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一見 (浙江省新昌縣七星小學,312500)
筆者所在學校奉行“全校參與、全校普及”的原則,強調每一名學生都要參與到足球活動中,學校圍繞“學練賽”視角進行整體設計,每班每周有足球課程教學、大課間,晚托“1+X”進行課堂中所學的足球技能練習,每學期進行的校園足球聯賽也是利用大課間以及晚托“1+X”的時間,形成了足球大課間的“學練賽”。
1.足球韻律活動
全體學生入場整隊后,足球韻律活動開始,用《足球寶貝》作為背景音樂,整個活動時長5分鐘、共有8節,8節練習內容分別為俯背運動、屈膝彈動、前后拉球、左右撥球、前后踩球走、雙腳外跨球、雙腳內跨球、原地交替踩球。每班兩路縱隊站立面向主席臺,要求做到精神飽滿、動作整齊。
2.3個水平段足球分項練習
足球韻律活動完成后,3個水平段的學生進行足球分項練習:
水平一的學生以熟悉球性球感為主,每班在足球韻律活動后到指定場地進行練習,以班級為單位,2人1組,練習原地踩球+傳球(圖1-1)。

圖1-1 踩球
水平二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基礎,以練習運球繞障礙走+傳球為主,每班分成4個小組,小組長帶頭擺放好器材后進行有序練習,結束后回收器材(圖1-2)。

圖1-2 運球繞障礙走+傳球
水平三的學生在練習時加入了一定的對抗性,練習以運球繞桿跑+射門、2過1射門為主,球門前設有專門的守門員(圖1-3)。

圖1-3 2過1練習
3.足球類游戲活動

足球類游戲活動在下午的大課間進行,通常各班1周3次,隔天進行。此項活動一至三年級的各個班級以游戲活動為主、少量的足球比賽為輔;四至六年級的各個班級以對抗賽為主、游戲活動為輔。游戲活動由各個班級自己創意發明,在自己班級活動場地上進行。部分班級自主創編的足球游戲反饋熱烈,如,傳球接龍、穿山越嶺、貼膏藥和護球比賽等,值得在全校班級中推廣(表1)。
3個水平段的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進行深入學習和在大課間練習的熟練度增加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定期更換大課間的活動內容。
水平一的學生在學期中段,由原來原地踩球+傳球的練習內容,更換為前后踩球走+顛球練習。
水平二的學生在學期中段,由原來運球繞桿走+傳球的練習內容,更換為運球繞桿跑+射門練習。
水平三的學生在學期中段,由原來運球繞桿跑+射門、2過1射門的練習內容,更換為足球搶圈練習。
定期更換大課間活動內容,可以循序漸進地提升大課間練習質量。
基于學生的評價反饋,在下雨或惡劣天氣無法進行室外活動時,大課間時段可在教室內完成室內足球韻律活動,其余時間由班主任組織觀看足球類的正能量影片;基于學校教師的評價反饋,在晚托“1+X”時間段的活動,可以聘請校外的足球教師或有興趣、特長的家長幫助班級學生更好地學練。
學生在課堂上學好足球大課間的內容,為大課間的“勤練”做好準備。學校體育教研組在學期開始前,做好課堂教學內容的統一設計與教學安排,針對3個水平段學生不同的內容設計,為授課做好充分備課。
足球韻律活動是全校學生統一的項目,作為大課間的熱身項目,在體育課授課時,針對該內容進行教學。學生學習完足球韻律活動內容,每節課以準備活動的形式復習鞏固。課堂上根據不同水平段的學生,教授足球項目的不同內容,讓學生掌握練習項目的動作要領,以便在大課間活動中有序練習。
大課間及晚托“1+X”的時間段進行針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學習內容的“勤練”,包括球性練習、足球游戲活動、3個水平段的足球練習內容。
上午大課間30分鐘時間內,學生先進行足球韻律活動熱身,剩余20分鐘進行3個水平段的足球練習內容;下午的大課間進行足球游戲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在晚托“1+X”的時間里,各個班級根據安排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足球分項練習,也可以組織“3VS3”“4VS4”“5VS5”的足球比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練習氛圍。體育組在此期間,各名體育教師做到明確分工、有效管理,讓學生在大課間和晚托“1+X”活動能夠順利安全地進行練習,提升學生“勤練”的效果。
體育課上學足球,大課間練足球,以足球特色為主線,在“教會”和“勤練”的基礎上,開展好“常賽”才能讓足球特色的大課間活動更生動。
利用大課間和晚托“1+X”的時間,學校每年都舉辦足球韻律活動比賽、足球基本功比賽以及校園足球聯賽;另外,還有足球球性活動比賽,該比賽每個班級都參與,一、二年級進行踩球接力比賽,三至五年級進行校園足球班級聯賽(圖2-1~圖2-3),以班級為單位,六年級進行足球繞桿接力比賽。其中,校園足球聯賽除了設置每個年段前三名的獎項外,還設有最佳射手和最有價值球員稱號,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表1 各個時段大課間活動內容

豐富的比賽形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推動足球特色大課間活動的健康發展。

圖2-3 學生慶祝獲獎

圖2-1 校園足球聯賽實況

圖2-2 學生正在進行班級聯賽
在大課間活動中加入評價環節,通過積極的評價引導每名學生實現自身的完善。
制訂完備的評比方案,每周由值周教師和體育教師通過大課間時各班級的出勤率、活動時的效率和學生的參與態度進行評分。以班級為單位,用一周的分數評比出每周之星,每月通過數據收集,再評比出每月之星。在每學期結束時,根據日常大課間的成績加上一學期舉行的各項足球類比賽的得分,綜合評比出優秀班級,在全校大會上進行表揚,通過學校官網和微信公眾號進行積極宣傳。讓學生在日常的大課間活動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激勵學生在體育鍛煉上的成長與進步。
在“學練賽”視角下,學校通過體育課中的“教會”、大課間的“勤練”和積極組織比賽的“常賽”,以及每周、每月、每學期正向的完善的大課間評價體系,實現了以足球為抓手的大課間之路,有利于引導廣大師生走向操場中,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進而進一步鞏固學校大課間的創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