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祥
近年來,上級相繼出臺一系列負面清單,涉及純正風氣、軍地交往、糾治積弊、改進學風、部隊管理等各方面,涵蓋部隊建設各領域。比起以往正面的常規性要求,這些負面清單樹起了問題導向、定下了懲戒標尺,能夠更鮮明地立警示、常提醒,對于推動監督預防“治未病”工作做實做深做細,起到了“預防在前、執法如鐵、治病救人”的正面效應。但也有一些單位在落實過程中機械執行、表態執行、選擇執行、變通執行,致使部分禁令喊在嘴上、重言輕行、失信官兵。用好負面清單這些“鏡子條款”,體現的是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彰顯的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呼喚的是各級從政治上創造性抓落實的能力,應當重點處理好五對關系。
一是增壓與減負的關系。針對日常監督管理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詳細羅列負面清單,看似戴上了“金箍”,實際上是為管理松綁解壓,表面上是“禁”,實質上是“放”。與過去面對浩繁的文件,基層往往應接不暇、應付了事,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相比,實施負面清單管理一是一、二是二,事例清晰、條款分明,官兵一看就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減少了復雜文件解讀闡釋,從繁多材料中解放出來。但從現實情況看,一些基層單位仍然缺乏正確認識,有的當成教條,讓官兵搞背、記、抄老一套,人為制造負擔;有的動輒寫對照檢查、寫心得體會,官兵絞盡腦汁、耗盡精力。其實負面清單不過是一面“鏡子”,主要是用來“照”的,背記條款好比“扛”著鏡子走路,失去了意義、違背了初衷、空添了負擔。作為管理者,應當自覺從過時的管理套路中跳出來,從不合時宜的觀念中走出來,回歸務實高效的作風,多做減負為正、聚能增效的工作,推動工作指導、部隊管理更加科學務實。
二是問題導向與導向問題的關系。負面清單是查找不足、明確方向、解決問題的有力抓手,目的是樹起問題導向,讓官兵法有所依、禁有所止、行有所戒。但一些單位沒有領會好、運用好,裹挾私利雜念、不愿擔當負責,致使工作出現導向性問題。比如,有的對自身和所負責地方霧里看花,不敢撥開云霧見太陽,遇到問題繞道走,碰到矛盾就縮手;有的講起負面清單頭頭是道,但在整改環節十分“含蓄”,只注重對上表態,不敢較真碰硬;有的忽略客觀實際,不能實事求是檢視問題,為列清單而列清單,陷入形式主義的窠臼;有的簡單把檢視和整改畫等號,問題一列了之,措施不了了之。是問題導向還是導向問題,關鍵看是較真還是回避。各級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和揭短亮丑的膽識,勇于走出“心理舒適區”,舍得革自己的命、割自身的肉、動自我的利,敢于給自己立警示牌,勤于查、善于找、敏于析、勇于答,這樣才能把重大問題研究好、把敏感問題處理好、把棘手問題破解好。
三是監考人與答題人的關系。實施負面清單管理過程中,管理者特別是領導干部既是出題者也是帶動者,既是監考人更是答題人。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動人,都不如在前面帶動人管用。拿著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必然失信于官兵,削弱負面清單的權威性。面對負面清單,是一種考驗,又是一種姿態,要求別人做到的必須自己先做到,對哪些事能做、哪些事應做、哪些事不能做,領導干部必須心有底線、行有規矩、干有追求。一方面,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直面問題不遮掩、敢較真、硬碰硬,經常對照自查,主動反躬自省,帶頭穩思想、嚴作風、正風氣,對權力不敢任性、對群眾不敢怠慢、對工作不敢懈怠、對紀律不敢越界、對生活不敢放縱,當好“風向標”和“掌舵人”,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有禁止不可為。另一方面,要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對只查不改、消極應付等問題,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夯實整改效果,拿出令人滿意的答案,以實際行動取信官兵、凝聚力量。
四是負面管控與正面引導的關系。負面清單具備矛盾的“兩面性”,在一定情況下,負面清單可以轉化為正面因素,需要以辯證眼光來看待。常加班、辦夜校、出公差既有侵占官兵休息時間的負面成分,也有干事業謀發展的內驅動力;搞“特色”、抓“亮點”既有一定的形式主義,也有創精品創一流的積極因素;“責任狀”“承諾書”“保證書”既是負擔,也是負責任的表現;處處留痕、常常開會既有“五多”的色彩,有時也是工作需要;規定之外的做法不一定就是土規定土辦法,也有可能是行之有效的經驗探索。一個單位如果風氣正、心氣順,那么一些負面清單的“正面性”就會顯現,也是被大局所允許的,官兵在面對自我愿望不滿足時,也能夠自我化解和正確看待。反之,則條條是禁區、處處是雷區,關鍵在于官兵什么心態、怎么看待。各級在抓好“負面堵”的同時,應當加強“正面引”,在干好事情之前首先理順心情,既要面上開花結果,又要內在舒心理氣,經常談心、交心、關心,理順官兵看不慣的、排解弄不懂的、疏導想不通的,解開心里疙瘩,從而拉近官兵心與心的距離,幫助正確看待榮譽得失,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和強軍興軍內在動力。
五是治標與固本的關系。負面清單以詳細的“列舉法”劃出“安全線”和“警戒線”,可以通過“見招拆招”增強實操和應對能力,但總會遇到“沒見過的招”,總有各種“想定外”的情況。如果只是片面刪除這些“黑名單”,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一套,結果往往只減了存量,卻遏制不了增量。負面清單是一面鏡子,目的是照出正面,照單“體檢”是為了找準病灶,治病于未發之前。問題有的顯而易見,有的卻深藏于復雜多變的表象之中。各級應當堅持系統施策、標本兼治,從負面清單披露的背后入手,抓住風氣建設這個“牛鼻子”,表象上清障去污,深層次正本清源,從源頭遏制錯誤傾向、問題苗頭、隱性矛盾,特別是在精文簡會、還權于基層、減少重復檢查考核、糾改泛化問責等方面打通堵點痛點,推動負面清單從面子里子上“雙清零”,以清風正氣凝聚兵心士氣,達到治治病、改作風、提戰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