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近日,李宇春自曝患強直性脊柱炎,直言“身體出現了石化的感覺”,排練時都需要坐著輪椅。在大家的關注和心疼聲中,李宇春又以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第一視角,寫出新歌《 五臟六腑 》。
不是骨病 是免疫系統“誤判”
雖然名字帶有“脊柱”,但這個病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骨科疾病,而是人體免疫系統出現紊亂的結果,屬于風濕免疫科疾病。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高明利介紹,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免疫系統會在病原進入人體后產生抗體,并與抗原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最終由巨噬細胞將其吞噬并清除。強直性脊柱炎,就是免疫系統出現“誤判”,將正常人體組織,比如脊椎的椎體和椎間盤當成需要清除的“壞東西”。
強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點炎癥為主要癥狀的疾病。是四肢大關節,以及椎間盤纖維環及其附近結締組織纖維化和骨化,以及關節強直為病變特點的慢性炎性疾病。它并不是我們的脊柱本身發生了改變,而是在環繞我們脊柱上的韌帶發生了炎癥,這些炎癥讓我們的韌帶發生鈣化,從而形成堅硬的物質,并讓我們的脊柱發生強直,動彈不得,甚至不能躺平,變得“石化”。
“偏愛”青壯年 初期癥狀不明顯
數據統計,我國大約有400萬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主要侵犯骶髂關節和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累及周圍關節、內臟系統,具有病程長、后期發病重、難治療的特點。高明利介紹,強直性脊柱炎“偏愛”青壯年,以青少年起病為主。此病初期階段的表現不明顯,可無任何臨床癥狀,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現出全身乏力、消瘦、長時間或間斷低熱、厭食、輕度貧血等。由于病情較輕,病人大多不能早期發現,致使病情延誤,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強直性脊柱炎中期階段,所表現出來的癥狀就會變得明顯,出現腰脊晨起僵硬;下背部或腰骶部疼痛等;到了晚期階段,會出現全身關節疼痛,且呈持續性不間斷的。強直性脊柱炎嚴重壓迫各個器官,會出現多個并發癥,眼和腸道最為常見,如反復發作的眼炎、腸炎,此外,心臟、肺、腎等也會出現相應癥狀。
正規治療 可阻止疾病發展
強直患者早期癥狀通常為下腰痛,患者半夜痛醒或者翻身困難。隨病情向胸頸部發展,如未及時干預,脊柱活動能力持續下降,最后脊柱變性,呈現彎腰駝背等。該病在活動時疼痛改善,久坐或夜間入睡時反倒疼痛加重,起床時伴隨晨僵、乏力等癥狀。
慢性炎性背痛且在45歲之前發作的患者,建議及時就診,越早干預效果越好,輕癥干預后可與常人無異。除了腰背痛、足底疼痛、髖關節受累等外周關節疼痛,眼葡萄膜炎、虹膜炎,泌尿系統感染等也是該病常見的關節外表現。若出現以上癥狀病情反復時,應盡早去風濕免疫科篩查診斷。