終的結果都是提高閱讀分析效率,且在構建思維導圖中,也能提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激發英語學習潛力。
在一些優秀的英語文章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一些教師會讓學生背誦一些優美文章。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死記硬背,過于機械的方法使得學生只會背誦課文,在口語交際中無法靈活運用英語知識,這樣必然會限制學生的英語能力。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學生會將文章中的知識學以致用,如使用在口語表達中,使用在寫作中,或者使用到具體的考試中。通過思維導圖,學生會將文章中所有相關的材料進行融合、分類、整理,加深對每一板塊的知識理解,在此基礎之上不僅能夠準確背誦出文章內容,同時還能復述文章。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3第二單元“Healthy eating”中的Reading部分“Come and eat here”為案例,教師在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講解時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著手進行。
課堂導入環節既是起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精彩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夠及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為主題教學做好鋪墊。在導入環節,教師應當根據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學習儲備,合理設置導入內容,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在講解本單元的Reading部分時,針對導入環節教師就可以這樣進行:首先將學生分成兩組——正方和反方,然后為學生設置辯論題目“健康和美味哪一項更重要”正方持觀點:美味大于健康;反方持觀點:健康大于美味。然后讓兩組學生思考并用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觀點描述。由于學生對“食物”主題通常有著較高的興趣,這一辯題的設置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學生在表達觀點的同時,教師再用思維導圖為學生呈現各方的觀點,引導學生持續發散思維,多角度看待問題。例如,認為餐飲行業中美味大于健康的小組所持有的論據。(如圖1)

圖1 導入環節思維導圖
在學生進行辯論的過程中,教師既充當裁判員,又充當指導員,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辯論表現,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口語表達,必要時候,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思路或幫助,完善學生的語句輸出。
人教版英語教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每一章節中的內容有不同的板塊,如閱讀板塊、聽力板塊、討論板塊等。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課堂上往往在討論板塊教學時,學生的積極性無法被有效激發,或者不愿意開口說英語以及不知道如何說英語,而導致討論環節一帶而過。久而久之,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會受到影響。了解到這一現象之后,高中英語教師首先應當引起重視,其次要創新教學方法,改善這一現象。使用思維導圖可以為學生梳理口語表達思路,引導學生更愿意說英語。在該單元的話題討論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以下問題:What factors do you need to succeed in catering industry?并將問題板書,引導學生以此問題展開積極思考,積極發言,最后將學生的代表性的觀點梳理成思維導圖。(如圖2)學生看到自己的觀點被寫在黑板上,自信心也會被有效激發,同時也會更好地開闊思路,在學習中進行創新。教師還可以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引導其他學生一起參與到頭腦風暴中,這樣的課堂氛圍必然是輕松活躍的,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積極有效的。

圖2 話題討論思維導圖
閱讀能力往往會為寫作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借助文章內容提高寫作水平。在精講完文章的內容之后,教師還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為學生構建寫作思路的框架,讓學生跳出文章的主要內容,仔細分析寫作手法、重點語句的運用等,并且幫助學生完善寫作思路,從文章中篩選有用的信息,為學生的寫作鋪路。在寫作時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續寫、改寫,教師要將高考寫作的主要目標滲透在學生日常的寫作中,逐步培養學生較強的寫作能力。在“Come and eat here”這篇文章講解完成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思考,除了餐桌禮儀文化有差異之外,中西方還有哪些文化差異?學生會開動腦筋,仔細思考,說出服裝文化、口語交流文化等。教師讓學生借助該篇文章的寫作手法,寫一篇關于服裝行業競爭的短文,可以按照文章的情節設計,也可以進行其他形式的創新。教師可以以文章為案例,為學生梳理寫作時的思維導圖。(如圖3)

圖3 寫作思維導圖
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時,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仔細檢查、認真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思維導圖中往往還有很多關鍵詞匯或句型,學生在寫作時應當參考寫作要求以及自己想要表達的主要思想。科學、合理地利用各種關鍵詞,并不是將思維導圖中的所有信息體現在文章中就叫寫作,而是要進行綜合分析和創新。當學生初次使用思維導圖寫作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把關,只有提高思維導圖的質量,學生的寫作質量才能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作為高中英語教師,首先應當重視在課堂上使用思維導圖;其次,要有效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強有力的幫助;最后,教師也要意識到,培養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能力并不是短期促成的,而是要借助各種教學情境、教學環節與教材內容等逐步滲透的。在借助思維導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等,引導學生接受英語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