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北京市昌平區七里渠中心小學(以下簡稱七里渠中心小學)始建于1945 年,下轄中心校、豆各莊小學和白各莊小學三所完小,現有24 個教學班,502 名學生,69 名教職工,其中6 名專職體育教師。一直以來,學校堅持“動靜交養、幸福成長”的辦學理念,秉承“崇德、啟智、健體、尚美”的校訓,追求“好學力行,臻于至善”的校風,切實做到以德樹人、以體育人,致力于培養健康自信的學生。
2012 年3 月,學校開始組建足球隊,師生臥薪嘗膽、奮發拼搏,在各級校園足球聯賽中取得了一定成績。同時,學校努力克服各種障礙和弊端,健全校園足球工作機制,夯實各項保障基礎,在普及足球知識、建設足球文化、營造足球氛圍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七里渠中心小學高度重視足球育人的工作,嚴格落實《教育部等6 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精神,增強開展校園足球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建設具有校園足球特色的學校作為深化教育教學和體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來抓。同時,將校園足球工作納入學校五年發展規劃,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突出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將校園足球作為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來抓。

為保證校園足球工作有序發展,七里渠中心小學成立了由校長負責,分管主任主抓,班主任、體育組全體教師參加的校園足球工作小組,全面負責學校的校園足球工作。同時,定期召開校園足球工作會議,認真研究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確保校園足球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活動形式創新,以此突出學生的參與性和活動的實效性。
此外,學校還制訂并完善了《足球教學管理制度》《足球訓練管理工作規定》《足球運動安全防范管理辦法》《足球課余競賽和管理制度》《足球運動員文化學習計劃》等規章制度,以此保證校園足球工作全面、健康、和諧發展。
七里渠中心小學除了保證開足開齊體育課以外,堅持“全員踢足球”的理念,把足球課排入課程表,要求每班每周至少開設1 節足球課,由學校足球教師授課,使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試行)》,以及學校自編教材——《七里渠中心小學足球大課間教材》,從而加大校園足球普及力度。
此外,學校還利用課間操時間,每周保證開展1 次足球大課間活動,每次30 分鐘,分班級按照事先安排的地點和項目有序進行活動,以此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足球技術水平。
1.組建足球精英社團
為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足球競技水平,七里渠中心小學要求各班均建立班級足球隊,確保每個班級有8 ~10 名足球隊員,在此基礎上,學校還組建了足球精英社團。目前,學校有甲組和乙組足球隊(四至六年級為甲組,一至三年級為乙組),其中有2 支甲組男子足球隊、1 支乙組男子足球隊和2支女子甲組足球隊,共計86 名隊員。
2.積極開展足球訓練
七里渠中心小學的足球精英社團每周堅持足球訓練5 次,每次訓練90 分鐘。訓練前,教練員會根據隊員的實際情況制訂訓練計劃,并嚴格執行。訓練主要包括靈敏素質訓練、技術和技能訓練,如,分組對抗、足球游戲、局部戰術演練、身體機能恢復、快速跑動訓練、小范圍傳接球訓練、傳搶球訓練、中距離傳接球訓練等。通過長期訓練,足球隊員的戰略技術和身體素質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寒暑假期間,學校還會根據俱樂部的安排,組織隊員參加集訓隊訓練,優秀的隊員會被選拔參加區級以上訓練營。
多年來,七里渠中心小學采用“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提升學校足球教師的授課水平和執教能力。“請進來”方面,學校聘請了校外培訓機構的教練員每周到學校進行2 次足球教師培訓,并指導足隊開展訓練,如,1VS1 進階訓練、2VS1 對抗訓練、2VS2 對抗訓練、4VS4 戰術對抗訓練等。外聘教練員的到來,為學校足球精英社團帶來了高質量訓練,使隊員們的足球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送出去”方面,學校積極輸送體育教師、足球教師參加國家級、市級和區級的校園足球相關培訓,以此提升他們的授課水平。如,先后派遣體育教師、足球教師前往首都體育學院、順義喬波會議中心、山東體育學院、十五中南口學校參加各種足球培訓。2018 年7 月,學校教師李殿躍參加了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并獲得證書。

多年來,七里渠中心小學積極創造機會,努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足球活動。2016 年以來,學校帶領足球精英社團積極參加校際小型足球比賽,以此提升隊員的實戰技術水平,為參加更高級別的足球比賽積累經驗。2017 年,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校際聯盟活動,學生們在聯盟會上積極參與足球活動,進行小型比賽對抗,汲取其他學校的經驗,以此增長眼界和見識。同時,學校邀請足球退役明星鄧樂軍、韓旭、姚健等參加聯盟活動,并與他們進行3VS3 足球比賽,充分發揮明星的作用,激發學生們的足球熱情。2018 年,學校帶領學生前往工人體育館觀看現場足球比賽,感受熱烈的足球氛圍,讓學生的熱情和足球場上比賽的激情融為一體,以此激發學生的足球熱情。2019 年,學校組織開展足球“清凌杯”邀請賽,邀請周邊學校的足球隊到學校進行比賽,使隊員們培養作為東道主應有的責任和義務。此外,學校每年9 月中下旬都會舉行“家友杯”足球邀請賽,邀請學生家長到學校和學生一起踢球比賽,既增進了親子關系,也做到了家校有效互動,充分發揮了足球的育人功能。

為了適應發展,在足球文化的引領下,七里渠中心小學足球隊隊徽幾經修改,最后終于定型:獎杯形狀的綠色球場、大紅色的“七”字代表七里渠小學、下部分渠水圖案、中間足球圖案,寓意“清凌渠水育足紅”。此外,學校還在隊徽的基礎上制作了紅色的足球隊隊旗。每次參賽,學生舉著精心設計的足球隊徽旗,展現滿滿的自信和歡喜。
為激發學生參與校園足球的熱情,七里渠中心小學每年評選學校“足球之星”,參加評選的學生均為六年級學生,他們愛學習、愛生活,樂于助人、團結奉獻、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為集體爭得過榮譽。在每年6 月的畢業典禮上,入選學校“足球之星”的學生會接受表彰并發表自己的感言,向低年級學生傳遞足球文化帶給他們的正能量。
自2016 年以來,七里渠中心小學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北京市和昌平區舉辦的體育類、足球類文化比賽活動。學校學生創作的以足球為主題的繪畫、海報、吉祥物設計、詩文、標語和攝影等作品,均獲得過北京市前三名的成績。
多年來,七里渠中心小學在各級校園足球聯賽中取得了較好成績。2013 年3 月,學校足球隊在城關八喜昌平區校園足球五人制比賽中,獲得男子甲組第三名、男子乙組第六名;同年7 月,在昌平區暑期校園足球賽中,獲得男子甲組第一名、男子乙組第七名;同年10 月,在昌平區秋季足球比賽中,獲得男子乙組第四名、男子甲組第七名。2014 年3月,在城關八喜足球五人制比賽中,獲得男子乙組第二名、男子甲組第八名。2015 年7 月,在昌平區校園足球聯賽中,獲得男子甲組第一名;同年11 月,在昌平區暑期校園足球賽中,獲得男子甲組第一名、男子乙組第二名;同年12 月,在昌平區優勝者杯足球賽中,獲得男子組第三名。2016 年4 月,在北京市冠軍杯比賽中,獲得男子甲組第二名;同年7月,在昌平區校園足球聯賽中,獲得男子甲組第一名、男子乙組第五名;同年7 月,在北京市校園足球冠軍杯聯賽中,獲得男子甲組亞軍。2017 年6 月,在昌平區校園足球聯賽中,獲得男子甲組冠軍、男子乙組第九名。2018 年5 月,在北京市特色校傳統校足球聯賽中,獲得小學男子丙組亞軍。2019 年5月,在小湯山中學“和諧杯”校園足球邀請賽中,獲得小學男子組第四名;同年6 月,在昌平區中小學生足球聯賽中,獲得小學男子甲組一等獎,隊員涂豪榮獲“最佳射手”稱號,丁冠中榮獲“最佳球員”稱號;同年11 月,在小湯山中心足球邀請賽中,獲得第五名。




近幾年,七里渠中心小學培養了多名優秀足球隊員,他們品行端正、成績優秀。其中隊員涂博辰通過校園足球,被輸送到北京市昌平區第十五中學校讀書;隊員蘇啟豪通過校園足球,被輸送到北京市第115 中學讀書;隊員張家豪、涂豪、田子豪、丁冠中通過校園足球,被輸送到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中學讀書;隊員田藝博通過校園足球,被輸送到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中學讀書。
七里渠中心小學為了提升足球課以及其他課外活動課質量,2019—2020 年承擔市級“北京市中小學課外活動模式創新與應用研究”專項課題研究,并成功結題。在參與研究的過程中,課題引領真實有效地促進了學校足球課外活動課的開展,為校園足球提質增彩。2021 年9 月,學校成功舉辦了“清凌杯”足球邀請賽。此外,在2021 年度昌平區中小學生校園足球競賽工作中,校長陳自東、教師周文禮、曹美云表現優異、貢獻突出,被授予“先進個人”榮譽。
下一階段,七里渠中心小學將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規劃,重新規劃校園足球工作目標,繼續穩步做好足球普及工作、精英訓練計劃等,確保校園足球工作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下一階段,七里渠中心小學將繼續積極開展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校園足球活動,以此加大校園足球普及力度,彰顯校園足球魅力,激發學生參與校園足球的興趣。同時,做到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其中線上活動包括線上技能大比拼、特色足球本領展示活動和親子足球展示等活動,線下活動包括班級足球趣味游戲大課間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游戲中感受足球運動帶來的樂趣。
下一階段,七里渠中心小學將克服各種困難,在開展豐富多彩的足球活動的基礎上,積極加強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工作,同時充分發揮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積極進取、不畏困難、勇敢拼搏的意志品質,使學生真正在足球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
今后,七里渠中心小學將保持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增強不進則退的危機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爭創一流足球學校的使命感,抓搶機遇,加快發展,以百倍的信心,堅定不移地開展校園足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