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雁玲,常 鵬,申 帥,于 樂
(1.中國北方發(fā)動機研究所機械制造廠,山西 大同 037000;2.中國北方發(fā)動機研究所質量安全處,山西 大同 037000)
中國北方發(fā)動機研究所傳統的X 系列及部分Y系列的排氣管材料為中硅鐵素體鑄鐵,此種材料耐熱性能不佳,因此Y 系列競標機的排氣管采用了高鎳球墨鑄鐵材料,且結構更為復雜,對空間尺寸要求更高。為了保證競標機試驗和后期定型的順利進行,針對新材料的加工成為了此次課題研究的重點[1]。
采用常規(guī)工藝路線難以保證精度,加工難度較大,因此列出了以下4 點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可能的原因來進行工藝攻關,以保證試制過程。
1)材料變化:鎳基[2]材料與傳統中硅材料存在差異,高鎳球墨鑄鐵材料中鎳元素含量由普通鑄鐵的1%左右提高到34%~36%,硬度更高,且黏性大,對此普通的硬質合金刀不適用,刀具材質需要重新選擇。
2)結構變化:排氣管氣口處T 型外圓形狀特殊,倒角處是密封面,光潔度要求較高,且該處與法蘭空間很小,因此需要特制形狀的刀具加工,以避免傷到法蘭背面。
3)特殊的結構導致傳統排氣管的工藝流程、加工工裝及壓緊方式并不適用于110 系列競標機排氣管,因此需要制定更合理的工藝路線指導110 系列排氣管的加工過程。
4)材料不同,切削參數[3]的選用也需要改變:粗鏜、精鏜氣孔需要更加適宜的轉速、進給量及切削深度。
通過對110 系列競標機排氣管的加工工藝研究,從刀具的材料、形狀,加工時切削參數的選擇,以及工裝設計、裝卡方式、工藝流程等方面改進,保證零件的空間尺寸及加工精度,同時加工效率、成品率得到一定提高,為高功率密度柴油機的研制提供保證,同時為今后的批量生產作準備。
針對存在的4 個主要問題展開了研究試驗,過程闡述如下:
1)傳統加工鑄鐵材質零件的刀具選用普通硬質合金刀,由于高鎳球墨鑄鐵材質偏硬,黏性大,加工時刀片容易斷裂并發(fā)生黏刀現象,經過研究選用,制定了一套針對銑面、鏜孔、攻絲、倒角、倒圓弧用的特殊刀具來加工,詳見表1。選用此類刀具加工高鎳排氣管,刀具磨損量很小,沒有發(fā)生斷刀及黏刀現象,保證了加工精度及表面光潔度。

表1 選用刀具明細
2)針對特殊管口的加工。下頁圖1 為右后段排氣管的示意圖。可以看到左端管口T 型外圓與下端法蘭距離很小,最小處不足10 mm,普通刀柄難以探入,因此針對本次試制加工,定制了特殊形狀尺寸的倒角刀鏜外圓倒角,刀具示意圖見下頁圖2。加工后管口表面光潔度達到1.6,試裝時T 型管口可以與波紋管很好地貼合并密封,氣壓試驗保證壓力0.3 MPa,時間3 min 無滲漏現象。

圖1 右后段排氣管的示意圖(單位:mm)

圖2 刀具示意圖(單位:mm)
3)110 系列競標機中有兩類較為典型的排氣管,一種以左后段排氣管為例,由圖3 可見,該零件幾個管口的空間角度多,加工時空間尺寸靠常規(guī)工藝方法難以保證,針對此類零件,制定了工藝路線:首先對毛坯劃線,檢查各部位尺寸,這一步需充分考慮各個管口空間位置;然后銑三處法蘭面,并鉆法蘭上孔,以此作為后續(xù)加工的基準面和定位孔;最后鏜各個氣孔,此工序需制作專用角度工裝以保證空間尺寸,圖4 即為專用角度工裝及裝卡方式。另一類以左排煙管為例(見圖5)。該排氣管總長410 mm,空間尺寸跨度大,強度低,加工時位置不易固定,因此需要增加零件的剛度,制作專用的定位彎板。以左端氣口定位,找正零件,并在管壁上找3 個定位點壓緊,再加工右端管口及螺紋凸臺。下頁圖6 為專用工裝及裝卡方式。

圖3 排氣管示意圖(單位:mm)

圖4 專用角度工裝及裝卡方式

圖5 左排煙管示意圖(單位:mm)

圖6 左排煙管專用工裝及裝夾方式
4)本輪試制排氣管,在臥式加工中心BTD-200QF和立式加工中心LV-80 上進行,用定制的特殊刀具,鏜氣孔選用轉速800 r/min,進給量120 mm/r,切削深度1 mm,鉆孔選用轉速600 r/min,進給量150 mm/r。此切削要素參數的選擇,相比較傳統刀具,切削量增加了30%,切削速度提高了近50%,在保證成品率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1)針對110 系列10 缸競標機中排氣管的特殊材料,從刀具的材料、形狀,加工時切削參數的選擇,以及工裝設計、裝卡方式、工藝流程等方面進行了有效改善,使得加工效率提高了近50%,成品率達到100%。
2)將此舉措推廣到2020 年加工110 系列12 缸機的高鎳排氣管中,沒有發(fā)生質量問題,為高功率密度柴油機的順利競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