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倩倩 張海敏 尚函羽
隨著高校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高校師生數量龐大且在不斷增加,每天產生的垃圾也在不斷劇增,而我們作為大學生更應該重視這一問題,盡我們所能讓這一現象得到有效控制[1]。高校所產生的垃圾有很多都可以回收利用,但幾乎都被傳統廢品回收行業所回收處理,其余則會造成很大的浪費。高校宿舍區教學區人員密集,生產的垃圾也很龐大,垃圾的分類以及回收非常需要,但目前的情況似乎并不樂觀[2]。高校是培養高品質人員的地方,大學生的素質對以后的國家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因此培養高校學生垃圾分類意識以及處理垃圾分類的能力,無論是對每個大學生自身的發展還是對以后整個社會垃圾分類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從本質上來說,高校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社會,但目前高校在推進垃圾分類處理方面還存在著許多方面的問題[3]。本文就如何解決高校垃圾分類提出解決方法,分析后續可持續施行以及對社會可能造成的影響。
首先高校人口特征明顯,其次高校垃圾產生量巨大,每個學生活動區域所產生的垃圾不同并且產生垃圾的種類集中,而且高校存在一個問題是垃圾桶類型單一、功能性不強,最后跟城市垃圾相比,其呈現出回收時間固定、生產點分散、回收和運送難度低和可再利用性強等特點。
總體來講,高校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可以歸納為餐飲類垃圾和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垃圾。餐飲類垃圾主要為廚余垃圾、包裝塑料盒等;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垃圾主要為塑料袋、廢紙或紙類、破舊的衣服、快遞和外賣包裝盒等。
近幾年來,我國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和初步成果。與此同時,也顯現出了一些惹人注目的問題,比如與現實的偏離、形式主義、簡單搬運等。高校作為人員密集區,垃圾輸出量龐大且種類雜亂。盡管大部分高校已經在學校各處設置了各種顏色各種類型的垃圾桶,但垃圾分類的成果并不顯著,亂扔亂放的現象仍然存在。因此高校宿舍在開展垃圾分類行動過程中,要設置好長效機制,做好打長久戰的準備,提高垃圾分類行動的效率,努力減少生活垃圾污染,有效控制這一現象的增長,讓垃圾分類落實到每個人的身上。
(1)提高高校對垃圾分類的重視程度,強化垃圾的管理能力
學校應安排監督垃圾分類的專業人員或組織,對于垃圾分類情況的管理循序漸進,施行周期性管理。學校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方面要有時效性,約束力要有長效作用以及及時性。學校有關分類和丟棄垃圾的規定要真正傳授到每個學生身上,讓每個學生有意識有責任感的去進行垃圾分類。
(2)建立校園垃圾分類管理部門,制定戰略
學校各個部門分工合作,層層遞進,做好任務分配,拒絕推卸責任,逃避任務的做法。建立相應的校園垃圾分類管理部門,專門開展垃圾分類、定點、針對性處理和解決的管理工作[4]。同時應該制定垃圾回收的發展戰略,對以學校規定形式分類垃圾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相反對于其他不按垃圾種類投放的學生要給予相應懲罰。
(1)豐富自己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加強分類意識
學生要做好垃圾分類,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增加自身垃圾分類意識,從而對垃圾分類重視起來,并主動觀看有關當今社會因垃圾亂投亂放所造成危害的紀錄片以及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有關措施的視頻介紹,了解并掌握如何正確的進行垃圾分類,做到意識、概念都非常的清晰,在今后的分類中做到迅速辨別垃圾類型并采取相應的正確的舉措[5]。
(2)改變原本錯誤的習慣,拒絕懶惰心理
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使用垃圾袋來處理垃圾,而很少有人將垃圾袋中的垃圾逐個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在垃圾袋裝化的習慣下,大多數人因為這樣處理的方便快捷而一直使用這樣錯誤的處理方式。但如果想要真正做到垃圾分類,必須人人都要行動起來,避免垃圾處理人員的二次分類處理,減少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步驟,以此提高垃圾分類管理效率。
(3)提高自己分類主動性,改變從眾心理
簡單地看一下垃圾分類的整個過程,往往會忽略分類者的心理因素。許多老師和學生喜歡隨意扔垃圾而不是經過思考以后將垃圾投入正確的垃圾桶,這實際上是出于對麻煩的潛意識恐懼。所以,現在我們需要自己監督自己,提高對垃圾分類的敏感性,改變自己的“怕麻煩”思想,盡自己所能去響應垃圾分類。
(1)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在法律上對該行為進行規范
完善有關政策,充分發揮考核杠桿作用。在校園垃圾分類重點區域,增強有關信息收集,對不達標區域進行改進,爭取解決垃圾分類難的問題。其次,全面落實強制性垃圾分類。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推動分揀設施建設,培訓志愿者有序分揀垃圾。最后,政府必須要提高最后一步廢物分類和處理的效率,避免各種各樣的垃圾廢物混合,保證形成整個廢物分類全程的完整性[6]。
(2)重視環保教育,提高社會整體素養
當前我們的社會正處于“信息時代”,新媒體式宣傳已逐漸占據主導地位,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微信、微博、電視新聞及短視頻等各種渠道了解到環保政策,學習環保知識。因此不僅要加強新媒體的宣傳報道,還要增加宣傳報道的次數,使垃圾分類成為一種深入人心的環保行為,以此推動公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最終影響到高校的大學生,通過這些耳濡目染的形式,踐行垃圾分類。
(3)政府通過協助第三方公司進行垃圾分類
政府協助的第三方回收公司建立網上交易平臺,并對第三方公司進行資金幫助,使公司加大資金去完善線下垃圾回收流程和設施,按明細分類得到真正實現。合理安排相關保潔車輛的時間和數量,做好保潔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避免保潔人員在回收時將二者混合,通過交換正確分類的垃圾點,鼓勵居民進行垃圾處理分類,將垃圾分類活動落實到每家每戶,提高垃圾分類的效率,使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高效進行。
學校垃圾回收率是衡量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實施學校垃圾分類不僅可以減少環境污染,也大大降低了對垃圾進行無害環境管理的成本,保證了資源的再利用。此外,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和教師的環保意識。學校還應采取措施提高學校的垃圾分類意識,多為學校投資回收垃圾分類設施,完善學校垃圾分類回收系統,加強對學生垃圾分類的監督,以建設和諧的校園。
總而言之,人類不但是垃圾的制造者,且是垃圾的受害者,但同時我們還應當成為垃圾的統治者。對于高校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理應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循序漸進,周期性敦促,促進高校師生之間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使每個垃圾去到該去的地方。人人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設一個和諧文明的生活環境。讓我們一起落實垃圾分類,使垃圾分類變成共識,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